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畢業生返校找工作,認清4個形勢,掌握2個辦法

2020-05-06     冷絲說人文教育

文|冷絲

欄目|畢業季求職

進入4月底和5月份,除了湖北和北京,全國各大高校已經開啟了返校模式。

其中,很多高校明確規定,2020屆畢業生優先返校。之所以優先,理由有兩點:回校參加畢業論文答辯,處理好畢業的一切相關工作;努力找工作,力爭早一天就業。

2020年高校畢業生不僅規模最大,而且增幅是2012年以來的最大值。

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和2020年的畢業生增幅分別為16萬、30萬、25萬、14萬和40萬。

還有,這幾年,國內大學畢業生還面臨海外大學畢業生回國後的競爭壓力。

毋庸置疑,高校畢業生供給規模的大幅度增加勢必加劇就業的難度。

根據目前高校和國家人事機構、社會第三方就業機構發布的信息來看,2020屆大學畢業生就業,必須認清楚4個形勢,同時掌握2點就業的辦法。

第一個形勢:2020年大學畢業生,還面臨回國留學生的競爭壓力。

在國內高校畢業生規模大幅度增加的同時,留學回國的畢業生規模也在逐年增加。2015年、2016年、2017年和2018年學成回國留學人員分別為40.8萬、43.2萬、48.1萬和51.9萬。2019年和2020年估計仍然保持增長的趨勢,2020年的規模估計在60萬左右。

國內高校畢業生與留學回國畢業生之間存在勞動力的替代效應,在就業中彼此競爭,兩方畢業生都倍感壓力。

第二個形勢:求職的本質是交換,用人單位看重什麼樣的人才?

求職者用時間和經驗與僱主交換了一個工作機會和一份薪水。工作機會的獲得,是有競爭性的,通常在求職過程中,有更好解決工作中問題經驗的個體,具有更強的競爭力。

根據多個高校就業調查結果來看,現代企業對一線員工的文字編輯能力、撰寫分析報告能力、創新能力、執行力等能力在工作中更為看重。這是因為5G時代的企業,已經與5年前、10年前、20年前的企業大不同,企業生產的智能化水平大大提高,如檢修機器人、智慧站台、AI教育、智能服務員、智慧廚房、無人酒店等新設備、新技術的應用,導致員工在工作時需要解讀更多數據和進行文字編輯。

與此同時,企業為了生存和發展,不斷創新,要求員工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能跟上企業的發展速度,否則就會被淘汰。

第三個形勢:教育行業就業占據比例最高,不同行業差異很大。

2019年高校畢業生就業的行業分布按比例由高到低排序依次是:

(1)教育,占12.6%;(2)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軟體業,占12.4%;(3)製造業,占11.8%;(4)金融業,占10.6%;(5)建築業,占9.8%;(6)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地質勘查,占4.6%;(7)文化體育娛樂,占4.3%;(8)公共管理與社會組織,占3.8%;(9)農林牧漁,占3.7%;(10)電力、煤氣和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占3.4%;(11)批發零售,占3.1%;(12)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占2.6%;(13)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占2.4%;(14)衛生、社會保障與福利,占2.3%;(15)房地產,占2.3%;(16)採礦業,占2.2%;(17)住宿餐飲,占1.7%;(18)居民服務,占1.2%;(19)水利環境公共設施管理,占0.7%。其他占4.6%。

高校畢業生就業的行業分布非均衡程度顯著,前5個行業的占比合計為57.2%,對畢業生就業的吸納作用最強。

特別是教育行業,2019年首次成為占比最大的行業,預計未來將保持這一勢頭。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1559元,其中教育文化娛樂為2513元(占比為11.7%),按14億人口推算,全國教育文化娛樂的總消費支出為3.52萬億元,是規模龐大的消費市場。

第四個形勢:民營企業接納畢業生的比例最高,科研單位相對比例較小。

2019年,各類型單位吸納畢業生就業的比例由高到低排序依次為:

(1)民營企業占35.6%;(2)國有企業占28.4%;(3)學校占7.6%;(4)黨政機關占5.6%;(5)三資企業占5.1%;(6)科研單位占1.2%。其他占16.5%。

民營企業自2011年來成為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的最大單位類型,但是從趨勢看,2019年民營企業的占比在2011-2019年間的各年中是最低的,顯示出民營企業在經濟發展速度放緩中的壓力是很大的。

第一個辦法:面臨就業難題的大學畢業生,如何有效就業?

即將就業的大學生們,可以冷靜的問自己如下問題:

(1)我平時在生活中解決問題的意識強嗎?舉出三個成功解決了問題的例子。

(2)我通常用什麼樣的方式解決生活中的困難?效果如何?舉出至少三種方式。

(3)我的思維方式是積極應對困難的思維還是束手無策、將就湊合的思維?舉出三個證據。

以上問題的意義在於:如果生活中你是一個善於解決問題的人,那麼在工作中你也一樣善於解決問題。讓自己成長為一個善於解決問題的人,就是厚積薄發的最好體現。

所以,面對2020年的求職現實,從觀念上調整並嘗試提升自己解決問題的意識,是非常必要的。

第二個辦法:如何辯證看待當前就業工作的穩定和不穩定?

這個世界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很多學生想找安穩的工作,人工智慧時代,安穩工作越來越不安穩了,機器前所未有的正在取代那些技術含量低的崗位。

而所謂的好工作,不再是安穩的工作,取而代之的是能發揮潛力的工作。關注自我的興趣、自我的價值觀、自我的氣質性格,找到自己的爆點,厚積薄發,勇於創新,在不變中主動求變,在變中積極適應,最終將會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

就今年的特殊情況來看,信心永遠比黃金重要,即將畢業的大學生,把此次特殊情況當成認知世界和挑戰自我的機會,積極適應,提升技能,韜光養晦,未雨綢繆,一定會迎來職場的春天。

(本文數據均採用教育部官網、各大高校官網和高校科研機構研究數據)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w99N7XEBnkjnB-0zbfH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