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湯、雞湯、大骨湯,紅燒肉、醬肘子、糖醋裡脊……懷孕以後,准媽媽們都十分重視營養的補充。「一個人吃兩個人的飯」也是眾多准媽媽安慰自己的常用語。
我們都知道,孕期營養不足可能影響胎兒的健康發育,營養過剩又容易導致「巨大兒」或其他妊娠期併發症,對後期分娩以及寶寶的健康也不利。
孕期營養怎麼補?補多少?什麼時候補?
關於這個問題,很多准媽媽可能並不清楚。營養多了不行,少了不好,其實,只要我們注意觀察自己身體的表現就能看出端倪。如果出現以下4種情況,很可能是由於胎兒營養不足,應該注意一下孕期營養了!
1、臉色蠟黃
皮膚紅潤有光澤,說明這個人的身體各項機能以及營養狀況都不錯。反之,當人的身體和精神狀況較差時,就容易出現面色蠟黃,皮膚暗淡無光等。如果孕媽媽有這樣的情況,首先應考慮是不是營養攝入不足或疾病引起。如果還伴有頭暈,常常都是因為貧血所致,孕期嚴重貧血也是會影響胎兒營養供應的。出現這樣的情況,准媽媽們都應引起重視。
2、宮高增長緩慢
懷孕期間,隨著胎兒的不斷發育增大,准媽媽的腹圍和宮高也會增長。測量宮高是產檢時不可忽視的一點,一般來說,孕媽的宮高(單位:cm)和懷孕周數基本相等,比如說說孕20周時的宮高正常標準應該在16~20cm左右,上下小幅度波動均屬正常。
孕檢時如果發現准媽媽的宮高始終低於標準值,或連續數周增長速度過於緩慢甚至停止增長,很可能是營養攝入不足導致胎兒發育緩慢,一定要及時檢查診治並調理。
3、胎動遲遲不出現
正常情況下,孕16-18周左右孕媽們就能感受到寶寶的胎動,胎動正常可初步判斷胎兒發育基本沒有大問題。如果已經超過這個孕周數胎動遲遲不出現,或超過20周還未感受到明顯胎動,一定要及時到醫院檢查,看看是不是營養不足導致胎兒發育滯後。
4、孕媽體重無變化
隨著胎兒不斷長大,特別是進入孕中後期,孕媽的體重增長也會進入一個急速上升的階段。如果這段時間准媽媽體重增長過於緩慢甚至出現下降趨勢就一定要注意,首先應排除是不是營養不足導致胎兒發育緩慢。
孕期營養不足應如何補充?
說到孕期營養補充,准媽媽們首先想到的應該就是各種湯水、大魚大肉以及營養補品。其實,懷孕期間,准媽媽最需要的營養物質是優質蛋白質和充足的維生素、微量元素。如果油膩湯水或肉類食物攝入過多,容易導致孕期體重增長過快為分娩和產後恢復造成一定麻煩。
孕期進補,肉、蛋、奶、蔬果、堅果等食物應科學搭配,切勿急於求成,一次攝入營養過多,胎兒和自身身體無法吸收反而會成為身體的負擔哦!
結語:
孕期營養和胎兒發育是准媽媽十分關心的問題。如果孕期身體有不適徵兆,應及時到醫院檢查就診,並在醫生的建議下合理改善。
接健康聰明的小寶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wESflHQBLq-Ct6CZIvE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