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台:高標準對接上海

2019-10-08     東台時空

  東台與上海地域相近、人文相親。民國時,東台七里長街因繁華和滬品多被稱為「蘇北小上海」。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大批上海知青到東台拓荒造林,如今風景如畫的黃海國家森林公園,就是那段激情歲月的見證。


清流倩影(孫家景 攝)


  如今,東台「融入長三角,接軌大上海」的故事更加精彩。早在2016年7月東台市第十四次黨代會上,就提出在思想觀念、基礎設施、產業發展、體制機制上深度融入長三角,隨後又明確建設「上海先進位造業協作基地」「上海菜籃子基地」「上海生態大公園」的定位。「滬東」融合大戲高潮迭起。

  東台市委書記陳衛紅說,作為全省縣域面積最大的縣級市、省首批高質量發展先進縣(市),東台對標先進、放大優勢,高起點融入「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高標準接軌上海全域綠色轉型,在區域一體化中實現高質量發展。

  兩年來,這「四個80%」指標,足以說明東台與上海及長三角的融合度——

  東台80%以上的部門及所有鎮區與上海單位結對,建立互學、互動、互促、互補的多層次合作機制和平台;

  東台新落戶的項目80%以上為高、輕、新、智、綠產業項目,其中80%來自長三角地區,當中又有一半來自上海;

  東台銷往長三角地區的100多種優質綠色農產品中,有80%進入上海超市和農貿市場;

  東台新增長三角400多萬名遊客中,80%來自上海……


夏日灘涂(王恒生 攝)


  要問東台在融合和接軌中收穫了什麼?東台市政協負責人將其概括為「六個接」。

  理念接「新」。思路一換天地寬。東台把接軌上海作為優先課題,邀請上海知名專家團來東台考察授課,學習上海精神和經濟發展理念,解放思想,增強對標找差的自覺性。

  思路接「寬」。東台黨政代表團先後赴上海青浦、金山結對交流,赴上海科研院所、行業協會尋計求策,到長三角一體化辦公室探路索徑;市工信、商務等部門組織企業家到紫竹、臨港等高新區考察取經;市委組織部門遴選優秀年輕幹部到上海掛職見習;團市委帶領青年創業者參加上海創博會……拓展各級幹部發展開放型經濟的思路。

  合作接「地」。去年初起,東台市委主要負責人先後三次拜訪上海現代服務業聯合會,雙方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與上海近百家政府部門、產業園區和駐滬機構建立協作關係。得知東台市場監管局在全省首家推出工商營業執照自助辦理後,上海金山區市場監管局立即借鑑,東台市場監管局也及時複製其「店小二」服務模式。


東台在全省率先實現了自助辦照鎮區全覆蓋


  產業接「強」。東台列全國工業百強縣(市)第64位,連續兩年獲評省製造業創新轉型成效明顯地區。深度融入上海產業鏈分工,是東台對滬合作的重頭戲。每年組織「接軌上海活動周」等活動,精準對接駐滬央國企和跨國公司,特別是電子信息、裝備製造、新材料、半導體、機器人等新興產業。上海富樂德、賀鴻電子等50多個「高輕新智綠」項目紛至沓來,落戶東台上海企業總數已達150多家,總投資超500億元。形成一批5億元以上重大產業項目群,成為新一輪經濟轉型升級的強引擎。

  旅遊接「旺」。上海至北京的高鐵開出了「東台號」;高鐵站出口映入眼帘的是黃海國家森林公園「森呼吸、林距離」的巨幅招牌。「百名滬商(CEO)訪東台」、「百名滬旅(社長)游東台」、上海百輛路虎露營東台黃海森林公園……每天,上海都有30多輛旅遊大巴、數百輛自駕車駛入東台。

  民生接「惠」。為策應鹽通滬高鐵開通,東台加快高鐵站及綜合交通樞紐建設,鎮際公路全部接通、拓寬和黑色化。全市8所學校與上海相關學校結為友好校區,開展教研交流。與上海30多家醫院實現門診費用直接結算,去年以來,上海醫院專家來東台講學近百次,手術疑難雜症超兩百例。


東台醫療"接軌上海"


  上海青浦,是「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之一。東台早早「結盟」,積極探索「青所(院)東廠」、共創互融的一體化發展模式,爭取把東台30多家5G關聯企業培大育強。最近,「東台·上海科技轉移協作區」和上海技術經紀人東台驛站已經啟動,爭取眾多上海科技成果在東台轉化落地。

——摘自《新華日報》


(文章來源:祥生金麟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vFNUrW0BMH2_cNUgYpCC.html

禁行通告

20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