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看到這樣一條新聞:
世界經濟論壇根據往年數據預測,全球範圍內完全消除性別差距還需108年,而實現男女職場平等則需要202年。
在男權社會,女性究竟比男性多付出多少?
新聞下面還列舉出了一組數據:
全球5-14歲的女孩,每天花5億5000萬小時做家務,比同齡男孩多出1億600萬小時;
超8成女大學生受過一種或多種招聘性別歧視,女性薪酬比男性低20%,職位越高,女性占比越少;
在中國,每生育一個孩子,母親的工資率就會下降7%。
看來現實遠比想像中殘酷,這讓我想起不久前九部門聯合印發的《關於進一步規範招聘行為促進婦女就業的通知》。
通知里指出:
現在很多單位在招聘的時候,普遍存在歧視女性的現象,許多職場潛規則也是屢禁不止。
作為女人,想要公平地和男人競爭同一個工作崗位,真的是太難了!不得不承認,女孩從出生那一刻起就註定會遇到太多不公平。
雖然現實慘澹,但已有光開始照射進來,越來越多的女性得到了應有的尊重,收穫了榮譽,而她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
足夠強大。
01
自強自立的女性,沒人敢小瞧。
2015年,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成為首個獲科學類諾獎的中國人,引起全世界關注。
由她發現的青蒿素,挽救了數百萬人的生命,控制了瘧疾傳播,大大降低了致死率。她的貢獻是如此巨大,成為了中國醫藥界和科技界的驕傲。
這樣的女性,誰不會生出敬仰之情?誰又敢小瞧呢?
如果說屠呦呦是因為醫藥專業才能取得如此成就,那麼在平凡崗位上默默努力的女性,同樣可以創造奇蹟。
在曼谷街頭,痣姐的河粉店聲名遠揚,有人說,沒有吃過她家的河粉,就相當於沒來過曼谷。
沒有高大上的裝修,只有七張小桌規模,但只要店門一開,食客便蜂擁而至,要是去得晚一些,就要排隊幾個小時。
生意如此火爆,是因為痣姐數十年如一日,堅持做好每一碗粉的執著。
哪怕已經72歲高齡,她依然堅持親自去挑選海鮮食材,在炭爐前一站就是十幾個小時,層層把關,毫不鬆懈。
正是這樣的努力,使痣姐拿到了米其林的星標,站上了餐飲界的最高領獎台。
這樣的女性,誰又敢輕視呢?
不得不承認,這是一個弱肉強食的世界,而所謂公平,都是當自身能力達到一定高度之後的附屬待遇。
它不是路邊的小草,隨手可得,而是高枝上的鮮果,需要踮起腳尖去爭取。
作為父母,讓女兒看清這個事實是必修課,而讓女兒具備自強自立的品格,則是越早越好。
02
讓女孩去吃苦,讓她明白人生的選擇權,須由自己去爭取。
女性很容易被打上柔弱的標籤,好像她們吃不得一點苦,扛不住一點重壓,只能任由命運擺布,可事實並不是如此。
在電影《摔跤吧!爸爸》中,男主不顧世俗偏見,執意要兩個女兒練習摔跤。
他把女兒心愛的長髮剪掉,一身男兒裝,每天起早貪黑跑步訓練,女兒起初不理解父親,以各種方式逃避訓練。
直到有一天,看到小小年紀就要嫁人,就得伺候男人生活,完全沒了自由的同學,兩個女兒才明白父親的良苦用心。
電影中的父親頂住層層壓力,最終把兩個女兒訓練成了世界級的摔跤冠軍,因為他知道,惟有如此,女兒們才能在嚴重歧視女性的印度社會獲得人生的選擇權。
正如龍應台在《親愛的安德烈》寫的那樣:
「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
讓女孩吃該吃的苦,才能得到想要的生活,這個道理,得讓她懂。
03
帶女孩去見識世界,讓她的內心足夠強大。
知乎上有這樣一個問題:女生多見世面到底有多重要?
高贊回復是:
「見過世面,才不會被狹隘的生活圈子所拖累,才知道更好的人是什麼樣的,更好的生活又是什麼樣的。
不會輕易陷入感情無法自拔,不會因一時挫折而放棄,對自己的未來有了明確的目標,努力也變得理所當然。」
星二代李嫣患有先天性唇齶裂,多次手術雖有改善,但疤痕依舊明顯。
為了給女兒一個完整的人生,不留陰影,李嫣一歲半的時候就被父母帶去爬山,三歲已背熟《金剛經》,五歲能獨自行走15公里,六歲就舉辦個人畫展,九歲便踏遍了大半個地球。
見識過世界的李嫣,自信滿滿,從來不覺得自己比別人差,她還走上了巴黎時裝周的T台,當著眾人的面展示自己的美麗,眼中沒有一絲畏懼。
這樣的孩子,內心已無比強大,未來也將無可限量。
見世面的方式有許多種,看書、旅行、參加各種聚會活動等。
只有當孩子見過天地之大,才能真正做到心有乾坤,才能真正接納自己。
正如電影《一代宗師》里說的那樣:
「人這一生,要見天地,見眾生,最後終見自己。」
04
學一門足夠謀生,但又並不會因年紀增長而消退的手藝。
洛克菲勒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如果把我全身衣服剝光丟在沙漠裡,只要有一個駱駝商隊經過,過不了十年我又會成為億萬富翁。」
這說明,在人生的變數面前擁有掙錢的能力是多麼重要,對於女性來說更是如此,畢竟在經濟上做到獨立,是她們獲得尊嚴和安全感的惟一途徑。
最重要的一點,這個掙錢的能力,不會被輕易奪走。
我們知道,女性因為生孩子、要照顧家庭而常常放棄工作,等過了幾年想再回職場時已經變得異常艱難。
能真正抵禦這種風險的是儘早培養一個不會因為時間而被剝奪的「手藝」,反而會隨著年紀的增長,變得越發的值錢。
比如寫作、繪畫、翻譯等等,從小培養女孩這方面的興趣,讓她漸漸做出一些成績,直到能靠此掙取收入,慢慢積累。
這個「手藝」也許會成為日後的一條退路,當遭遇婚變或無法再進入職場時,不至於茫然無措,抱怨命運不公。
梁文道曾說過:
「一個女人一定要有自己過好日子的能力,要有別人沒法拿走的東西,這很重要。」
這種能力,就是養活自己的能力。
05
《養育女孩》書中有這樣一段話:
「女孩當自強!這個觀念要深深植根於女孩的內心,應該成為她性格的一部分」。
身為父母,首先要有這樣的觀念,才能在女兒心中種下自強自立的種子。
多給予理解和支持,將女兒培養成她應該長成的樣子:自信優雅,勇敢執著,善良聰慧,獨立而強大。
這樣的女孩,才能在男權社會中披荊斬棘,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人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