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溫逐漸升高,會對新冠疫情形成遏制嗎?分析:做到這5點更重要

2020-04-21   李藥師談健康

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氣候已經逐漸轉暖了,在當前海外疫情持續發展的情況下,很多朋友也擔心國內的疫情會出現一定的反覆,很多朋友關心這樣一個問題,氣溫的升高,會對新冠疫情起到遏製作用嗎?我們今天就來分析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新型冠狀病毒的活性與溫度有關嗎?當然是有關係的,在56℃的溫度下,新型冠狀病毒存活時間不超過30分鐘,而在4℃的環境下,新型冠狀病毒的存活時間可以超過28天。這樣的一種特性,顯示了新冠病毒確實是「喜冷怕熱」的,因此,氣溫的回升,是對於新冠病毒是會有一定遏製作用的。

隨著夏季的來臨,太陽暴曬,會使地面溫度上升,空氣中的溫度也會大大升高,陽光的紫外線(紫外線是可以殺滅冠狀病毒的一種射線)強度也會大大增加,高熱導致的乾燥環境等等,這些情況都是不利於新冠病毒生存的環境條件,因此,對於新冠病毒的傳播來說,這些都會成為不利條件,也更加有助於新冠疫情的遏制。

但還要明白的一點是:高溫絕不是抑制新冠疫情的決定性條件,這一點很好證明,在我國的海南地區,在東南亞的新馬泰等地區,都是即使12月份,氣候仍然炎熱的地區,但在此次疫情的過程中,這些地區都沒有倖免於新冠病毒的襲擊,海南地區雖然目前已經清零,但累計發病人數也有168人,而東南亞的印尼、菲律賓等國家,目前仍然每天都仍然有新增病例,確診已經達到了6000多人以上,世界上還有多地都屬於氣候炎熱的地區,目前也都有新冠疫情的發生髮展,這些事例都證明,高溫或許有一定的抑制新冠病毒活性,減少新冠病毒存活時間的作用,但並不能成為遏制新冠疫情的關鍵因素和決定性條件。

還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隨著北半球夏季的來臨,南半球的相應地區就會進入寒冷的冬季,而疫情會不會在南半球進一步爆發或變得更加難以控制,也值得我們更多的關注,在這個世界上,沒有誰是孤立的,因此,疫情的全面控制,也應該從全球的層面來更多考慮。新型冠狀病毒是一種新型的病毒,在疫情的過程中,不斷有新的特性出現和被發現,希望也能有更多的研究數據證明病毒傳播與氣溫之間的具體關聯度有多高。

氣溫的變化是客觀條件,而對於此次全球大流行的新冠疫情來說,想要控制疫情,光靠「天時」是不可能徹底控制好疫情的,我國的抗疫成果已經證明,想要徹底控制好疫情,不能靠溫度升高,而是靠以下幾個方面的努力——

1. 有效做好居家隔離,保持社交距離,儘量減少密切接觸感染者的機會。

2. 外出注意做好防護,儘量減少不必要的人群聚集,減少病毒傳播幾率。

3. 對新冠病毒感染者做到應收盡收,做好醫學隔離,直至徹底恢復再解除隔離。

4. 對感染者以及疑似患者的密切接觸者進行積極識別追蹤,並做好醫學隔離,有條件的情況下,進行全面的核酸檢查,儘量減少漏查幾率,減少病毒的傳播風險。

5. 針對海外疫情爆發,對境外輸入做好嚴防,集中隔離。

目前的疫情形勢,雖然國內控制的還不錯,但國際疫情的爆發態勢還沒有得到全面遏制,而且此起彼伏的現象目前也正在呈現,在這樣的疫情形勢下,我們每個人都會受到它的影響,但作為個人來說,在這樣的形勢下,我們所能做的,還是從個人的角度去做好疫情的防控,把疫情期間養成的良好衛生習慣保持下去,變成一種常態,就是為我們的疫情防控盡一份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