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近年來,南寧市馬山縣舉全縣之力、匯全縣之智,全力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2016年至2019年,該縣有73個貧困村出列,實現23196戶93721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脫貧,貧困發生率降至0.84%。目前尚有2個村未摘帽,1194戶3904人未脫貧。今年以來,該縣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統籌謀劃和精心做好2020年決戰脫貧攻堅「123456」工作布局。
認準「一個目標」
實現2個貧困村出列,完成剩餘建檔立卡貧困人口3904人脫貧,如期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4月27日,自治區黨委常委、市委書記王小東在馬山2個未摘帽貧困村之一的忠黨村考察生態養牛、養雞扶貧產業園運營情況。記者 陳麒元 攝
做到「兩個維護」
堅決貫徹「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的總體要求,咬定目標、一鼓作氣,做到「兩個維護」,全面完成脫貧攻堅任務 。
落實「三三體現」
全年脫貧攻堅各項工作落實到「三精準」、「三保障」和「三落實」上。一是緊緊體現精準識別、精準退出、精準施策「三個精準」,識別認定好監測戶、邊緣戶,落實鞏固脫貧成果和精準防貧措施,確保全縣未脫貧人口穩定脫貧,其他農戶全部達到「兩不愁三保障」標準。截至4月13日,排查納入邊緣戶503戶1721 人,脫貧監測戶1028戶 4222人。二是緊緊體現基本醫療、義務教育、住房安全「三保障」,確保「198政策」、差異化醫療保障政策得到落實;確保控輟保學工作到位,資助對象不重不漏,教育路上一個也不能少;確保農戶住房安全達標,所有農戶不住危房。三是緊緊體現責任落實、政策落實、工作落實「三落實」。強化處級領導工作責任,分管副縣長、副鄉鎮長繼續不分管其他領域工作;強化各級幫扶責任單位、行業扶貧部門幫扶責任,壓緊壓實駐村責任,嚴守駐村工作紀律,夯實分隊長、工作隊員、選派單位責任。截至目前,馬山縣增派13名工作隊員(縣級5名,鄉鎮級8名);調整21名工作隊員;強化紀委監委監督執紀問題責任,確保政令暢通,工作措施有效,政策落實到位。
搬遷群眾在馬山縣喬利鄉蘇博工業園扶貧車間裡工作。(梁楓 攝)
打好「四大戰役」
對照標準,適度提升,進一步摸排短板,強化資金投入和措施到位,打好義務教育保障、基本醫療保障、住房安全保障、飲水安全保障「四大戰役」。
馬山縣電白小學解決了易地扶貧搬遷孩子上學難問題。(南寧市攝影協會供圖)
打好「五場硬仗」
堅持長短結合、著眼長遠的原則,做好項目安排,用好用活扶貧資金,打好產業扶貧、就業扶貧、易地扶貧搬遷、基礎設施建設、村集體經濟發展「五場硬仗」,鞏固提升農村基礎設施、公務服務設施和生產生活水平,確保年內能全部脫貧,中期能鞏固成果,長期能發展致富。
強化「六個統籌」
一是統籌疫情防控。充分研判新冠肺炎疫情對脫貧攻堅的影響,有針對性地採取措施,將影響降到最低限度;二是統籌扶志扶智。加強思想工作,引導群眾移風易俗,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勤勞致富;三是統籌資金項目。爭取各項扶貧專項資金,做好扶貧項目前期規劃和項目儲備,及時安排、支付資金,推進項目實施。四是統籌減貧防貧。充分運用數據信息指導幫扶措施和幫扶政策落實,既要保證未脫貧人口高質量脫貧,又要保證邊緣戶、監測戶穩定達到「兩不愁三保障」標準;五是統籌總結宣傳。選樹脫貧攻堅典型,做好先進人物、先進工作經驗、事跡總結,向各級媒體宣傳脫貧攻堅好經驗好做法,講好脫貧攻堅故事。六是統籌有效銜接。充分運用脫貧攻堅好的經驗做法,建立鞏固脫貧成果、解決相對貧困的長效機制,實現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來源:中新網廣西
文:黃冠超 林欣欣
編輯:蔣譚鮮
審核:韋紹群
監製:王宏璇
馬山縣融媒體中心出品
版權聲明:凡本公眾號版權作品,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w8QFxnEBnkjnB-0zOMh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