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刊搶讀》—2019《西藏旅遊》精彩盤點

2020-01-01     玩轉西藏

2019《西藏旅遊》精彩盤點

以去年每期雜誌的本期策劃為例,我們從藏曆新年到大喜馬拉雅、再從慢旅行到2020到西藏暖冬……為讀者展現出更多元的西藏旅遊版圖。冬雪蒙蒙,遂就長途。年末年初是總結和展望的日子,我們也不能免俗,故盤點了2019年12期雜誌的本期策劃,展開一段2019的記憶之旅,回顧那些美好的風景、人文和動人的故事,願能激起讀者2020年的絕美西藏夢,翹首以盼你的到來。

1

TIBETAN NEW YEAR

藏地新年

1月刊主題策劃

文/韓衛芳 羽芊 周文強 鹿上

圖/七七 李錦 肖楓 鹿上 張春曉 李冰

編輯/王秀悅

和其他民族一樣,新年是藏族人民最盛大的節日。在西藏,不同地方過年形式雖各有不同,但有一點卻始終如一,那就是藏族人民過年永遠充滿著強烈的儀式感。因為西藏的節日往往是人神共樂,與宗教祭祀不可分割,而民間祭祀又與生活息息相關,因此,無論婚喪嫁娶、新房搬遷、甚至孩子升學、家人親朋遠行等等大小事宜,均少不了各種各樣的儀式或祭祀,藏曆新年更是如此。

從初一到十五,虔誠謙卑的藏族人差不多天天都要祭神,灶神、家神、村神、土地神、水神、河神、山神等等,簡直是天地萬物,無所不祭。新年不僅僅是合家歡慶的節日,更是祭神的節日。尤其是對農牧民來說,新年即是春耕的開始,也是新生活的開始,因此就要祈求神佛保佑來年風調雨順,人畜興旺,幸福安康。

2

GO!TO TIBET

Go!去西藏

2月刊主題策劃

文/劉嘉新

圖/樊喆 劉嘉新 趙必然 朗朗 胡澍

編輯/王秀悅

旅行的方式變得越來越多樣化,除了火車、飛機之外,來一場不快不慢的自駕旅行或許是比較合乎時宜。

自駕去拉薩,除了開闊視野之外,世界觀也可能在悄然改變。無論317國道也好,318國道也罷,人們可以用任何方式體驗這些進藏的公路。每個人都會興高采烈地沉醉於難忘的畫面中,所有大驚小怪的讚美都會被視為理所當然。

儘管在峽谷內迅速盤旋上升,會讓你抓狂;儘管在高原上緩慢坎坷行進,會讓你頭暈。但當你看到每個轉角的寺廟與麥田時,看到廣闊無垠的草原和皚皚雪山時,總會感嘆自然的神奇和西藏的偉大。

3

GREAT HIMALAYAS

大喜馬拉雅(上)

3月刊主題策劃

文/天書 4條魚整理

圖/天書 麥渡風

編輯/李娟

喜馬拉雅山脈自南向北大致可分為三帶:南帶為山麓低山丘陵帶,海拔700至1000米左右;中帶為小喜馬拉雅山帶,海拔3500至4000米左右;北帶是大喜馬拉雅山帶,是喜馬拉雅山系的主脈,由許多高山帶組成,寬約50至60公里,平均海拔在6000米以上,數十個山峰的海拔在7000米以上。其中包括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各山峰終年為冰雪覆蓋,呈一片銀色世界。因此,大喜馬拉雅山脈可以說是世界上最高大最雄偉的山脈。

繞在世界最高的山峰之下,深入偏遠的一些山區,穿過鬱鬱蔥蔥的綠色山谷,看到乾旱的高原和世界上最壯觀的喜馬拉雅山脈景觀。這裡讓我們了解了令人難以置信的大喜馬拉雅。

4

GREAT HIMALAYAS

大喜馬拉雅(下)

4月刊主題策劃

文/天書

圖/天書

編輯/李娟

沿著國道318至阿里普蘭,進一步完善的介紹大喜馬拉雅的北喜馬拉雅山段、喜馬拉雅中段、喜馬拉雅西段。其中會著重介紹喜馬拉雅中段,因為,喜馬拉雅中段是整個大喜馬拉雅的精華所在地,這一段彙集了大喜馬拉雅山系中10座獨立海拔8000米級高峰。迄今為止,喜馬拉雅山脈的中段仍是一片隱藏未知的空白地帶,少有人來此處探索,因而也未能發現這壯觀的風景和不為人知的秘境。

德波頓在《旅行的藝術》一書中說,「旅行能催人思索」,我們眼前的景觀同我們腦子裡可能產生的想法之間存在著某種奇妙的關聯,喜馬拉雅山脈正是這樣不斷刺激著人們產生全新觀點。

5

SLOW LIFE SLOW TRAVEL

慢生活 慢旅行

5月刊主題策劃

文/旅人 行者綠豆 白朵

圖/管錦泉 王嵬 林又又 行者綠豆 七七 白朵 李娟

編輯/李娟

現在的生活節奏很快,快到我們的靈魂都跟不上身體。很多人一面在生活的胯下苟延殘喘,一面又不甘的背過頭去高呼自由。

但是大部分的人,生活能夠給我們的也僅僅是一場短暫的旅行,來釋放那些僅剩的小叛逆。著名的慢生活家卡爾·霍諾曾經說過:「慢生活不是支持懶惰,放慢速度不是拖延時間,而是讓人們在生活中找到平衡。」慢旅行也是一種幸福,在這場「小叛逆」的旅途中放慢腳步,隨心隨性地走走停停,用輕鬆的心情去感受自然,用自己的方式去享受快樂。

如果有朋友問我慢旅行的第一站該是哪裡,我一定會推薦—西藏。因為那裡的小村落,其古樸的風貌和數百年來演繹的故事令人神往;因為那裡的天空下發生的故事,足夠我們撐過接下來人生中的許多平庸與煩擾;因為那裡是用音樂的方式慢下來,生活顯然更容易靠近幸福……

6

THE FOUR-LINES JOURNEY

IN MAGICAL TIBET

典藏·四線游最新西藏旅遊白皮書

6月刊主題策劃

文/趙利山

圖/趙利山

編輯/李娟

細讀本期策劃「典藏·四線游」,作者趙利山老師的各種經歷,如夜宿報廢卡車,野外自創三腳架避雷針,搭黑車而險象環生,在刺骨的激流中冒險渡河受傷,與野驢賽跑,無視醫生的病危通知,露宿曠野時帳篷幾乎被大雪完全覆蓋,騎行滇藏線的艱難拍攝,偶遇平易近人的尊者,幾探梅里雪山都無功而返……不必誇大,已然精彩。

這些經歷在並不擅長表達的作者筆下,也令人感同身受。因為所有的一切都是真實的,並不是故事,這才能打動人心。

7

RIDING TRACK

騎 跡

7月刊主題策劃

文/錦字 開朗|LKLM

圖/錦字 姜曦 隨心而行

編輯/譚其露

很功利主義的問法是,騎行有什麼用呢?

我一般都用《Life of Pi》里Pi說的來回應:這些事情發生就發生了,為什麼一定要有意義。非得追問意義,也許只在心裡知道,說不清,也道不明。

騎行是孤獨,孤獨之後則是心底的清明。台灣美學大師蔣勛在《孤獨六講》中提到,登山(騎行也是)我們會同同伴保持距離,很少交談,因為已累得氣喘吁吁說不出話來。行進中,你會感受自己的心跳,聆聽自己的呼吸;而休息時,眺望遠山蒼穹,聆聽風聲鳥鳴,這時,你會意識到自己的存在,感受到孤獨,還有點點自負,真真是獨與天地間往來啊!而孤獨是一種沉澱,心中的雜念沉澱後,是內心的空明,頭腦變得異常清晰、冷靜。

一段時光,我們記錄,一份執著,我們堅持。總有人做著你想做而不敢做的事,騎跡開始。

8

MICROCOSMIC TIBET

微觀西藏

8月刊主題策劃

文/索窮 晚霞毓秀 黑眼睛

圖/南木加 張鷹 姜曦 七七

編輯/譚其露

有人說,西藏是行者心尖兒上的月光。但西藏更像是海浪,每再去一次西藏,每次都會把人對它的認知沖刷一遍。這片土地改變了很多人,或許讓你我的內心變得更加平和柔軟。但不是所有人都能完全認識西藏,有些人也許只能在日常生活的點滴中尋找西藏的生命意義。

如何更好呈現一個真實的、深刻的、不矯情的西藏?本期以「微觀」的方式,挖掘西藏人民的日常生活和他們的內心世界,呈現最真實的西藏。「微觀」這種由小見大的體裁更加能夠見微知著,更有利於發掘和呈現關於西藏的點點滴滴,並且通過大量撥動人心弦的細微之處,拼接出一個有喜樂有憂愁有希望,也面臨挑戰的西藏。

我深信,一個真實的西藏是更美的西藏,而它蘊含在西藏人民的習俗、藝術、信仰、生活里。讓我們帶著對這方水土豐沛的感情和持久的熱愛,近距離地凝視它,了解它吧。

9

THESE DREAMS OF THE BORDER TOWN

邊城這些夢

9月刊主題策劃

文/邰明姝 流雲 落榜進士 江凌雲 駐藏芽兒 喬風

圖/彈弓 姜曦 格桑加措 邰明姝 諾謎笨小孩

胡王光 蔣講 喬風

編輯/譚其露

在中國廣袤無垠的疆土上,總有一些小城,深藏在祖國的邊陲,能讓你不用出國門就能領略異域風情。我們總是迷戀西藏的美景,卻忘了西藏也是最靠近中國西邊至西南邊境的自治區。

西藏北鄰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東北連接青海省,東連四川省,東南與雲南省相連;南邊和西部與緬甸、印度、不丹、錫金和克什米爾等國家和地區接壤。邊境上的小城吸收著鄰國不同色彩的情調,總是帶著些閒適、清新、慵懶,總是能安撫你略顯躁動的內心。

從極寒之地到植被豐富的地區再到地形險峻之處,這些散落在西藏偏遠的小城充滿了自身的魅力,靜靜等待遊人的發現和問候。

10

THE FESTIVAL OF QONGGYAI 瓊結節慶

10月刊主題策劃

文/楊茜 曲傑 肖楓

圖/肖楓 曲傑 何蓬磊 張澤坤

編輯/譚其露

站在瓊結青瓦達孜山頂,腳下是古老的雪巴村,遠處的瓊結河緩緩流淌,河岸是塊塊平坦的青稞田,風吹麥浪,泛起金色的波浪。

瓊結,古稱欽域,藏語意為房屋角懸起多層,地處西藏南部、雅魯藏布江中游南岸,素有吐蕃故都之稱,是藏源山南的中心地帶。

瓊結文化底蘊深厚,這裡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藏王陵群巍然屹立,青瓦達孜六宮遺址浩氣凌空;西藏第一部藏戲賓頓白面具藏戲、舞上春晚的久河卓舞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異彩紛呈,盡顯風流;五世達賴喇嘛阿旺·洛桑嘉措故居、西藏第一美女達娃卓瑪故居,瓊結宗堡壘、日吾德慶寺等文物古蹟彙集於此。瓊結人深知,挖掘本土文化,傳承與開發民族手工業是開展全域旅遊的不二法門。

11

PATHFNDING IN TIBET

尋路西藏

11月刊主題策劃

文/小朱飛刀

圖/小朱飛刀 雁海 高翔 姜曦 陳吉利 阿拖施曉君

編輯/王秀悅

人生高海拔的「越野跑」,由小朱飛刀的書籍《尋路西藏5萬里》的出版畫上句號,恰似為他9年的西藏之夢,3年的援藏之路,也似為小朱飛刀走訪5萬里,踏遍西藏74個縣區,訪問了無數的援藏幹部而交出的答卷。尋路西藏,尋的是雪域高原日新月異的全面發展,絕大部分地區的脫貧摘帽。

每個人都驚詫於西藏變化之巨,於守護在此的援藏幹部而言,它依舊純潔如雪湛藍如初,融入奮勇向前的新時代潮流之後,它將成為更加嶄新的雪域聖地與精神高地,這才是無數尋路西藏,援藏之人最終交出的答卷。

12

TO TIBET FOR A WARM WINTER

2020,到西藏暖冬

12月刊主題策劃

文/小朱飛刀 羅洪忠 小滿 喬風 危危小妹

阿拖施曉君 鄧昊

圖/拿相機的尤 Tommy天宇 姜曦

攝影師老皮 山風

編輯/王秀悅

雪域高原的冬在秋風染紅層林,拂落了樹葉後,在暖陽里悄無聲息地走來。冬之韻味,各地市各具特色—拉薩暖陽的溫暖舒適,靜默地讓心靈和太陽對話;山南文化之旅,尋藏源之地,來一場精神的會晤;日喀則瞭望喜馬拉雅;那曲尋找雪域精靈,阿里展開冰雪之旅,昌都領略雪域之門的山川風光—冬遊西藏是件極其浪漫之事,與冰雪約會,與暖陽擁抱,與精靈相遇,與藏文化會晤都是冬之幸事。

訂閱小tips:

1.本雜誌可跨年訂閱,即,除2020年全年期刊可訂閱外,2019年之前其餘年份的期刊也可訂閱。

2.本雜誌數量有限,以訂閱順序發貨,可能會存在售空的情況。

3.本次訂閱享9折優惠,原價330元/年,現價300/年(包含郵費)。

4.訂閱後,我們將在雜誌出刊後配送(具體以實際出刊時間為準)。

#互動話題#

「#西藏旅遊雜誌#」

留言下方和大家一起交流分享

本文為玩轉西藏原創,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原創文章所包含的文字和圖片版權均來屬於原作者和攝影師,轉載需經過原作者同意!因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若未經同意隨意轉載就版權問題必追究其法律責任!

玩轉西藏歡迎各類廣告品牌合作,發郵件至[email protected]獲取更多信息。

▌文字:1月刊

▌圖片:欄目中各作者

▌編輯:玩轉西藏【主編:肖楓丨編輯:白瑪】

為大家謀福利啦

約年夜飯

現在預訂優惠滿滿~

http://lyfzt.xizang.gov.cn/

西藏旅遊網

http://lyw.xizang.gov.cn/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uDeMYW8BMH2_cNUgVuo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