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大學迎新||山水雁棲湖,為你張開雙臂

2019-08-22     大學生雜誌官網

中國科學院大學

2019 年 8 月 22 日,是中國科學院大學(以下簡稱「國科大」)2019 級集中教學研究生的報到首日。2019 學年,約9000 名研究生(含國際學生)將在雁棲湖校區完成為期一年的集中學習;8 月 23 日,2019 級本科新生將陸續抵達玉泉路校區註冊報到。

迎新首日

成為獨立的研究者

在迎新當日,中國科學院大學黨委副書記高隨祥來到雁棲湖校區檢查指導迎新工作,對每一個學院的具體迎新報到情況進行了細緻走訪,深入了解了學生報到的交通、住宿以及各學院的迎新接待點安排落實事宜。

高隨祥一行與學生志願者合影

作為本次迎新活動的總指揮,高隨祥向記者表達了對每一位國科大新生誠摯的歡迎,「國科大是一個良好的自我提昇平台,在這裡學習的幾年會是大家人生關鍵的幾年,感謝大家選擇這裡。」國科大為同學們提供最優質的科研資源,學校在專業知識學習和人文精神培養上都對同學們寄予厚望,「作為大家科研之路的起點,同學們應當努力讀書學習,做出一些屬於自己的科研成果,也希望能夠多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活動,學會溝通和交往,培養健全的人格,成就更好的自己。」


高隨祥到訪各學院及學生接待區

在科研資源的利用上,作為一名數學科研工作者,高隨祥也以師者的身份為大家提出了一些自己的建議。在他看來,國科大的整體校園環境和科研平台都是國內的佼佼者,大家在這裡應當轉變自己的學習態度和方法,針對科研製定更行之有效的學習計劃。研究生生活不比本科,不再是機械式地去讀幾本書,做幾個大作業。在研究生的學習里,我們要自己主動地學習,去鍛鍊自己的思考能力、思維方式,培養創新精神。國科大作為一所以科研為導向的大學,未來幾年從這裡走出去的同學們都必須成為對自己的科研行為負責任的獨立研究者,「希望大家在這裡學會自我管理、自我鞭策,遇事多與導師交流討論,勤快一些,學會完整正確地看待社會,形成良好的價值觀,祝福大家!」

到達雁棲湖的同學們

志願者迎新接待區

我們共同的國科大

「國科大不是我們某一個老師、某一個工作人員的國科大,學校是由每一位學生、老師和服務人員甚至家長們共同組成的校園,是一個需要大家一起去建設去完善的國科大。」

迎新當日,國科大學生處處長王崗也來到了雁棲湖校區迎新現場,這個新建成投入使用剛滿6年的新校區又迎來了一批新的面孔,而每年迎接他們到來的工作,是整個學校的一件大事。

王崗介紹道,今年學校在交通、校內行李擺渡、住宿等實施方案上與往年基本無異,學校以玉泉路校區為起點,安排了 120 輛班車負責學生從市裡到雁棲湖校區的交通工作。雁棲湖校區內也安排了可以免費行李擺渡的電動三輪車,幫助攜帶行李的學生順利到達宿舍。在整個校區的內部交通上,實行單行環線運行,學校保衛處的保衛人員也在迎新期間全員出動,在校內各個主要接待點和各個路口,都能看到他們的身影。在校內迎新各部門的接待點,今年學校的安排也將商業展位區和學生接待區在地理位置上隔離開來,為同學們營造了良好的校園氛圍。

將行李搬回寢室的學生和家長

關於國科大備受關注的新生宿舍改造問題,國科大記者團也在王崗這裡得到了積極回應。他說,由於今年新增加了幾個研究所的研究生參加集中教學,加上直博生數量的增長,雁棲湖校區相較於去年增加了290名左右的新生入住。其實,由於住宿資源緊張造成的宿舍安排問題,已經困擾學校近一年了。學校多次嘗試在校外尋求合適公寓,但是,權衡了距離、交通、餐飲和安全等問題,最後放棄了外租公寓方案。學校反覆討論認為,如果選擇在外面住公寓,住宿空間可能寬裕,但是,這些同學將無法充分享受校園的文化環境和教育資源,這種損失更大。因此,學校轉而選擇內部改造,並決定將三公寓的一單元和四單元的單人間改造為雙人間,以滿足新生的入住需求。這些單人間原為7平方米,改為二人居住,確實擁擠,個人體驗肯定不如原來的單人間好。學校也懇請同學們體諒學校的困難。未來幾年,雁棲湖校區將有新的宿舍樓建成,宿舍資源緊張問題也將在那時候得到緩解。


迎新中的志願者

王崗向國科大記者團透露,在迎新日,最讓他感到欣慰的是三公寓一單元和四單元入住的一些同學和他們的家長。本以為之前在網絡平台上沸沸揚揚的雙人間宿舍改造問題,會讓入住的同學和家長們心有不平,因此,學生處處長王崗和總務部部長邱文豐來到學校的第一件事,就是走訪已經辦理入住的三公寓住雙人間的同學們,看能否跟大家當面解釋,撫慰一下大家的情緒。但讓他們出乎意外的是,見到的一些家長和同學們,對學校這樣的安排都給予了理解。


報到的同學們

一位家長坦言,學校為孩子提供了相當不錯的科研和學習環境。住雙人間,和學校里其他住單人間的宿舍相比是有些擠,但相較於我們讀書那會的住宿條件,真的是天上地下了。「學校宿舍安排工作的難處我們都能理解,我們不來住,總會有其他人來住,還是希望孩子在這樣一個住宿和學習環境里,能夠有不同的收穫。」

在國科大工作多年,最讓王崗感到高興的就是,來到國科大的這一屆屆的同學們,他們都有自己的個性,有著很新奇的想法,務實而有富有進取精神,「我們國科大的學生都是一群很可愛的人,國科大是我們大家的國科大,希望大家能夠有問題一起解決,有困難我們一起去克服,未來的學校才會因為我們做出的努力而變得更好。」王崗說。

一上午走了近兩萬步

雁棲湖校區管理辦公室副主任李國梁和往年一樣為學校迎新工作準備了一整個暑假,迎新首日來到雁棲湖現場的他馬不停蹄地往來各個接待點安排工作解決問題,不到中午,記者的微信運動數據里,李國梁就已經位居榜首,走了將近兩萬步。

李國梁接受記者採訪

迎新日中的後勤工作者

今年,因為學生人數的增加,整個學校迎新工作都顯得有些緊張,很多實際的決策都需要總務部落實,被保潔阿姨們戲稱為「開荒」的寢室整理打掃工作也持續了將近兩個月。「我們希望給新同學呈現一個良好的校園氛圍,少一些商業的氣息,希望整個校園的綠化、交通、註冊通道都能以最好的狀態來迎接開學。」在學校氛圍的營造上,總務部、學生處和參加迎新工作的近百名學校工作人員,做足了工作。

上午十點多,國科大迎新在驕陽里如火如荼地進行,在國科大記者團的接待點前,一位來自山東的家長駐足良久,耐心地想要為正在樓上收拾寢室的女兒搜集好每一份有關學校的資料,「學校安排得太方便了,我們早上到北京,坐學校的班車很快就到了學校,入住的過程也很簡單,真是省了不少事兒,出乎我的意料。」在被問及對雁棲湖校區的第一印象時,這位自稱來自「好客山東」的家長也有自己的一番感慨:

「真是太羨慕了,有山有水有長城,校內環境也好,國科大的孩子們,要在這裡好好讀書呀。」

物理學院的新同學展報


文字:蔣程

圖片:楊天鵬、彭瀟珂、阮偉南、劉孜銘

美編:高塬

責任編輯:高塬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qLx0vmwBJleJMoPMFDe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