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是12年5月15號上線,一出來就是現象級的新媒體。不過這個新是相較於雜誌報刊廣播電視來說的,跟同在那一年誕生的微信公眾號和今日頭條相比,應該只能說是占了媒體兩個字,談不上是新產品。
後來跟高樟資本的創始人范衛鋒聊天,他經常舉個例子:97年媒體市場化,南方系集中出來的一年,新浪網也在那年出來,你和殺死你的同時出來。2004年第一財經日報每日經濟新聞創刊,東方財富網也在那年成立,傳統和顛覆他們的產品也是一起出來。他這舉例是想論證你現在是否在做完全錯誤的方向。
不過12年那會剛工作,哪懂這些,當時在虎嗅實習的LX同學離開後去了早期的今日頭條做運營,後來跟我提起我還覺得他工作沒找好。當然現在我知道早期頭條的運營也都是有期權的。。
剛上線頭幾個月我每天早上都會去刷下Alexa的排名,眼睜睜看著一日千里,到13年1月已經從0進入中文網站400位了,那年兩會現場李彥宏還被拍到在用手機刷虎嗅。
不過虎嗅一開始不叫虎嗅,在12年3-4月我們做的那個demo版里還叫有料,不過李岷有天突然從「心有猛虎細嗅薔薇」這句詩里把這兩個字給摘了出來,於是有料就改叫虎嗅了。有料這個詞後來成了虎嗅評論區的精選評論的代號,uliao+當時三空間最初辦公室的房間號成為了公司的WiFi密碼,後來我創業時也用了這個密碼。
我剛剛找李岷確認了下,為什麼把產品名字從有料改叫虎嗅。她說最早看到這句詩是在她中企前同事薛成的MSN簽名上:
我只是覺得這句話很好,但其實也不知道它的來處 但就一直記住了 後來是完全想名字被逼得黔驢技窮 然後某個瞬間突然冒出這句 就濃縮成虎嗅兩個字[呲牙] 感覺特別符合當時要給網站內容賦予的氣質 後來我還跟薛成說了 說有這個名字要感謝他
李岷,虎嗅創始人
印象里huxiu.com這個域名還是從無錫一家塑料廠商那邊花5萬塊錢買的,後來杭州一家阿里出來的叫互秀的電商導購公司還跑來北京說有緣分,創始人名字沒記住,跟李岷在樓下吃了頓飯,來我們803的民居看了看。我當時還搜了下,米折網?做導購特賣的,沒聽過。
剛才我又搜了下,米折網已經轉型了,網址跳到一個叫貝店的網站,原來他們就是後來的貝貝網和貝倉,CEO叫張良倫。
扯這麼多是因為這兩天看到有同行在討論公司取名的藝術,職人社的黃海均和之前中企的翟文婷,他們都舉了位元組跳動的例子,翟文婷還舉了虎嗅的例子:
「心有猛虎,細嗅薔薇。」這是英國詩人西格里夫·薩松代表作《於我,過去,現在以及未來 》的經典詩句,被詩人余光中翻譯。如果沒讀過這句詩,自然不知道可以這麼玩。
不過李岷一開始的確不知道這句詩的來處…
職人社精選(微信號: ZhiRenShe)那篇開頭說了位元組跳動名字的由來:
位元組跳動則是創始團隊先頭腦風暴出了英文名 ByteDance,受到喬布斯「將產品置於科技和人文藝術的交界處」的影響,他們認為 byte 很科技,dance 很藝術。同時,起英文名是他們認為公司一出生就是面向全球的,然後才根據英文名翻譯了「位元組舞動」、「位元組跳動」、「位元組跳躍」這幾個名字,最終還是決定用「位元組跳動」。
翟文婷同學開了個新的公眾號,叫新芒daybreak(微信號: new-daybreak),第一篇文章題目就叫《創業取一個好名字有多難》。
裡面提到位元組跳動部分有個八卦,在2018年初,市場上都還是稱呼這家公司叫頭條,「他們對英文名字Byte Dance有所疑慮,認為Dance這個動詞有點輕挑。內部曾討論過是否換掉,於是投票決定。出乎意料,團隊大多數人都很喜歡,最後決定保留。」
在提到今日頭條這個產品名字的由來時:
創業初期,張一鳴和團隊把歷史上成功和失敗的公司名字列出來參考,找來各大應用市場的排行榜,研究前100名產品的命名規律,尤其是新產品。
他們把名字分為三類:百度這樣意義完整、綜合類名字;小米是擬物、具象的處理方法;最後一類是大白話。分析結果是,排行榜靠前的都是大白話類型,比如鈴聲大全、高清影視。張一鳴說,我們知道,一定不能起一個很裝的名字。最後「今日頭條」從近百個候選方案中勝出。
不過關於今日頭條名字由來這個故事,我在幾年前也問過,有另外一個版本可供參考。
2016年夏天的某個晚上,我跟之前頭條的產品負責人,現在的伴魚創始人黃河被老闆拽去北京東三環一家很貴的餐廳吃飯,當天我們在研究討論果殼網新出的付費問答產品分答,為了測試產品,我問了黃河兩個問題:
1.今日頭條這個名字是怎麼來的?
黃河:產品特別是工具型的產品,名字要儘量讓用戶秒懂。頭條是最重要的新聞,今日加上了時效性的感覺,合起來就是今天最重要的新聞,簡單易懂,又有些讓用戶擔心怕錯過的心理暗示。
2.「你關心的才是頭條」這個slogan是怎麼來的?
黃河:slogan突出了今日頭條個性化推薦這個最大的特點,同時還給競爭對手也埋了個坑。你關心的才是頭條,會讓用戶產生了一個疑問,你真正關心的在意的感興趣的內容需求在別人那這有沒有得到滿足,於是競爭對手的頭條就被定義成了不是頭條。
這兩個問題幫助我在分答取得了83.5元的收益。
後來一位位元組老同事跟我評論說,「頭條這個名字是黃河當時取的,版權戰被錘的最狠的那陣兒,還曾經一度差點兒被去換掉。」
最後放幾張12年頭條最初的產品設計圖:
——
就是看到了,突然想水一篇流水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