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看到一個視頻:媽媽、二姨、小姨並排蹲著呼喚寶寶,看寶寶會最奔向誰。視頻里雖然媽媽拚命的向寶寶招手,但寶寶依然毫不猶豫的跑向小姨。小姨在視頻里解釋:因為平常都是她來帶寶寶、和寶寶玩耍,所以寶寶才會選擇他。
孩子和誰親?你第一個想到的一定是媽媽,畢竟十月懷胎一朝分娩,孩子對媽媽有著天生的依戀感,自然和媽媽是最親近的。但現實並非如此,有下面是三個表現的人才更受孩子喜歡,這個人可以是爸爸媽媽,也可以是奶奶姥姥,甚至是保姆。
一、願意陪孩子一起玩耍的人
陪伴孩子最多的人,不一定讓孩子覺得最親近,因為陪伴要有質量。有些家長看似是在陪孩子,其實就是在玩手機,孩子講話都不搭理。相對於這種長時間低質量的陪伴,反而是短時間高質量陪伴的人更讓孩子喜歡。
比如願意和孩子一起玩耍、逗孩子開心的人,孩子才會更樂意和他親近。
二、很少吼罵孩子的人
孩子生來就是一張白紙,誰對他好他就喜歡誰;誰要是經常吼罵他甚至打他,會讓孩子非常沒有安全感,從而想遠離這個人。如果爸爸媽媽經常吼罵孩子,孩子寧願把自己的內心封鎖起來,什麼事情都不願意和爸媽講,也不會和爸媽親近。
在教育孩子時,家長要多一些耐心,不要動不動就吼罵孩子,否則不僅破壞親子關係,對孩子心理性格發育也有傷害。
三、傾聽孩子講話的人
雖然是小孩子,但還是有很多想法和問題想要講啊。如果有人能認真傾聽孩子講話,並且做出回應,孩子會覺得自己被重視了,內心是很開心的,自然也就更樂意和這類人親近。
你是這三類人嗎?
芸芸高級育嬰師,專注於孩子早教、幼兒護理、寶寶心理發育、親子成長等多領域。從備孕到孕期,到寶寶平安降落,芸芸一路伴您和寶貝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