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你,試過被CAD中各種命令折磨過嗎?
無論是彼此功能接近但命令截然不同,還是命令接近但是功能天差地別,這兩種情況都會讓很多新手設計師混淆一些命令概念和用法。
別說新手了,就連高手一不注意,也會不可倖免翻車,大家不妨感受下。
以下截圖來自中望CAD2020專業版
CAD中的比例有多少,大家有統計過嗎?
先別說理解,光是看到這些名詞都會讓你頭疼不已。
我們挑幾個來說
1、出圖/列印比例
圖紙反映的是與實物的關係,以1:100來說明,意思就是圖紙上的1代表實物的100。
無論你用什麼單位畫圖,mm還是m,只要是1:100,圖紙都是10mm。
2、全局比例
這個是屬於標註樣式裡面的,可以控制標註的數字和箭頭比例大小的。
3、繪圖比例
默認1:1,建議不要改。
1、對象線寬
大家可以看到下圖,一般來說下拉之後可以選擇繪圖的線條寬度,但這個線寬只是為了顯示,並沒有實質作用,意思是並不是你選了0.3,列印就是0.3。
因為列印出來的線寬是由列印樣式表設置的,上面的線寬,更多是為了區分和顯示而已。
2、多段線線寬
大家都知道,使用PL多段線命令之後,會出現提示半寬和寬度,看下圖就明白了。
多段線的線寬是按圖形單位設置的,因此在列印時要考慮比例,如果需要列印出0.4毫米寬的線,列印比例為1:100,那麼此時多段線的寬度要設置為40,如果設置過小例如4,那麼計算出來之後的線寬是0.04,則CAD會按最小線寬0.09列印。
同樣是合為一個整體,這三者還是有區別的。
組的存在,只是單純讓圖形合為一個整體便於選擇,一改並不會全改。
而塊的存在呢,是為了便於保存重複使用,一改則所有同名的塊也跟著改。
而面域,說是一個三維命令,應該也不過分。
它是把一些線合成一個封閉的圖元——面,想要拉伸或者旋轉成立體,就必須形成面,而三維運算中的差集並集交集也必須在面域狀態下才能進行。
CAD設計路上誰都翻過車,重要的是從今天起減少翻車的次數,你覺得呢?
看到這裡其實可以點個收藏或者喜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