說干就干!溮河區5000餘平方米違建被拆除

2019-08-14     民生信陽

「這才是文廟該有的樣子!」8月13日,85歲的溮河區市民王文凱看到被拆除違法建筑後的文廟,激動地說。

文廟,亦稱文廟大成殿,是信陽市區僅存的古代建築,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9年7月,文廟大成殿被擅自加高兩層,非法改變用途,成為所謂的「文廟古玩城」。十年來,文廟古玩城的臨時性違法建築由小到大、由少到多,達到9處25間近1500平方米。這些違法建築給周邊的居民帶來了停車不便、噪聲污染、消防隱患和環境惡化等問題,嚴重影響小區環境和居民生活。

拆除文廟周邊違建

8月1日至5日,經過深入動員、自行拆除、強制拆除,溮河區對文廟內的違法建築全部進行了有效整治。文廟再現昔日模樣。

俯瞰整治後的文廟內外、周邊環境

這是溮河區鐵拳出擊、依法拆除違法建築的一個縮影。

拆除原大洋蔬菜批發市場沿新申河一側的私搭亂建鐵皮棚

隨著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的深入推進,散布於城區背街小巷的小板房、鐵皮屋等違法建築,成為創文工作的頑疾和難點。今年7月份以來,溮河區以整治背街小巷違法建築為突破口,向違法建築宣戰,補齊創文短板,打造創文亮點。截至目前,共拆除違建154處5100多平方米,有力提升了城市形象和品位,助推了全國文明城市創建。

拆除勝利路E區違建棚子

拆除王家胡同牆體違建

拆除泰和苑內違建棚子

為穩步推進拆違行動,溮河區多次召開會議進行安排部署,發動轄區街道深入商鋪門店,逐街巷逐商戶進行政策宣傳、全面排查。印發《致沿街居民和商戶的一封信》,通過召開群眾座談會、現場辦公會的形式,聽取群眾的意見和建議,取得廣大群眾的支持與配合。對違法建築實行分戶包保制度,組織人員深入拆遷居民家中,以情動人,一戶一策,解決群眾的切實困難。與此同時,溮河區整合轄區部門執法力量,開展聯合執法。對排查發現的違法建築進行任務分解,下達限期拆除通知書,落實拆除責任。7月13日,老城街道率先行動,一周內就將24戶66間600多平方米違建房全部拆除。民權、五星、車站、五里墩、湖東等街道也迅速行動,拆違工作全面鋪開。

拆除解放路口違建棚子

拆除太平缸胡同違建棚子

由於使用違法建築的群眾大部分都是小商販等弱勢群體,在拆違行動中,溮河區把維護群眾的利益作為拆遷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用心、用情依法文明拆遷,對生活困難群眾及時給予人文關懷,解決後顧之憂。同時,做好違建拆除後的街道硬化、亮化、綠化、美化工作,新建整修下水管道等配套設施,整治出店經營、流動攤販,規範停車秩序,確保街道保持良好的環境和秩序,建立長效管理機制,讓群眾切實感受到拆違帶來的成果。

拆除鐵門坎胡同違建

拆除十三小對面違建棚

為防止違法建築反彈,溮河區將監管關口前移,進一步加強對違法建築高發區、多發區的監管,突出建設工程、背街小巷等重點區域,將新建搶建擴建等違法行為列為重點整治對象,把新建違法建築控制在萌芽狀態。

來源:信陽政務微信公眾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wF2cj2wBvvf6VcSZAe9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