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混凝土機械打交道也有將近7年的時間,記得本人第一次見到泵車的時候,都不知道這個機器是用來幹嘛用的?我甚至說了一句:這台吊車怎麼設計成這樣?同時,我也遭到了身邊朋友們無情的取笑。
說實話10年前,混凝土泵車在三四線城市或者小縣城確實是稀罕玩意。但是,現在來看,可能在一些縣城裡面,至少都有幾十台泵車,今非昔比。首先是因為混凝土泵車確實讓混凝土的澆築工作越來越方便,房地產行業首當其衝,需要大量的混凝土泵送設備來提高施工效率。其次,利潤的驅使導致很多人眼紅,也紛紛開始投資泵車。
不過,很多人對於泵車其實並不怎麼了解。也總有人向我詢問,買泵車的一些事項,比如買哪個品牌的更好?買多長臂架的車等等此類問題,今天借這個機會跟大家聊聊這個話題,國產品牌中,我為什麼會更加推薦中聯重科的泵車?
品牌綜合影響力
在國內的混凝土機械市場,中聯和三一的市場保有量是最多了,超過將近90%的市場份額掌握在中聯和三一的手裡。所以,在這一領域,中聯和三一就是我們常說的「名牌」。但是,同樣是名牌,為什麼推薦中聯,而不推薦三一呢?並不因為中聯是國企這麼簡單。
了解中聯歷史的都知道,中聯重科的前身是長沙建築機械研究院,隸屬於第一機械工業部,是國家級的科研院所。它所從事的主要研究方向也是建築類的工程機械,這其中就包括了混凝土機械在內。所以,中聯重科稱得上是國內最早從事混凝土機械研發的國產品牌。在這樣的背景之下,中聯重科積累的技術也遠超同級別的其它品牌,這一點從產品的綜合表現就能看出來。
中聯重科一直以來深耕混凝土機械這一強勢領域,在國內市場的銷量和口碑也是有目共睹。所以,一提到泵車,身邊很多的人第一想到的就是中聯品牌,這說明中聯重科的品牌影響力已經深入人心。國人買什麼東西都講究買名牌,而中聯重科就是混凝土機械領域的名牌。
產品的配置以及綜合實力
目前來看,國內市場同樣長度的臂架泵車,產品的同質化十分嚴重。雖然臂架長度是一樣的,但是,在臂架的用料,液壓系統的設計,各類配置上還是有很大的差別。
有人說三一和中聯就是組裝廠,沒有什麼核心技術,採購了國外的零配件拼在一起,就成了自己的產品,這一點確實是真實存在。從泵車用的底盤、主油泵、液壓控制迴路的電磁閥、主控制系統、遙控系統等等,很多都是採用了歐美知名供應商所提供的零配件,也不是三一和中聯自己生產的。
但是,我要說的是,即便是像普茨邁斯特、施維英這樣的全球知名品牌,它們所用到的各類零配件也不見得都是自己生產的。它們也不生產底盤,主油泵,用的也是奔馳、沃爾沃的底盤,力士樂的主油泵。所以,同樣是組裝,出來的產品也是不一樣的,這就要看各自的技術積累。
而相比較三一而言,中聯泵車大部分的重要零配件,都是全球頂級的零配件供應商所提供的。三一這些年走的是「國產替代進口」的路,雖然大部分重要的零件也能自己生產。但是,到了客戶這裡,由三一自己生產的零件,與市面上的配件通用性差。導致配件出了問題,只能向三一購買。而在配件的價格上,三一比中聯貴很多,這是我身邊開泵車的朋友一致性的意見。所以,用車成本將大大提高。
既然大家都是組裝,我為什麼不選擇像中聯這種,用的都是進口的零配件的產品,而要選擇雖然是三一自製的,但是價格貴得離譜的產品呢?不是我崇洋媚外,確實是很多的進口零件質量好於國產。
仿生學臂架
此前我也覺得中聯的這個所謂的仿生學臂架可能是宣傳的噱頭而已,但是,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中我發現,同樣的臂架長度,中聯泵車的臂架確實要比同類型產品的臂架更加靈活一些,震動幅度更小一些。
同樣是47米泵車,中聯採用的是6RZ型臂架結構,而同類型的產品,大多採用5RZ型的臂架結構,展開和摺疊的方式是一樣的。但是,增加了一節臂之後,末端臂架的靈活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一些狹小的空間,6節臂也能應對自如,確實比5節臂更加方便。
臂架在工作的時候,最重要的一個要求就是要「穩」。對於這一點,身邊的泵工朋友跟我說的是,中聯泵車的臂架確實比其它品牌,在泵送混凝土的時候要穩一些。這樣一來,混凝土澆築定位更加精準,其次是減少了臂架材料的疲勞形變,提高了臂架的使用壽命,確保了更好的安全性。
所以,綜合以上這三點,個人覺得,中聯的產品更有優勢一些。而對於三一、徐工和其它品牌,其實在技術方面,也相差不大。就看誰的細節做得更加到位,誰的服務做得更加到位。
都是國產品牌,相互之間的競爭肯定是有的,但是要良性競爭,內鬥不算是本事,有本事你讓老外為你的產品買單,那才是真的牛。提高產品的用車體驗,以及提供更低的用車、養車成本,這些才是消費者所真正關心的問題,你覺得呢?
更多原創文章,請關注「砼行機械」,圖片來自網際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文章經第三方維權機構認證,未經允許,請勿轉載,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