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黨旗在防控疫情鬥爭第一線高高飄揚——信陽市共產黨員戰「疫」日記之四十八

2020-03-21     民生信陽

從力爭打贏抗擊疫情阻擊戰,到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兩手都要硬、兩戰都要贏」,在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中全市各級黨組織堅持黨建引領,強化上下聯動,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讓黨旗在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一線高高飄揚。今天市委組織部、信陽日報社聯合推出的黨員戰「疫」日記第四十八期:黨旗獵獵迎風展。

冬寒孕春暖,烈火見真金;

悠悠溮水畔,戰「疫」大考中。

溮河區各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用鐵肩擔使命、用生命踐初心,讓一座座堡壘在戰「疫」下歷久彌堅,讓一面面黨旗在主戰場迎風飄揚。

強化組織覆蓋,築牢戰疫「鐵堡壘」

「各級黨組織擔負組織領導責任,各基層黨組織負責人是第一責任人……」疫情當前,區委「司令部」科學部署,12個工作專班迎戰而立,《關於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切實加強黨的領導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幹部作用緊緊依靠人民群眾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通知》猶如聲聲號角,區、鄉、村、組四級聞令而動,奔赴疫情防控「最前哨」。

(區委書記翟曉賓視察防控卡點值守情況)

「過這個口就是湖北省界,一刻也不能鬆懈。」吳家店鎮楊河村黨支部先後勸返來往群眾232人;「不走親、不訪友,不在外面到處走,只要還有一滴油,你斗待在屋裡別露頭」,為了強化群眾防控意識,譚家河鄉南灣村黨支部傳唱一套順口溜;「除了做好卡點值守,每個小區樓棟每天消殺不少於兩次。」老城辦事處鮑氏社區黨支部毫不含糊…….不論是在鄉間還是城裡,1028個基層黨組織迅速占領疫情防控「高地」,嚴防死守在1463個重要關口。

(社區黨員志願者開展消殺)

越是艱險越向前。大年三十開始,全區黨員幹部「疫」往無前。在城區,600餘名網格協管員、364名網格長、604名樓棟黨小組長、806名黨員中心戶,在400個網格織密戰「疫」大網;在農村,黨建指導員聯繫村、村幹部聯繫黨員、黨員聯繫戶,組成1667個黨員戰「疫」「責任田」。

組織網有多密,戰鬥力就有多強。兩天後,6500餘名從湖北返回溮河區人員躍然紙上,70萬轄區人民足不出戶,共演戰疫「空城記」。

「每天群里信息不斷更新,各項要求我們都很清楚。」金牛山辦事處饗堂社區居民陳阿姨在微信群里翻看不停。組織網絡從線下延伸到線上,小區微信群、樓組微信群連接千家萬戶,對群眾活動軌跡、身體狀況、生活需求做到日查日清。

「無縫覆蓋的組織體系發揮了巨大優勢,下沉區直單位的協同幫助也很給力。」五里墩辦事處民族社區黨支部書記葉林感慨頗多。在疫情防控的緊要關頭,全區36個區直單位黨組織主要負責人定點分包聯繫91個社區,144件對上溝通協調、聯合執法管控等實際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我的包保責任人基本上每天要跟我視頻通話1-2次,不僅關心我的身體,還經常冒著風險幫我買菜買藥送到家門口,不好好在家待著咋對得起他們。」五星辦事處居家觀察人員張某的話,代表著全區7500餘名疫情防控重點人員的心聲。隔離觀察期間,每名(戶)重點人員都有一名鄉鎮(街道)幹部、一名村(社區)幹部、一名村民小組長(網格協管員或樓棟長)、一名黨員或志願者進行包保,日隨訪、日排查、日記錄、日報告,合力斬斷病毒傳染源。噓寒問暖、代購代辦,隔離不隔愛,黨組織的溫暖無處不在。

組織領導沉下去、組織體系轉起來、組織協同動起來,一系列安排部署,讓每一個戰鬥堡壘都是「銅牆鐵壁」,保一方平安、護群眾心安。

強化先鋒作用,匯聚戰疫「尖兵隊」

疫情就是命令。「紅色動員令」指向哪裡,黨員就衝鋒到哪裡。

醫療戰線,黨員醫務工作者白衣執甲戰疫情。青年醫生黃鵬顧不上幼女患病,毅然加入首批市五院支援隊伍;最美「准媽媽」王金玲輕傷不下火線,時刻堅守在急診檢診分診台;市第三人民醫院的66封請戰書上寫滿堅毅勇敢;區疾控中心「情報組」以精準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決策依據。

(市三院護士王金玲輕傷不下火線)

守土盡責,黨員幹部展擔當。溮河港鎮白雲村第一書記劉家強和同為社區幹部的妻子連續一個多月奔赴在一線,未能給孩子做上一頓熱飯。年近古稀的東雙河鎮王店村老支書彭利前,顧不上去年剛搭的三個心臟支架,染受風寒依然堅守在前。遊河鄉遊河村幹部胡功業在堅守一線中向病逝的母親道歉:「如果您怪罪我,那就讓我下輩子繼續當您的兒子吧。」

組織有召喚,黨員必有應。區信訪局副局長宮傑斌從2月初便主動下沉到社區,成為書香門第小區的一名「守門員」,帶動三十多名黨員積極加入。車站街道新馬社區黨員志願者李曉峰,母親病逝第四天便主動請纓上「疫」線。三五八社區老黨員組成「銀色幫幫團」,在社區門崗,在送貨路上,寒風下的銀髮閃耀著奪目的光芒。

(三五八社區「銀色幫幫團」)

頭雁引領,群雁高飛,2萬溮河黨員在各級黨組織的領導下,用行動為70萬溮河人民築牢「鋼鐵長城」。

強化政治引領,共繪戰疫「同心圓」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在「信陽告急」「溮河告急」的危難時刻,外建黨組織、企業黨組織、群團組織、在外黨員和愛心人士紛紛向家鄉伸出援助之手。

1月27日,一則「西亞公司捐款1000萬元用於當地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的消息,為寒冬注入一束暖陽。隨後,片片真情從四面八方迅速匯聚:1092.9萬元愛心善款、18.3萬隻口罩、133.8噸消毒液、24.4噸75%酒精、805套手術服和防護服……涓涓細流匯聚成一股特殊的紅色暖流,流淌在溮河大地。

(東雙河鎮響山村黨員楊繼鳳向防控一線捐贈物資)

愛心相伴,溫暖相隨。面對群眾居家購物難,五星街道秀水社區發動轄區紅色聯盟服務成員,組建「暖心志願服務隊」,從聯繫物資到上門配送,為群眾提供便捷服務。疫情期間,全區77個紅色服務聯盟456名聯盟成員,已為轄區居民提供免費代購、跑腿等服務10餘萬人次。

足不出戶一月有餘,理髮成為居民的「頭等大事」。農專路社區、周家山社區黨組織動員50餘名身體健康的理髮師組成志願服務隊,為4500餘名居民免費理髮。

(周家山社區開展愛心理發服務活動)

黨有號召,群團有行動。區婦聯廣泛發動村級「四組一隊」悉心關照獨居老人、孕產婦、單親母親、貧困婦女、困境兒童等特殊群體。團區委招募240名青年志願者,組成心理干預、生產突擊、應急突擊、深夜值守、網絡宣傳等5支青年突擊隊,為戰疫貢獻青春力量。

在各級黨組織的政治引領下, 社會各界眾志成城,凝聚起全民戰「疫」的磅礴力量。

強化黨建領航,打造復工「加速度」

「加強疫情防控這根弦不能松,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要抓緊。」習近平總書記就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作出重要指示。

區委組織部第一時間制定《關於在企業復工復產中發揮各級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的通知》,區處級領導幹部帶領70個企業首席服務員、200多名涉企部門黨員幹部、39名黨建指導員,組建「精準助企服務團」,幫助企業奮力答好防控復工「雙考卷」。

(區長於海忠調研疫情防控和項目復工情況)

收到「復工動員令」後,全區企業黨組織第一時間通過線上開展村企、園區聯合主題黨日活動60餘場次,在宣傳好復工復產政策的同時,為員工上好生產防疫課。劃分黨員責任區120個,設立黨員先鋒崗200多個,組建黨員突擊隊25個,讓黨旗在生產關鍵環節,在疫情防控重要關口高高飄揚。

(區委常委、組織部長李晉升深入企業指導復工復產)

谷麥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溮河區一家從事新型顯示器件生產研發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其生產的紅外線測溫儀、醫用紫外線殺菌儀等設備是抗「疫」前線的重要「武器」。為儘早復工復產,保障一線需求,公司黨支部組織黨員突擊隊每日穿梭在食堂、辦公室、生產車間一線,為235名職工進行上下班和輪崗登記、體溫測量以及消毒等工作,為企業築牢了安全防線。

(谷麥光電公司成立黨員突擊隊)

企業復工的難點、堵點,就是黨組織和黨員工作的重點。區復產復工專班收集73家企業2800個用工需求,舉辦專場網絡招聘會;為原材料、產品運輸開闢綠色通道,發放通行證明300餘張;簡化投資項目網上在線監管平台審批立項工作流程;落實無本續貸、緩息緩還貸,對15家企業1.34億元到期貸款進行展期。

黨組織聚力,黨員發力,解難事、辦實事,讓企業復工復產跑出「加速度」。

強化嚴實導向,激活戰疫「源動力」

定軍心,暖人心,才能聚信心。

區委樹牢嚴實導向,在責任村組、網格樓組、道路卡口、醫療救治「四個一線」考察識別幹部。區委組織部進駐疫情防控專班,聽取分包處級領導點評、搜集各方反饋意見、實地調研,多渠道紀實黨員幹部表現,多維度為黨員幹部精準「畫像」。53個基層黨組織、97名共產黨員得到省市區通報表揚,19名基層幹部被提拔重用,11名在一線表現突出的同志吸收為預備黨員,有效激勵了廣大黨員幹部在「疫」線衝鋒陷陣、拼搏奉獻。區紀委監委、區督查局、片區督導組常態化開展明察暗訪,下發督查通報49期,督促整改問題375個,先後對政治站位不高、責任意識不強、工作落實不力的36名黨員幹部嚴肅問責,教育警醒廣大黨員幹部以戰時狀態全力推進戰「疫」走向勝利。

黨員沖在前,組織作後盾。區委下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對疫情防控一線工作人員關心關愛的通知》,優先保障一線工作人員防護需求,為所有疫情防控重點崗位人員辦理人身意外傷害險、重大疾病險;下撥黨費44萬元,慰問疫情防控一線黨員群眾;開闢綠色通道,對在隔離病區工作的72名臨聘醫護人員,直接轉為人事代理人員,真心關懷、真情關愛讓廣大黨員幹部乾得開心、拼得安心。

日照三春暖,花開九州紅。沒有到不了的春天,更沒有共產黨人戰勝不了的困難。在溮河區委的堅強領導和各級黨組織、廣大黨員的奮力拚搏下,抗「疫」之戰必將勝利,溮河發展必將騰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SN62AnEBfwtFQPkdavE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