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江小風
在得知自己從小被親生父母拋棄後,黃小華非常痛苦和憤怒,拒絕了他們相認的請求。直到三年後,黃小華漸漸發現了事情的真相。
養育之恩大於天,還請不要打擾
2015年中秋節,黃小華接到了一個陌生的電話。在此之前,她一直以為自己有一個幸福的家庭。
時年28歲的黃小華出生在河南省開封市的一個農家,家中還有一個年齡相仿的弟弟黃小彬。讀小學的時候,黃小華察覺到媽媽有點偏心,有好吃的總是給她多一點,不給弟弟。慢慢地,黃小華聽到了一些風聲,原來弟弟其實是姑姑家的孩子。姑父在廣東工作,是事業單位在編人員,他們已有一個比黃小華大六七歲的男孩。但姑姑再次懷孕,由於當時國家政策不允許,她偷偷在農村生下了小表弟,再抱給黃小華父母撫養,表弟也就成了弟弟。按實際出生年齡,弟弟才比黃小華小半歲。黃小彬憨萌,直到初中,他才知道自己的身世,平靜地接受了。
每年暑假,黃小華最喜歡與弟弟隨媽媽到二姨家玩,二姨家的表哥卓輝和表姐小麗,對他們很好。
在父母的呵護下,姐弟倆過了一個幸福的童年。但這種幸福,在黃小華讀高一那年突然被打斷了。那年,媽媽因為突發腦溢血過世。姑姑便把黃小華姐弟接到了廣州接著讀高二,對外稱是侄兒和侄女。
事實上,黃小華在姑姑家過得很好,只是一夜之間,她仿佛一下長大了。高中畢業,弟弟考上了省外的重點大學,接著讀研。黃小華則考上了廣州本地的院校。畢業後,黃小華留在廣州工作、戀愛、結婚,一切順順利利。黃小華也一直對姑姑心存感激。2015年,黃小華的第二個孩子出生。至此,黃小華覺得除了媽媽過早去世外,一切都很完美。
直到中秋節那天下午,黃小華接通了這個陌生來電後,一個帶著家鄉口音的男孩子不住地叫黃小華「姐姐」。他自稱叫李文剛,是黃小華的親弟弟,還說在她出生不久就被抱給黃家,他們全家都很想她。最後,他還提出讓黃小華和他口中的媽媽通電話。黃小華覺得對方是騙子,掛斷了電話。一會,她的手機收到了一條簡訊:「姐姐,你真的是我的親姐姐,由於條件不允許,我們才不得不把你偷偷送到了我們大姑家的鄰居撫養,我們家對不起你……」這條簡訊,黃小華一直沒有回覆。那天,她糾結了一下午。如果這個電話是真的,那自己豈不是和弟弟一樣,也不是媽媽的親生孩子?
與丈夫商量後,黃小華決定打電話與二姨核實一下。媽媽去世後,黃小華把與媽媽關係最好的二姨當成了第二個「媽媽」。二姨一聽黃小華說完事情的經過,就一口否認:「假的!你遇到的是騙子,你就是你媽媽親生的!」聽二姨說得這麼直接,黃小華反而起了疑心!「二姨,那家人說我前面不止一個女兒,如果是真的話,他們當年為什麼把剛出生的我送走?」二姨說:「是的,要送走,為什麼不送走他們另外的兩個女兒?」老實的二姨果然說漏了嘴。黃小華又和大她好幾歲的表姐小麗進行了確認。小麗沒有隱瞞,直言她在很小的時候,就知道黃小華姐弟是領養的。得知真相的黃小華,一時間對生父和生母痛恨不已,當年既然拋棄了自己,現在何必又來找?好長一段時間,黃小華一直都在矛盾中度過。
2016年年底,黃小華回老家探親,黃家爸爸聽說她要回來,不顧自己有腿疾且上了年紀,提前一個小時就到了開封站來接黃小華。黃小華的心情變得更加複雜,網上常看見養父養母苛待子女,可是自己的養父母分明就比親生父母要好上百倍!如果與親生父母相認,豈不是對養父母的背叛?
苦衷誰懂?天下哪有不愛孩子的父母
於是,黃小華對生母那邊的態度一度很漠然。直到2017年下半年,黃小華抹不開情面,通過了大姐持續發來的微信好友申請。他們將黃小華拉入一個只有李家四姐弟的微信群「李家幫」。群里,他們時常熱烈地聊天,叫黃小華三姐、妹妹。黃小華起初都是默默地看著,後來,她受到感染,偶爾回幾句,和他們也逐漸熟絡起來。漸漸地,黃小華也了解到更多關於自己身世的情況。原來,雖然他們沒有認回黃小華,但是全家一直在默默地關注著她!
大姐告訴黃小華,從她小時候記事起,常常看見母親拿著一張嬰兒照片,偷偷地在旁邊流淚。
那時候,她已有一個妹妹和一個弟弟。父親整日沉默寡言,家裡以務農為生,奶奶跟他們一起住。1987年除夕那天,母親的第三個孩子,也就是第三個女兒黃小華,出生了。但沒等大姐反應過來是弟弟還是妹妹,小孩就不見了。又過了兩年,母親終於生了弟弟。稍長大一點,二姐常常抱怨自己是多餘的,覺得生母對她不如對大姐好,奶奶對弟弟比對她好。
一天,當已經上初中的二姐又拿這件事說的時候,一向溫順的母親突然爆發了,說:「你們吵什麼,你們還有個妹妹,我一天都沒抱過她呢!」
這時候,奶奶已經去世,母親鄭重地告訴了大姐關於黃小華的下落,大姐也知道了母親手裡經常拿著的那張照片,是她一直沒有見過的三妹黃小華。她也明白了,母親為什麼有空的時候總是去他們大姑家,去了就避開小孩子,與大姑偷偷說著什麼。原來,當年母親第三胎還是生了女兒後,在奶奶的主導下,黃小華被偷偷放在大姑的隔壁鄰居黃家的門口。
黃家多年沒生育,一直有心想要收養孩子。鄰居黃家收養了黃小華後,大姑一家裝作不知情,但平常也時不時地看看黃小華。
黃小華滿月時,大姑父趁黃家去鎮上給她照滿月照時,找了個理由,多取了一張黃小華滿月的照片,寄給了思女心切的母親。此後,大姐他們開始通過大姑一家知曉黃小華在黃家生活的情況。
黃家是村裡的大家族,爺爺是村幹部,輩分也比較高,在村裡比較有威望。黃小華的養母勤勞善良,還想辦法給黃小華上了戶口,順順利利地上學念書。母親陸續得知這些後,頓時放下心來,也稍微地減輕了一點內疚感。後來,大姐讀高三時(讀書晚一年),與被抱走的黃小華同在一個中學讀書,黃小華當時讀高一。當大姐打聽到同班男同學卓輝居然是黃小華二姨家的孩子時,為了了解更多關於黃小華的消息,她總在課餘時間主動與卓輝聊天,話里話外不露痕跡地打聽黃小華的一切情況。
因為總是與卓輝聊天,同學們都以為他倆早戀。好在卓輝很老實,並未察覺大姐的真實用意。
那年高考,大姐的成績不理想,家裡支持她繼續復讀一年。在復讀那年,她發現再也沒看見過黃小華。大姐不明白黃小華為何要突然轉學,和家裡說了後,母親終於鼓起勇氣趕到大姑家,準備與大姑一起去找黃小華的黃家爸爸問明真相。但在得知黃小華與黃小彬是轉學到了廣東,傳言中又得知黃家姑父在單位是大領導,沒有女兒,要把黃小華當女兒看待,可能有更好的發展前途後,他們就放棄了相認。現在,時間又過去了十多年,子女均已成家,母親思念黃小華的心情也越來越強烈,全家人再次想辦法四處打聽黃小華的情況。可是,黃小華去了廣東,誰也沒辦法與她有聯繫啊!最後,大姐向黃小華表示了抱歉,說真的不是想要拋棄她,而是家裡確實有不得已的苦衷。
聽了大姐的講述,黃小華的心微微熱了起來。但是,這麼多年以來,黃家媽媽對黃小華的恩情,她沒趕上報答,卻又去認另一個媽媽,黃小華做不到。在她心裡,養母就是自己的親媽。
黃小華的生活一如既往,只是心裡有處地方空空的。她想起弟弟黃小彬因為較早地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一度自卑又敏感。他在黃家父母和自己的親生父母之間掙扎,以致和兩方都無法親近起來。
畢業工作後,黃小彬既很少與黃家爸爸聯繫,也不常回他在廣州生母的家。相比之下,黃小華的親生父母在她成年後,在心態更為成熟的時候,才選擇挑明真相,反而保護了黃小華,讓她沒有變得像黃小彬那麼敏感。或許,這世界上,最不能算清楚的,就是父母和子女之間的感情!
養兒方知父母恩,遲到的「媽」該不該叫?
2018年國慶,黃小華給黃小彬打了電話,說:「你還是想辦法調回廣州,平時也要多與我們的黃爸通電話,要知道,養恩大於生恩。你知道嗎?我也不是黃爸親生的。」黃小彬在知道黃小華的身世後,一時驚訝萬分。黃小華告訴他,大人確實都有自己的苦衷,若非萬不得已,誰會拋棄自己的孩子呢?再說,兩方父母這些年一直挺照顧他們的,讓他們去廣州,不也是頂著巨大壓力讓他們能接受更好的教育環境嗎?
在開導弟弟的同時,黃小華突然發現,潛意識裡,也是在說服自己!
自從接到生母家電話的這三年來,隨著黃小華與他們的交流越來越多,加上丈夫的開導,黃小華漸漸轉變了態度。可是,真正要邁出相認的那一步,黃小華又有些猶豫。不知道是不是丈夫把黃小華的想法告訴了表姐小麗,2019年元旦,她打來了電話,說是她將黃小華的電話號碼給了她生母家,因為黃小華去廣州讀書後,他們就沒渠道了解她的最新情況了。
大概是在2012年左右,黃家大姐在同學卓輝那裡,得知卓輝的妹妹,也就是小麗在老家的鎮上開了個小藥店。巧的是,生母家的二姐開的小超市,正好在小麗開的藥店的斜對面。二姐得知這個消息後,異常高興,開始對小麗有目的地無事獻殷勤。兩人很快成了好朋友,平常也總互相照應。
時機成熟後,二姐告訴小麗,說這些年來,她媽媽一直都在打聽黃小華的消息,她希望能促成黃小華和生母家相認。但是小麗一口回絕了,她深知黃小華和黃家媽媽的感情,且黃家也只剩下黃爸爸一個人在家,如果生母家再將黃小華認走,從感情上來講,對老人家也很殘忍。生母家這才沒有繼續提出相認的要求。但在二姐的請求下,小麗還是答應將黃小華在廣東的一些情況告訴了他們。生母一家便常常到鎮上來,從小麗這裡探聽和了解黃小華的情況,包括她當時的QQ空間,後來的微信朋友圈動態等。他們在小麗店裡的電腦上一看就是好久。
2013年,黃小華結婚,後又生子。當生母相繼在QQ空間和朋友圈,看見黃小華的婚紗照、孩子滿月照時,每次都在電腦旁邊哭得稀里嘩啦。
「你記得你生第一個小孩時,我送你的『虎頭抱裙』,還有後來的鐵棍山藥、新鄭大棗、開封花生糕等東西嗎?很多其實都是你生母家送的,他們太熱情了,總是找我問,你還需要什麼!」隔著電話,黃小華都感覺到了小麗表姐的尷尬。
小麗還告訴黃小華,生母家在黃小華生小孩和結婚的時候,還強烈要求以她的名義送黃小華禮金。小麗怕她起疑,全都拒絕了。
2015年,黃小華的二寶出生時,黃小華曾給小麗說過,丈夫家的父母現在上了年紀,希望回到鄉下老家生活。現在生了二胎,也不忍心要他們繼續幫帶,可惜媽媽不在了,如果在,也可以幫她帶幾年孩子。當時,小麗無意之中,把這段話轉述給了黃小華的生母,生母的眼眶當即濕潤了,說:「我沒有帶大她,但如果她願意,我可以幫她帶小孩,希望她能給我這個機會彌補。」就這樣,小麗被他們的執著所感動。
在黃小華的二寶百日時,小麗將黃小華的電話號碼給了黃小華生母,並對他們提出要求,即便想要相認,一定要徵詢黃小華的意見,不得強求。
於是,2015年的中秋節下午,生母全家聚集在一起,從河南開封由生母家的小弟向遠在廣東的黃小華,撥出了這個打破黃小華平靜的第一個電話。
聽完表姐的講述,電話這頭的黃小華,淚流滿面。她忽然明白了,其實親生父母的愛一直都在身邊,從未走遠,只是自己渾然不覺而已!
2019年春節,黃家爸爸高興地給黃小華打來電話說,黃小彬主動給他打電話了!廣州的姑姑也說,黃小彬已向單位提出申請,年後回廣州工作。
兩位老人都興高采烈,黃小華知道,對弟弟的開導起了作用。接下來,是不是應該輪到她去河南開封的生母家,道一聲遲到的「媽」呢?
[編後]到底要不要認親媽?黃小華由乾脆的拒絕變為心軟糾結。認吧,覺得是對養父養母的背叛;不認吧,又覺得對不起親生父母一家對自己二十多年來的守望。
親愛的讀者,您怎麼看?
編輯/白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