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審批服務效率 助企業高質量發展

2019-12-12   龍門發布


在惠州產業轉移工業園一企業里,工人們正在有條不紊地分割、裝卸裝飾板。

作為龍門工業經濟發展的重要平台,惠州產業轉移工業園(以下簡稱「園區」)將2019年定為「項目投產見效年」,把推動項目建設作為首要工作,認真開展督導服務,堅持一線工作法,真正落實「挂圖作戰」「代辦制」等機制,不斷優化投資營商環境,進一步堅定企業投資信心,項目建設工作取得階段性成績。據了解,2019年,園區列入龍門縣重點建設項目共27宗,年度計劃投資25.24億元,1~9月完成投資18.93億元,完成率75%。

掃清障礙

一批項目相繼試產運營

日前,記者來到位於園區的廣東菲力綠色板業有限公司生產車間,看到各種型號的自動化機器正在快速運轉,一塊塊裝飾板材被工人們有條不紊地分割、裝卸、打包……據了解,該企業占地面積62畝,項目一期已建成並投入使用,二期為擴產項目,該企業主要研發、設計、生產、銷售及推廣綠色建築體系(含鋼結構房屋)所需的環保板材產品及應用技術等。「我們選擇落戶龍門,不僅是因為龍門便利的交通和優美的環境,更是被龍門招商引資的各項優惠政策及產業轉移管理辦法所吸引,被龍門上下埋頭苦幹、努力拚搏的精神所打動。」該企業負責人表示。

「龍門毗鄰廣州、深圳,區位優勢十分明顯,自2017年9月我司落戶園區以來,龍門縣委、縣政府及園區管委會給予了很大的支持,其中『代辦制』『包辦制』等一站式服務方式,有效減輕了企業負擔。」在尚雷仕(惠州)智能健康科技有限公司項目現場,該企業董事長助理王軍表示,接下來,該企業將進一步加快項目基建工作,儘快實現投產。

位於園區建設一路的深同躍彩妝系列生產基地,主要經營化妝品、化妝工具及輔件包材的研發、生產及銷售、模具研發、國內及進出口貿易。項目一期總建築面積7萬平方米,計劃於今年12月開始試產。「園區在項目建設過程中給予了大力支持,特別是項目建設工作審批流程的改革,讓我們在辦事過程中節省了很多時間,讓企業在施工過程中無後顧之憂。」該項目負責人表示。

惠州產業轉移工業園黨委書記鍾偉鋒介紹,在項目推進過程中,園區專門抽調工作人員組建了企業服務隊伍,走進施工現場和生產車間,向企業普及安全生產知識,及時了解項目在建設和運營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同時,園區還推行每日早會制度和每天班子會商溝通制度,使布置過的工作「日清月結」,並通過建立企業問題台帳,實行項目庫動態管理和「挂圖作戰」,幫助企業掃清建設障礙,加快推進項目建設。

審批提速

企業58個工作日內可完成施工報建手續

為加快項目建成投產,園區秉承「動工為先 投產為王」的理念,實行「代辦制」「馬上辦」「現場辦」「限時辦」制度,推行「一門式、一網式」政府服務模式,提高涉企事項審批服務效率,打造優質高效的政務服務體系,幫助企業解決項目建設中的實際難題,全力加快推動簽約項目早動工、早建成、早投產。

記者隨園區工作人員來到龍門紅產業轉型升級和聚集群承接基地。據了解,該基地是實行產權可分割銷售的現代工業產業,以配套生產性服務業項目投資經營模式和圍繞電子信息、大健康醫藥、新材料主導產業進行產業鏈招商。「龍門紅產業轉型升級和聚集群承接基地的廠房和配套設施都是以高標準建設的,從裝備製造到生產、研發、設計檢測,擁有一條龍的全產業鏈體系。」該基地負責人表示,該基地的建設意在推動產業聚集、創新發展,提高工業用地的水平。

「龍門紅產業轉型升級和聚集群承接基地廠房標準較高,配套設施齊全,我們進駐可以快速進行投產。」鑫亞凱立公司負責人表示,他從去年底來看場地到今年簽約,用時大概3個月,進駐到投產又僅用時3個月。半年時間從選址到投產,園區和該產業基地極快的辦事效率讓他感到日後發展的信心越來越強。

惠州產業轉移工業園黨委專職副書記何順業介紹,今年7月,龍門縣出台了《惠州產業轉移工業園工業投資項目土地掛牌及建設審批制度改革方案》,惠州產業轉移工業園依託龍門縣網上辦事大廳和行政服務中心等聯審聯辦平台,創新審批模式,優化審批流程,強化監督,在現行承諾審批時限的基礎上再壓縮審批時間70%以上。

與此同時,園區還著力構建透明、規範、高效的園區企業投資項目管理新機制,將行政審批流程整合為用地掛牌、施工報建、工程驗收3個工作流程並聯同步實施,科學統籌安排,強化責任監督,打破關鍵環節的禁錮,大幅度壓縮審批時限,全力推動審批提速增效,確保園區企業投資項目從簽約後17個工作日內可進場實施地質勘探及施工圖紙設計等工作,58個工作日內可完成施工報建手續。

完善設施

全方位滿足企業和員工生產生活需求

結束了白天的辛苦勞作,每到晚上,許多員工都喜歡到園區新建好的職工文體休閒公園散步、聊天,有的還跳起了廣場舞。惠州市龍門紅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的員工王女士就是其中一員。「這裡以前沒有公園,路也沒有修好,晚上除了待在宿舍看電視劇外都不知道能去哪裡。現在園區完全變了樣,新開了各式各樣的商鋪,完善了綠化、路燈等設施,我們晚上也可以在公園散步、跳廣場舞。」王女士說,該公司作為首批進駐園區的企業之一,她及其同事們見證了園區的不斷發展壯大。

「吸引優質企業、留住優質企業,實現集約集群、抱團發展,是園區一直在追求的目標。」鍾偉鋒介紹,近年來,園區不斷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營造宜工宜商宜業的優越環境,建成了69畝的園區產業加速轉化區,引入利人酒業、聯和創展、卓納新材料等多家企業;完成了園區主幹道交通信號燈、公交車站、職工文體休閒公園等基礎設施安裝和建設;積極推進S244線(黃沙路至縣城塘夏橋園區段)入城大道升級改造項目建設;推進占地7400平方米的商業綜合配套項目和占地1000平方米的員工生活配套項目建設,全方位滿足企業和員工生產生活需求。

來源:惠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