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中聯降服的CIFA,90年發展歷程,它都有哪些輝煌成就?

2019-09-11     砼行機械


​作為曾經的全球第三大混凝土機械製造商,來自義大利的CIFA品牌擁有90多年的發展史,比施維英和普茨邁斯特的品牌歷史更為悠久。同時,CIFA一直深耕與混凝土相關的機械領域,也成就了其在混凝土機械市場標杆地位。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這個擁有90年歷史的品牌,到底有過哪些輝煌的戰績?

​1928年7月7日,年輕的工程師卡洛·奧森達(Carlo Ausenda)簽署了CIFA公司的章程,標誌著CIFA(Compagnia Italiana Forme Acciaio)正式成立。但是不巧的是,公司成立之後的第二年就遭遇了經濟大蕭條。但是,CIFA公司憑藉其在工程鋼製模板方面的創新,替代了傳統的木製模板,從而讓CIFA度過了其最困難時期,並且讓CIFA在基礎工程建設的模板領域發揮了主導作用,並為其之後發展與混凝土相關的機械奠定了基礎。

1930年,CIFA為義大利Lake Careser水壩提供鋼製模板,讓其施工效率大大提高,並且也讓模板的重複使用率更高,節省了成本。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歐洲各國基礎設施、房屋建築損毀嚴重,這讓CIFA看到了希望。從1947年開始,CIFA開始著重向混凝土機械領域發展,並在1958年建起了義大利第一座商品混凝土攪拌站,同年還研發出了CIFA第一款名為「400」的混凝土攪拌車,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商品混凝土運輸生產線之一。

​接下來CIFA有了更大膽的想法,為了提高混凝土施工的效率, CIFA在1972年將混凝土泵安裝在一台卡車上,製造出了CIFA的第一台混凝土泵車,這台名為「554」的臂架泵車,配備了30米長的臂架,其每小時的泵送速度可以達到55m³,這個速度按照當時的技術水平來說,已經相當快了,這也奠定了CIFA品牌全球知名混凝土泵車製造商的地位。

​要說CIFA最具創新的產品,其實並不是泵車,而是攪拌臂架一體式泵車,它把混凝土的運輸和澆築結合在一起。1974年,由CIFA研發的全球第一台攪拌臂架泵車誕生,名為「301B」,它開啟了一個全新的領域。它的上裝部分配備了一個4立方的攪拌罐,以及兩節臂17米的臂架,讓混凝土的施工更加的方便快捷。

​之後,CIFA對於攪拌臂架泵車進行了多次改良,增加了攪拌罐的容積,也增加了臂架的長度。同時,在車尾採用了橫向放置的泵送系統,從攪拌罐裡面出來的混泥土直接進入它尾部的料斗,並通過泵送系統將混凝土輸送出去。

​除了泵車和攪拌臂架泵車之外,CIFA在隧道混凝土施工機械方面也有代表性的產品,例如CIFA的混凝土噴漿機。1987年,CIFA研製出了一套Spritz系統,它可以將混凝土直接噴射在隧道內壁上面,解決了隧道施工過程中,混凝土很難附著的問題,不僅提高了施工效率,也讓混凝土的附著能力更強。

​在經過了多年的改良之後,CIFA又推出了型號為CSS-3的3節臂噴漿機,大臂支持前後滑動,並且底盤的轉彎半徑更小,更能適應狹小的隧道空間。

​在技術方面,CIFA最突出的貢獻是將碳纖維材料應用到了泵車臂架上,研發出了碳纖維復合材料臂架(Carbon Fiber Boom),對於輕量化臂架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同時,在融合了CIFA的碳纖維臂架技術之後,成功研發出全球最長80米、101米碳纖維臂架泵車,並實現了施工應用。

​2008年9月19日,CIFA正式成為中國知名混凝土機械品牌中聯重科的一部分,並成為其海外全資子公司。這是一個新的開始,此前在全球金融危機的環境下,CIFA在盈利方面略顯疲態,再加上歐美市場對於混凝土機械的需求量遠遠少於像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因此,在中聯收購CIFA之後,為其帶來了更大的發展空間。而中聯在融合了CIFA先進技術的基礎上,打造出了更適合國內市場的泵車產品,可謂一舉兩得。

​在技術上的創新,CIFA永遠也沒有停止自己的腳步。在節能環保方面,CIFA聯合依維柯開發CNG混合動力攪拌車,同時還推出了全球首款混合動力攪拌車Energya,以及全球首款插電式混合動力攪拌臂架泵車-MK28E,攪拌罐由電機驅動,通過鋰離子電池組供電,可以減少能耗以及污染物的排放。

​在將近一個世紀的發展過程中,CIFA一直深耕混凝土機械領域,並且在行業內不斷的推陳出新,起到了引領行業發展的重要作用。

而在其與中聯重科結合之後,通過高效協同、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最大程度減緩了全球金融危機的衝擊,在歐美同行中率先走出低谷,CIFA正以更加年輕的姿態在向全世界展示它生機和活力。

更多原創文章,請關注「砼行機械」,圖片來自網際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文章經第三方維權機構認證,未經允許,請勿轉載,感謝!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v7GdN20BJleJMoPMzry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