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即將結束,孩子的寫話還沒有完成,今天靜下心來幫孩子輔導寫話。老師的假期作業有一項旅遊見聞,正好假期帶孩子去了一趟秦皇島,他率先寫好題目,秦皇島之旅,本來想起個更好更文藝的名字,但看他頗為滿意,也就同意了。
輔導他寫話的過程中,我總結了以下幾個經驗。
1、確定寫作內容,做到心中有數。(詳見遊記寫作攻略)
首先跟孩子探討了寫話的主要內容,分三部分,也就是興奮的第一天,游山海關、逛鴿子窩公園遭遇大雨。
興奮的第一天主要選擇了路上、吃海鮮以及在沙灘上堆沙堡作為主要內容,確定內容就可以動筆了。
二、開頭要吸引讀者。
他起筆他很快就寫下了第一段。
假期,爸爸媽媽帶我去秦皇島旅遊。
寫完後抓耳撓腮,有些不滿意。我提醒他,寫話是一種分享,就是把你這次旅遊看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分享給你的讀者。
你最想告訴讀者的是什麼?要是我的話,肯定想告訴大家你前一天晚上,忙前忙後自己準備行李的樣子,他笑笑,寫下了下面的開頭。
8月4日晚,我和家人都在興奮地準備著東西,為什麼呢?因為明天我們就要去秦皇島旅遊了。
本來還想提醒他,詳細寫一寫他是如何準備的。因為前一天晚上,他確實很興奮,一個人整理自己的行李箱,放得吃的、玩的,那些是自己用的,哪些是和小朋友分享的,分門別類,準備了很多。
可是看到他的這個開頭,簡單直接,富有童趣,還巧妙的表過了自己的心情,於是果斷閉嘴,讓他接著寫,相信孩子的能力,他總是會給你意外的驚喜!
二、要抓住細節描寫,要學會用語言營造畫面感。
孩子在寫到吃海鮮大餐時,下意識的就想寫都吃了些什麼海鮮(列舉海鮮的種類),語言來來回回,就想寫海鮮真好吃啊!他甚至都沒有點出哪一種海鮮好吃,孩子對海鮮這種概括性的詞常常一點兒辦法都沒有,對大概念和小概念之間的切換,還不是很明確。
這是孩子本身的特點,欠缺深入思考和聯想的能力。但其實這個能力是可以訓練的,也有一些方法,以後會專門撰寫有關文章。
作為老師和家長,我們需要引領孩子,回到畫面里,還原吃海鮮的過程,營造畫面感。
我問他:「那天你最喜歡吃的海鮮是什麼?」
他說:「花甲!」
「你為什麼喜歡吃花甲?」
他說:「花甲肉小小的,吃到嘴裡特別有味道!」
「那是一種什麼味道呢?」
他撓撓頭:「我忘了!」
其實不是他忘了,是他不會用語言來描述這個味道,我送給他了四個字,椒麻鮮香,他笑了,就是這個味道!
後來又提醒他當時和妹妹是怎麼吃的?
「搶著吃的!」
我給他重點指導了吃海鮮,堆沙堡他很快就明白了,於是獨立完成了堆沙堡的細節描寫,進步很快啊!
他成文之後,又做了簡單的修改,修改的過程中告訴他為什麼要這樣修改,在他的腦海中搭出好的寫話的框架,他的寫話才會越來越好!
三、克服畏難情緒,要讓孩子相信自己。
在這一篇寫話之前,他最長的寫話只有三百字。他一聽這一次要分三個章節,寫成三篇文章,有些不樂意,我們就商量先寫一篇。
當一篇六百多字文章成形的時候,嘴裡雖然喊累,但抄在作業本上,他來回翻看了好幾遍,我想他的心裡,這時候肯定也是滿滿的成就感!
人生中真正的成就感,並不是比較得來的。
——吳淡
孩子學習道路上的成就感都是自己一道習題一道習題練出來的,作文也只能是一篇文章一篇文章的寫出來,除此之外,沒有捷徑!
附孩子習作:
秦皇島之旅(一)
張函漠
8月4日晚,我和家人都在興奮的準備著東西,為什麼呢?因為明天我們就要去秦皇島旅遊了。
8月5日中午12:00左右,我和家人已經坐上了開往秦皇島的列車。車開的飛快,車窗外的樓房和樹木都一閃而過。車廂里我和妹妹興奮的聊著天,嘰嘰喳喳地議論著秦皇島有什麼好吃的,好玩的,真想現在就跳到海里游個泳啊!
晚上七點左右,我們到達秦皇島車站。拉著行李,我們坐計程車去北戴河。
北戴河是一座旅遊城市。城市道路非常乾淨,兩旁樹木上不斷有蟬鳴聲傳來。
到旅館的時候,天已經漸漸黑了。我們在旅館附近挑選了一家看起來很乾凈的海鮮餐館,餐館老闆熱情的為我們推薦了許多的海鮮大餐。
其中我最喜歡吃的就是辣炒花甲了。吃花甲最考驗筷子功了,從花甲殼裡夾出來一塊軟軟的、小小的花甲肉放進嘴裡,椒麻香辣的味道讓人停不下來。我和妹妹爭搶著吃花甲,不一會兒一盤滿滿的花甲,就只剩下一堆空空的殼了。爸爸和叔叔吃著海鮮,喝著啤酒,聊著我們聽不懂的話。媽媽和阿姨商量著,一會兒吃完海鮮,帶我們去海里玩,我和妹妹高興得尖叫了起來!
路過一條小吃街,我們就來到了大海邊。海邊人真多呀!要知道現在已經晚上9點多了。我和妹妹脫了鞋,就歡呼著奔向了大海。
一個浪花湧來,很快淹沒了我的腳脖子。海水涼涼的,可真舒服呀!
我和妹妹在海里玩了一陣子過後,我們決定在沙灘上築堡壘。一開始,我們建得堡壘非常小,浪花一打,就被淹沒了。後來我們一鏟沙子,一鏟沙子地加固堡壘,堡壘漸漸地變高,浪花也沖不毀了。
我們正玩得開心,沙灘管理員走過來吆喝著遊人離開沙灘,我們抬起頭來,這才發現已經很晚了,沙灘上的遊人很少了,我們只好戀戀不捨地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