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了!清華園迎來3800餘名「九字班」新生

2019-08-14     大學生雜誌官網

清華大學

你好,九字班

Hello Tsinghua

8月14日,古今輝映、中西融合的清華園正式迎來了3800餘名「九字班」新生。這是他們與清華嶄新相遇的第一天。他們,將在自己的夢想之地開啟新的人生旅程。


當天,清華大學校長邱勇、校黨委書記陳旭,常務副校長王希勤,副校長吉俊民、楊斌,黨委副書記過勇等校領導分別來到綜合體育館、院系迎新點和學生宿舍等區域,看望前來報到的新生及其親友,慰問參與迎新工作的師生員工。


邱勇在院系迎新點歡迎新生

邱勇一行來到位於綜合體育館西側的院系迎新區看望報到新生。在計算機類迎新點,邱勇對報到新生表示歡迎,鼓勵他們積極把握大學階段的美好時光。在經濟、金融與管理類迎新點,世界圍棋史上最年輕的「七冠王」柯潔正在辦理報到手續,邱勇與他親切握手,鼓勵他在校期間好好學習,不斷實現人生新的突破。在迎新現場,建築學院教授林波榮,計算機系青年教師張超、甘霖等作為新生班主任正在現場組織迎新工作,邱勇仔細詢問今年各院系教師擔任新生班主任的情況。「班主任是離學生最近的老師,你們的言傳身教對於學生的成長成才十分有益。這是一份非常有意義的工作,能跟同學們朝夕相處,你們都是幸運的人。」邱勇表示。


陳旭翻閱院系迎新材料

陳旭、吉俊民一行來到位於紫荊路的院系迎新區,先後到土木類、環境化工與新材料類、人文與社會類、電子信息類、數理類的迎新點,與報到新生、迎新志願者親切交談,並與到場的新生班主任進行交流。在環境化工與新材料類迎新點,陳旭詳細詢問新生報到情況和迎新流程,當看到新生身著印有垃圾分類卡通圖案的迎新T恤衫時,稱讚了同學們的環保創意。來自新疆喀什的古麗孜巴·阿迪力江正在辦理報到手續,陳旭與她親切交談,當得知古麗孜巴是九字班新生中唯一的維族女生時,陳旭叮囑她在學習和生活中如有困難要第一時間尋求輔導員和師長的幫助,讓自己更快適應新的環境。

最小新生未滿15周歲 生源結構不斷優化


2019年,清華大學共錄取內地學生3400餘人,港澳台學生60餘人,國際學生約300人。內地學生中,理工類考生占比77.3%,文史類考生占比8.9%,藝術類考生占比6.6%,來自高考綜合改革省份的考生(不分文理)占比7.2%。來自西部地區省份的學生約占26.3%,農村及貧困地區生源占19.3%,少數民族考生占10.9%,男女生比例略超過2:1。新生中共有4對雙胞胎,包括來自四川石室中學的張家豪和張家傑,來自清華附中的盧逸名和盧逸傑,來自天津南開中學的戴蓓和戴蕾,以及來自福建龍岩一中的廖子健和廖子康。年齡最小的新生為來自北京十二中的鹿澤宇,出生於2004年,尚未滿15周歲。他酷愛化學,中學期間就參加化學競賽並獲得第32屆中國化學奧林匹克(決賽)銀牌,順利考入清華大學化生類。報到當天,來自山西省陽城一中的宋笑誼等8名九字班新生迎來了自己的18歲生日


雙胞胎新生戴蓓和戴蕾、張家豪和張家傑

被清華大學錄取的國際學生來自全球51個國家,主要生源國為馬來西亞、美國、韓國、俄羅斯、加拿大等。過去一年,隨著清華大學綜合實力和國際影響力的持續增強,清華大學的國際排名有明顯上升,更多優秀的國際學生選擇清華開啟自己的本科生涯。由於報名人數增多,清華在美國東、西海岸,馬來西亞,日本,韓國分別設立海外考核點,並在馬來西亞、印尼、日本、韓國等國家的多所中學開展iTsinghua學堂系列講座,頗受國外高中生歡迎。


國際學生報到

生源質量高位攀升 武亦姝柯潔等優秀新生堅定選擇清華


基於清華大學不斷上升的教育教學科研實力及國際影響力,2019年清華大學本科生源質量繼續高位攀升。

「詩詞才女」武亦姝、「圍棋『七冠王』」柯潔、「全國最牛高考生」楊晨煜、IMO滿分金牌得主謝柏庭等在內的一大批青年學子榜樣;被媒體廣泛報道的來自雲南宣威的「勵志少年」林萬東,《爸爸,我考上了清華大學,以後別再對我撒謊了》文章的主人公、來自江蘇如皋中學的周鵬宇,廣東新興縣新興一中37年來首位考入清華的學生鄺永勝等一批自強不息、勇敢追夢的優秀學子;來自浙江樂清知臨中學的謝柏庭、湖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的陳俊豪、廣東中山紀念中學的學生高嘉煊等9位代表中國隊參加國際奧林匹克競賽並摘金奪銀的同學;來自河北石家莊一中的郜楚煊、衡水一中的王昊,來自陝西西工大附中的聶宇軒、西安鐵一中的李濟村等一批綜合素質全面、學業水平領軍的同學都堅定地選擇了清華大學。他們在高考、學科競賽、藝術、體育等舞台上攀蟾折桂、摘金奪銀、勇敢追夢、揮灑青春,在面臨未來深造選擇時,又堅定初心、不約而同地共赴清華。


柯潔到清華報到

30名新生入選智班 師從姚期智院士學習


今年5月18日校園開放日宣布成立的人工智慧學堂班(簡稱智班)也已經完成了首次選拔,共錄取30人,其中包括14名保送生、12名自主選拔考生以及4名高考統招學生。


楊晨煜(左二)在報到現場

來自廣西南寧二中的楊晨煜、四川石室中學的張家傑、北京匯文中學的張凱風都對人工智慧非常感興趣,高考後毫不猶豫地報考了智班的選拔,並成功通過測試進入智班。未來,這些學生將在姚期智先生的引領下努力成長為人工智慧領域領跑國際的拔尖創新人才。楊晨煜認為,人工智慧是工業4.0的核心,是未來的戰略制高點,希望能探索人類智慧中的奧秘,實現更深層次的智能,為國家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張凱風則表示,智班是讓自己心動的機遇,希望通過交叉學科充分發揮自己物理方面的特長。

大類改革受到廣泛認可 考生專業更為多元


今年,是清華大學推行大類招生、培養和管理改革的第三年。實施三年來成效顯著,學生的專業入學志願和專業確認志願滿足率穩定維持高位,超過九成學生通過高考志願填報及專業確認環節進入到了自己的心儀專業,更多學生從自身的專業志趣出髮結合國家戰略發展需要理性、科學地選擇專業,計算機類,經濟、金融與管理類,文理通識類,電子信息類,自動化與工業工程類,環境、化工與新材料類等專業的學生志願呈現更加合理、多元的分布態勢。更多學生和家長在報考時不再拘泥於本科階段的專業,而是將整個高等教育階段進行統一規劃,本科階段更加注重大學的學風、育人理念和價值觀。


大類迎新

寒門學子錄取創歷史新高 資助體系再升級


今年,清華大學主動將自2011年首創並實施的「自強計劃」升級為「自強行動」,聚焦國家深度貧困區,力促教育公平,積極為來自邊遠、貧困、民族地區的寒門學子圓夢清華創造條件和機會。共有194人通過自強計劃獲得了30-60分的降分認定,最終106人成功考入清華,認定人數與錄取人數均創歷史新高。另外,清華通過國家專項計劃錄取273人,比去年增加7人,自國家專項計劃實施以來全部超額完成錄取計劃。在今年高考中,來自廣東新興一中的鄺永勝、來自貴州正安一中的季海東,分別是當地中學37年、30年來考入清華的第一人。


綠色通道

1998年,清華大學率先開設「綠色通道」。如果新生在入學報到時存在繳費困難,可以直接通過報到現場的「綠色通道」申請無息臨時借款,及時順利完成註冊手續。上午,前來看望新生的清華大學校長邱勇在綠色通道現場向正在辦理手續的同學們贈送了學校精心準備的「綠色通道愛心大禮包」,禮包內包括教材卡、自行車卡、通訊卡、游泳卡、超市卡、理髮卡、觀演卡和鴻雁卡等,覆蓋了校園生活中學習、體育鍛鍊、生活的方方面面。


邱勇向同學們贈送「綠色通道愛心大禮包」併合影留念

早在新生正式入學前,清華大學的資助工作就已全面展開。招生工作甫一結束,《家庭經濟狀況調查表》、資助政策介紹就隨著錄取通知書一同送達新生手中。學校老師和學生資助宣傳大使也在暑假前往甘肅、江西等地,走訪了60餘個學生家庭,了解學生需求,解決實際困難。

入學後,完善的「新資助體系」從助學金、勤工助學、獎學金、國家助學貸款、學校臨時借款(「綠色通道」)、困難補助和學費補償代償等七個方面,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提供全方位、立體化的經濟支持。2017年學校進一步推出學生資助「陽光工程」,將保障型資助向發展型資助延伸,為學生提供能力拓展培訓、國際交流、學業支持、心理輔導、職業引導等個性化的服務,確保所有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能夠接受公平的有質量的教育。

除了招生政策傾斜外,為了促進大學與中學之間更好地銜接,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清華大學還推出了「iTsinghua學堂——名師大家進中學」系列活動。截至目前,已有來自40多個院系的300多位教授陸續走進iTsinghua學堂,為40萬中學生帶去近600場講座,54%在貧困地區舉行。其中,兩院院士金涌、倪維斗、朱邦芬、雒建斌、聶建國、張建民、王小雲、魏瓊海、薛其坤、尤政等參與主講31場。

多舉措助力學生成長


學校將從新生報到伊始全過程、全方位貫穿理想信念教育,鼓舞和帶動全體新生樹立志向,凝聚力量,接續奮鬥,成長成才。


校黨委書記陳旭老師繼續為全體新生講授「第一堂課」,各院系「黨委書記講黨課」,以及校學生會從「二零一九,愛你已久」的主題活動精彩紛呈,價值塑造貫穿始終。

以趣味方式加強導覽宣介的「小風車打卡計劃」,以及《新生導引課》、開放交流時間(Open Office Hour)和新生座談會也將繼續擴大教育教學面對面互動環節的有效覆蓋,指導學生全面發展。

結合「我和我的祖國」年度主題,在全體新生中開展創新形式與內容的新生團隊訓練營活動,通過集體破冰、團隊融合、綜合交流、校園探訪、創意合影等活動,加強班團集體建設,集體個人共同成長。

緊扣時代命題策劃確定成才報告主題,在「成才報告」中,融入時代使命感塑造、未來規劃指導、體育氛圍烘托、全球勝任力培養。邱勇校長推薦並向全體新生贈送《萬古江河——中國歷史文化的轉折與開展》一書,勉勵新生在回顧數千年歷史的過程中深切感悟中國文化的精神氣質,從歷史文化中汲取營養和力量。


文 | 招生辦公室、學生部、校團委 、曲田、李晨暉

圖 | 苑潔、李派、霍元東、何康、靳翔宇、王怡臻

編輯 | 李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vV9akWwBvvf6VcSZktD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