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喜歡哭鬧還玻璃心,可能是缺乏"心理彈性能力",父母別忽視

2019-09-03     母嬰說

今年上海一名男孩子因為媽媽的幾句話而選擇跳樓的事件已經過去了幾個月。記得當時很多的網友都在討論,現在的年輕人真是心理承受能力太差。遇到一點點小事情就會控制不住自己的傷害自己,要是想不過去,自殺更是常事。

事實也是這樣,很多孩子在父母的嬌生慣養之下變得非常的嬌貴,要是遇到一些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就會十分的脆弱。另外在遇到任何事情之後,首先想到的都是自己的爸爸媽媽。如果父母不願意去幫助他們解決,就會遭致他們的嫌棄,從而憤恨父母大吵大鬧。看似是一個比較簡單的問題,但其實暗示孩子內心的狀態,面對挫折困難的時候還是沒有想像到要自己解決。

我們確實可以發現,現在大部分的孩子在父母的嬌慣之下比我們想像中的還要脆弱,或許僅僅只是一句話、一個眼神、一個動作都有可能讓他們傷心好久,偶有相關的心理學家研究表示,這或許就是缺失一種"心理彈性能力。"

01心理彈性能力

心理彈性能力到底是什麼呢?通過一些研究我們發現其實就是所謂的在面對一件困難的時候個人所能承受的能力。對於同一件事情,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見解以及應對方式。一些孩子在應對的時候採取的是比較積極的方式,而另外一些孩子更加的消極甚至不太願意去解決。那麼作為父母,我們就應該提高他們的積極性從而更好地面對生活中的困難。當然心理彈性能力其實也被指為是抗挫能力。

在面對一個挫折的時候,詢問自己:

我是否可以完成呢?我是否想要去完成呢?是否一定相信自己可以完成不用依靠別人呢?如果這個回答是肯定的,那麼就暗示孩子本身的心理彈性能力比較強,相比之下否定的答案就像是孩子內心比較不好狀態。

02有心理彈性能力的孩子

(1)表現出自信的狀態,知道自己的優缺點

很多時候我們不願意去正視自己的優缺點,所以在別人提到自己身上所存在的問題之後總是會陷入極端的自卑會思考。他們是不是不喜歡我?我是不是真的沒出息?是不是真的像他們想像中的那樣沒有任何的用處?

特別是對於孩子來說父母的評價更讓他們傷心,如果一旦有這種暗示就會導致他們自信心缺失。即使是下次在面對挫折的時候也沒有辦法重拾信心,但是對於那些心理彈性能力強的人,他們明白自己身上有哪些優勢,所以別人提出自己身上缺點的時候,他們並不會過分的擔憂,因為承認人無完人,而是選揚長避短。

(2)不在意別人的評論,正視自我

"你看這個孩子真優秀,這次考試又考到了第1名。"

"你看你怎麼這麼笨,大伯家的孩子可是第一名,你是個倒數第一,你還有用沒?"

每個人長大之後,他們會有自我的思考,那麼面對別人的批評指正、批評都會反映出來不同的情緒。心理彈性能力比較強的人他們即使是在面對別人所說的缺點的時候也會有自己的優勢,或許父母批評他們成績差而他們內心想的是我的藝術細胞強。當然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孩子也會比較自信樂觀。

(3)勇敢的面對挫折,不畏懼困難

卡卡就是干!相信這句話大家都聽過,很多人在面對一件事情的時候總是會預知未來發生的結果,或者說是做最後的打算。雖然這樣的方式非常好,但是有些時候就會顯得十分憂鬱糾結。心理彈性能力比較強的人他們直接會作出決定,即使是遇到危險也並不怕,增添了更多的機會。

03如何增強孩子的"心理彈性能力"

所以我們也會發現,一般情況下大部分心理彈性能力比較強的人,他們會展現出來比較積極樂觀的心態,也可以影響到周圍的人。對於他個人的學習發展都有著非常大的幫助,那麼作為父母到底應該如何幫助他們增強心理彈性能力呢?

第1點、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在面對一件事情的時候,如果孩子能非常坦然的說出:"我可以、我能行、我相信我自己"那麼這就是非常成功的。即使是未來充滿了艱辛,但是他也成功了一半,畢竟樂觀積極的心態可以幫助人們更加好的解決問題。

作為父母如果發現孩子有消極的情緒就應該及時的糾正。同時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可以讓孩子意識到自己身上所存在的優點以及缺點。等到下次被別人批判的時候,他可以非常清楚的去判斷到底是真話還是假話。

第2點、讓孩子嘗試體驗"挫折"

被保護的孩子他們想要什麼就能得到什麼,所以也不會在小時候面臨挫折,但是慢慢長大之後生活的壓力以及工作學習的壓力就會讓他感到十分的疲憊。

作為父母就應該提前做好準備,讓他在小時候有嘗試體驗挫折的機會。不管是在他提要求之後給予他小目標,還是特意的給他製造一些挫折都是非常正確的。讓孩子脫離了本身舒適的環境,去感受生活的艱辛。

第3點、不要替孩子安排所有事

上個月的時候,相信大家對於小歡喜這部電視劇也是非常的喜愛,裡面展現出來了幾個家庭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表現出來的方式,其中大家熱議最多的或許就是喬英子和宋倩了。

當然今天我們並不是說喬英子本身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強,而是宋倩在孩子生活的過程之中,總是會幫助他把所有的事情安排好,這對於孩子並不利,反映出來了許多家庭都會存在這樣的問題。

試想一下,如果孩子第一次不會穿衣服的時候你會怎麼做呢?可能一定是幫他穿好,但是實際上孩子總是需要學會穿衣服的。要是有一天父母沒在身旁,他到底應該怎麼做?

雖然穿衣服這件事情對於現階段的他們來說有一些難,但是這並不是父母逃避的理由,而是應該教會他們讓他們不斷的成長。

孩子成長的過程之中,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不管是培養孩子的專注力注意力,還是心理彈性能力,父母都應該考慮這個環境以及周圍接觸的人對他的影響。我們在做好自己的同時,也需要去督促他個人不斷的進步。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uQ_3am0BJleJMoPMbIC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