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什麼能夠阻擋,張鈺琪對音樂的嚮往。
文 | 北方女王
8月24日晚,《明日之子》水晶時代迎來總決賽,備受矚目的「最強廠牌」也在萬眾期待下誕生,她就是張鈺琪,拿下了象徵著本季至高榮譽的「水晶唱片」。
平時沉默寡言的她,站在舞台上說:
「我來《明日之子》水晶時代,其實就是想多唱幾首歌,沉澱一下自己的生活。在這個舞台上唱歌,讓我更想創作,並讓我感覺自己可以為音樂做出一點點貢獻。」
隨後,她唱了在這個舞台上的最後一首歌曲《也許明天不再憂愁》。
「知輕重,不置可否,你就不要變得那麼世俗;
不在乎誰的態度,如果你堅定我也能放逐。」
她與李澤瓏、王子慧創作的《也許明天不再憂愁》,唱出了許多明妹的心聲。一曲終了,許多人都流下了感動的淚水。
一路走來,沒有什麼能夠阻擋,張鈺琪對音樂的嚮往。
這個年僅18歲的女孩,作為創作型歌手,一直在前行的路上奔走,唱著世界的無奈與美好,清醒地表達自己的態度。
也正是《明日之子》水晶時代的出現,讓她可以在音樂的世界裡,看到不一樣的風景,尋到使命感。
這世上從來沒有什麼命中注定,每個人都是靠自己去尋找本真的自我。
2001年5月8日,張鈺琪出生於湖北黃石。殷實的家境,讓她可以全身心追逐自己的夢想。小小年紀卻去過很多陌生的地方,感受到了世界的美好,也許這就是她的創作來源。
張鈺琪從小不喜歡受管束,非常自我獨立。讀小學時,由於上的是國際學校,老師教的都是英文歌,讓她對歐美音樂漸漸有了興趣。
當時正在學習民族舞的她,半夜在宿舍唱歌,引起了老師與同學的注意。於是,老師將張鈺琪推薦到了合唱團,自此,這個女孩踏上了音樂之路,一發不可收拾。
年僅12歲的她表演爆發力極強,信手拈來的高音表演經常讓大家嘆為觀止。那種超出於年齡的成熟與自信,完全不像是不諳世事的小孩。
她雖然個頭小,但是每次唱歌的時候,都會給人一種渾身起雞皮疙瘩的震撼感,因此被稱為是「音樂核武器」,甚至連楊宗緯都感嘆其會是未來的天后。
張鈺琪在音樂的這條道路,再也無法回頭,因為這是她內心最為熱愛的東西。
直到今年夏天,空氣里充滿青春的躁動氣息,張鈺琪置身其中,她看見從身邊洶湧而過的人群,決定要找回自我,希望人們從她的歌聲中得到真實的感受。
剛滿十八歲的張鈺琪說: 「18 歲是一個很神聖的年齡,這個年齡會積澱以後會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於是她信心滿滿地踏上了《明日之子》水晶時代的舞台,一切變得不再一樣。
在接受採訪時,導演組問她是否有信心待到最後,她一臉淡定地說:「反正我帶了三個月的衣服」,這是一種由內而外散發出的自信心,而不是張揚跋扈。
張鈺琪坦言,來到《明日之子》水晶時代,主要是想要證明一下自己的作品在大家心裡是一個什麼水平,從而可以提升自己的原創能力。
對於結果,她仿佛看得不那麼重要。
「也許沒有一個人會喜歡,可就算這個世界上只有我一個人,我也會很真實地去做我的音樂。」
初來乍到的張鈺琪,像極了德萊塞筆下的《嘉莉妹妹》,一個小姑娘到達芝加哥這樣一個巨大膨脹的城市後,眼神里寫滿倔強。
只要她一開口,便足以證明一切。這個女孩的歌聲中,有一種超越年齡的滄桑感。
第一首歌曲,張鈺琪演唱了自己的原創歌曲《Baby don』t cry》。面對六位星推官的時候,她沒有絲毫怯場,相當自信,又不失一個少女的活潑天真。
「早已錯過太多傳說,難道這世界從沒見過我」。
張鈺琪的歌聲徹底驚艷了六位星推官,一舉拿下准六星。
華晨宇激動到語無倫次,孫燕姿說:「為什麼一個十八歲的女生,會有那種領悟,寫出這樣的歌,我真的很開心。」
對太多人而言,龐大世界下的自己是渺小的。可張鈺琪不這麼認為,在她的眼裡,自己來到人世間,是要被世界記住的。
鏡頭前的張鈺琪看著淡漠而沉穩,即便是開心的時刻,也只是嘴角微微上揚。
她是一個自信沉穩的創作歌手,小小年紀已經有了成熟獨立的人格。
當被問及下一場大概能拿幾顆星時,張鈺琪這個耿直girl回答:「我不知道我能拿幾顆星,這是別人的判斷,我只能盡力去練,按自己的想法去唱就好了。」
之後分組聲樂考核中,她所在小組選擇了歌曲《我們的愛》,整體表現並不理想,僅僅拿下3星,她也受到了星推官的批評。
當導演組想讓她去和星推官們解釋一下時,張鈺琪卻說:「不解釋了,我只是在找一個最適合我的方式,去練習這幾首歌。」
做自己,從不需要解釋。
18歲的張鈺琪是一個富有個性與音樂天賦的酷女孩,從不隨波逐流。面對鮮花與掌聲,她似乎沒那麼熱衷於回應。
這個面無表情的女孩,站在人群中,冷峻的臉上寫滿隔絕之意。
張鈺琪堅持用原創歌曲說話。後來,她憑藉獨特的音色和完美的整體表現,始終處於比賽的第一梯隊。
在隨後緊張的比賽過程中,張鈺琪的原創作品如《Outside》、《回答》、《Light of Heaven》都獲得了星推官們的一致盛讚。其作品在各大流媒體音樂榜單上的表現同樣搶眼。
從歌詞到旋律都充滿了鮮明的個性與態度,她的音樂曲風向來自成一派,很難模仿。
如此年輕,就拿出了諸多精彩作品,張鈺琪的創作才華也被「創作鬼才」華晨宇認可。
她的作品更加體現在音樂性上。如今很多新出現的創作作品,多以歌詞大於旋律為主,這種「轉基因音樂」往往會讓觀眾失去對於音樂本身的追求,只是被不斷疊加的詞藻所吸引,失去了音樂最初的本質。
音樂本身就有自身之美。如果一首歌只是用歌詞來抒發情感的話,那就完全失去了音樂本身的意義,張鈺琪深知其中的奧妙。
從串燒舞台到solo舞台,再到水晶舞台,她一步一個腳印,用一首首原創作品,或書寫青春理想,或置身孤獨旅途。
作為一名00後,張鈺琪從來不被局限。
在「最強廠牌」總決賽上,她再次帶來兩首原創金曲,《Another》和《也許明天不再憂愁》,依然保持著高級的審美品味,婉轉的曲調給現場別樣的悸動。
其原創歌曲《Outside》也獲得了分量極重的明日金曲獎。
雖然是節目中以話少著稱的酷女孩,不過張鈺琪在音樂中的豐富情感和內容表達,卻與其他明妹們實現了精神交流。
決賽戰場上的《也許明天不再憂愁》,便是她與王子慧、李澤瓏一起創作的。
「我覺得很難得能與同樣喜歡音樂的朋友合作,我們很默契,子慧和澤瓏很懂我想要的詞是什麼感覺。」
實力與人氣的多輪雙料第一,令張鈺琪奪冠實至名歸,迎來了人生的高光時刻,更成為《明日之子》專注音樂本質,鼓勵年輕唱作人的初心詮釋者。
整季比賽中,星推官們的教導也令張鈺琪受益匪淺。對她來說,他們很像自己的家長,非常溫暖,時刻為她的成長著想,縱使話不多,卻充滿力量。
華晨宇作為一個很直接的人,在很多時候會給她決定性的力量;毛不易就像是她遠處的朋友,可能不會有太多語言上的交流,但是只要他說話,講的就是心底最真實的感受……
正是星推官們最初集結時的初心,《明日之子》水晶時代鼓勵真正熱愛唱歌的女孩,以真誠面對音樂與自我,才可以更好地走下去。
宋丹丹曾這樣形容明妹們:今天以前是個夢,今天以後是個謎。
來自Restart賽道的張鈺琪,並沒有被之前的經歷所羈絆,而是選擇了重新出發,擁抱全新的自己。
對張鈺琪而言,成為冠軍後,走下《明日之子》水晶時代的舞台,並不意味著結束,而是開始。
張鈺琪的計劃是不管去哪裡,都認真地用不同的方式學習。她從未想過在娛樂圈大紅大紫,只想一心做好音樂,用某種方式表達自己的主張。
在張鈺琪的眼中,音樂本身遠遠大於那些所謂的名與利。
她的這份自在,並非毫無顧忌的自由自在,亦非天生所具,而是在成長的過程中,慢慢學會與生命相處後的一種坦然。
年僅十八歲的張鈺琪清醒而謙遜,她說:
「我覺得80歲做一個歌手也不算晚,現在的我最想做的就是繼續寫歌,寫歌的過程會幫助我去理解生活。」
曾經的稚氣一點點褪去,自信與從容慢慢展露在她日漸成熟的臉龐上,唯一不變的是張鈺琪骨子裡散發出來的洒脫與真實。
回望最強廠牌張鈺琪的「明日之旅」,旺盛的音樂表達欲和獨到的音樂感受都見證了她作為音樂新人的肆意生長,而無論遭遇低谷還是瓶頸,「熱愛無休」始終是推動張鈺琪繼續前行的原動力。
村上春樹曾寫道:我們只是落向廣袤大地,眾多雨滴中那無名的一滴。
可對於張鈺琪來說,要做雨滴,也是最有力量的那一滴。
《明日之子》水晶時代讓張鈺琪深感,音樂是有使命感的。
與其說她在這個夏天邂逅了一場改變人生的比賽,不如說她在追夢的途中,找到了最本真的自我。
她說自己很喜歡「明日」這個詞,因為這是一個開始,只要有一點點希望,就可以走向明天。
在洪水如猛獸的光陰里,沒有什麼角色需要去扮演,沒有什麼情緒要去詮釋,張鈺琪只需要做她自己。
真正有魅力的女孩,最終都將自己活成了一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