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鴨、魚、肉、蝦這些部位不能吃!一不小心就中招

2019-07-27   女神愛健康

肉不僅美味還給我們的身體提供了優質的營養,在我們日常餐桌上已經是當仁不讓的主角了。對於無肉不歡的吃貨們來說一餐沒肉心裡堵得慌啊!不浪費每一塊肉是節(ài)儉(ròu

)的我們對肉最起碼的尊重。

但是網上關於吃肉的傳言也是非常多的,比如 「某些部位不幹凈有毒」、「某些肉會致癌」等等...

網上這些關於吃肉的傳言是真的嗎?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好好地辨一辨。

雞翅尖是打針的地方,不能吃?

假的。

有傳言說雞翅尖是給雞打抗生素的部位會積累毒素,吃了對身體有害,其實並不是這樣的。雞打抗生素的部位是翅膀下面並不是翅尖。

當然雞翅膀也是可以吃的,因為打針之後藥物會擴散,說打針的地方會積累毒素是不成立的。

所以,雞翅尖、雞翅都是可以放心吃的。

脖子上有淋巴結,豬脖子肉不能吃?

不一定。

的確,脖子這個部位是淋巴結相對集中的部位,而淋巴結是有毒的,但不是所有的豬脖子肉不能吃。不能吃的豬脖子肉指的是哪些淋巴結存在病變且沒處理乾淨的豬。所以只要是檢疫合格且經過規範屠宰處理完好的豬脖子肉是可以放心吃的。

紅肉是致癌物不能吃,吃了會患癌?

假的。

紅肉即外觀呈紅色的肉,包括牛肉、羊肉等。首先「紅肉是致癌物」這句話是真的,研究發現,常吃較多紅肉的人患腸癌的風險會高於其他人的。

但吃紅肉會導致癌症的,只是說吃紅肉會導致患癌風險提高,所以 「紅肉致癌」的說法還是要理智看待,紅肉的營養非常高還是要吃的。根據中國膳食指南推薦,只要每周吃紅肉不超過1斤就好。

魚肚子上的「黑膜」聚集毒素,不能吃?

假的。

有傳言說魚肚子上的黑膜是魚受到污染聚集毒素的標誌,其實黑膜是魚類動物的正常生理結構,它的作用是保護內臟和潤滑,只是有黑色素細胞沉積而已。

不過黑膜中的營養價值也不高且脂肪含量較高,吃之前處理掉也是可以的。

那麼,有哪些部位是真的不能吃的呢?

具體到每一類動物身上,現在一一告訴你,小本本記起來。

1、小龍蝦頭

蝦頭雖然相對蝦身來說容易富集重金屬,而且在小龍蝦的肝臟、胰腺、鰓等組織中都在蝦頭中,也容易聚集病原體、寄生蟲等,建議在吃小龍蝦時將蝦頭去掉。

2、魚的膽

魚膽是含膽酸、氫氰酸等有毒素物質的,吃進過多的魚膽會對人的肝腎功能造成損傷,嚴重的話還會會出現肝、腎功能衰竭等威脅生命,所以在清理魚地內臟時,一定要摘除魚膽。

3、雞屁股

不少人對雞屁股情有獨鍾並視為美味,其實雞屁股中的細菌和病原體是非常多的,這些細菌即使是煮熟了也很難殺死。另外,雞屁股上的腺體還會污染雞肉的肉質,建議在屠宰的時候就將雞屁股摘除掉,鴨屁股也是如此。

4、鴨胸腺

鴨胸腺其實就是鴨皮下的像一顆顆黃豆粒一樣的組織,是連在皮脂上的,如果鴨有炎症或其他疾病胸腺會增大,很多地方喜歡吃烤鴨皮,烤鴨皮可以吃但如果皮里有「黃豆粒」就最好別吃了。

另外,一些不恰當的吃肉方式也可能會給健康帶來風險哦,比如:愛吃烤、煎、熏的肉。

用肉來燒烤像烤鴨、烤乳豬、烤牛肉、烤羊肉、烤魚等,這些烤焦的肉和皮中會含有一種叫做苯丙芘的致癌物,經常吃烤肉的人群比不食用人群平均患胃癌率高出好幾倍。煎炸、腌熏等做法也是如此,建議還是吃新鮮的肉。

所以,為了您的健康,以上的這些部位不要吃了好嗎?

同時也提醒喜歡吃肉的朋友們,斟酌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別被謠言給忽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