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已經走到一年中的一半,第十二個節氣——大暑。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大暑,六月中。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大也。」
顧名思義,比小暑還要炎熱的,便是大暑了。大暑正是三伏天中的中伏前後,一年中最熱的時候,果然是熱力爆表,名不虛傳。
大暑三候
一候腐草為螢
世上螢火蟲約有二千多種,分水生與陸生兩種,陸生的螢火蟲產卵於枯草上,大暑時,螢火蟲卵化而出,所以古人認為螢火蟲是腐草變成的;
二候土潤溽暑
土壤潮濕,空氣濕熱。氣溫高,濕度大,天氣非常悶熱。
三候大雨時行
大暑時期常有雷雨降臨,使得暑濕減弱。天氣開始向立秋過渡
今年從大暑節氣開始,下半年在泉之氣為少陽相火,天氣更有炎熱之象。
好在六氣的第四氣是大暑~白露 (7.23-9.23) 客氣:少陰君火 主氣:太陰濕土 客生主,氣相得而合。天氣平順,不容易生病。
天氣非常燥熱的同時,又有太陰濕土的裹挾,就非常容易形成濕熱的環境。加上本身今年土運不及,很多人的脾胃功能都會比較弱,遇到暑濕嚴重的天氣,就更加不好受。脾土最忌濕邪,關於去濕養胃我們前幾篇講過很多,少食冷飲和水果,不暴飲暴食。
前段時間有家長問到,孩子突然就長了很多疹子,不知為何。遇到類似情況,我們可以一一排查孩子近幾天飲食起居和平時有何不同之處。孩子的身體是很純凈敏感的,所以飲食起居上稍有變量,就會很快顯現出來。結果發現,孩子是這幾天吃了很多大蝦。海鮮多數寒濕,吃得太多造成中焦堵塞,脾胃弱不能運化,水濕不能從小便中排出,只好發於體表,形成濕疹。
這個例子再一次地印證了,孩子的很多問題,都是脾胃問題。而我們的日常飲食,其實很多都過量了。物無美惡,過則成災,現在已經不是物質匱乏的年代,反而是物質大量過剩給身體和生活帶來很多負擔,我們應該逐漸學習在生活中做減法,適度便好。
有一個夏天可以常喝的保健飲品,不但去濕解暑,滋養肝脾,還能治療對暑濕造成的小兒發熱,濕疹等。這就是扁鵲的三豆飲。做法也很簡單,綠豆、黑豆、赤小豆(與圓形的紅豆不同,狹長的那種是赤小豆)各50克,泡一晚上,大火煮開後燉一個半小時。
燉到豆子軟爛後放涼,連湯帶豆食用。
如果想要口感好,還可以加上烏梅和冰糖。綠豆性涼,脾胃虛弱、大便溏稀的人則應該少喝,或是加入大棗、生薑,來中和綠豆的涼性。
長夏屬土,為每年農曆初六,正對應脾。健脾去濕,此正當時。
覺得有用請隨手幫忙轉發!
如果你有什麼關於孩子的問題,
也歡迎後台留言,我會盡力回復,
說不定還會專門寫成文章與你分享和交流哦~
這裡主要分享我的一手育兒實踐和經驗
記錄葫蘆的成長和歲月的變遷
還有媽媽的修行和提升
更新不多,但保證乾貨
每篇都經過認真的考證和實踐檢驗
因為這樣才可以當作紀念啊!
茫茫人海找個靠譜的媽媽圈不容易
遇到了一定要好好珍惜
還等什麼 關注加置頂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