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體內都有癌細胞,而每個人也都有自我修復的功能,所以即使有癌細胞的存在,也並不是所有人都會發生癌症。
我們都有這樣的經歷,有時候皮膚哪裡受了點傷,只要傷口不是很大,不做任何處理,過幾天它自己就癒合了。這就是自我修復功能。今天要講的故事,也是一位癌症患者「自愈」的故事。
老齊是出了名的老好人,見人都是樂呵呵的。不管什麼大事小事,在老齊眼裡都不是事,天塌下來他都說還有高個的,輪不到我。這樣一個人,在小區體檢中被發現得了肺癌。
得知消息的那一刻,老齊的家人都急死了,唯獨老齊自己,像個沒心沒肺的孩子一樣,「都確診了,該咋咋滴,現在急什麼」。
儘管有轉移的跡象,但醫生建議先手術,因為病灶部位不算太大,位置也有利於手術。老齊的兒女一聽要手術,覺得父親雖然平時像個老頑童,但確實年紀也不小了,肺部手術那可是開胸啊,能不能受得住,術後萬一……一連串的擔憂。
在子女們還問這問那的時候,老齊對著醫生說道:「就給我安排手術吧,我現在是不是可以先去吃飯了?」子女們都覺得父親這是對自己的健康不負責,而只有老齊自己覺得,聽醫生的話,好好治療就沒事,那些擔憂才是最要命的。
雖然癌症很不幸的降臨到老齊身上,但他絲毫沒有恐懼和放棄。良好的心態為他的治療提供了基礎,加上積極的配合,老齊的手術很成功。術後的病理也表示,還未發生轉移。
癌症有1/3是嚇死的,有1/3是治死的,有1/3是病死的。如果你不害怕,又選擇了不過度治療,你就為自己爭取到了60%的痊癒希望。
而更多的科學數據顯示,在研製新藥的時候,會有一組對比數據來自於安慰劑,比如說澱粉。臨床實驗室顯示,安慰劑的療效大概能占到30%左右,比如給失眠的人服安慰劑,他真的能很快睡著。給疼痛的人服安慰劑,他真的能夠減弱或疼痛消失。
從這來看,人們的心理心態,是一劑最好的良藥。很多癌症患者也都知道好心態很重要,但常常做不到。像老齊這樣真正擁有好心態的人,畢竟是少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