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曾是民國和日本名牌大學高材生,她從抗大培走出,成為軍統幹將

2019-10-29   半杯餿茶

在上世紀上半葉,中國進入了一個劇烈的變革時代,一個動盪與新舊社會交替的時代。在這個時代的洪流中,一部分人為維護舊體制,成為了歷史的墊腳石;一部分為了理想而獻身,終究用鮮血、生命和青春鑄就了一個嶄新的中國。

還有一部分人,在時代的大潮中,從青春的覺醒,到歷史的陰錯陽差,在人世中起起伏伏,命運多舛。下面說的,就是其中一個本不平凡卻生死無常的一個女性

她叫王華琴,1914年9月出生,四川昭化南門巷人,父親王連山是個大地主。家中也算是富甲一方的望族。

家裡很開化,並沒有因為是個女孩,而走中國封建的那套因循守舊的女兒之路。王華琴5歲便進入私塾念書,小學在南充就讀。繼續進入了當時重慶江北的私立治平中學,並考入了當時中國高等教育名校上海暨南大學。 並且還在法國教會學校進修外語,掌握了英語,法語等多種語言。

王華琴曾經的手書

1935年,成績優異的王化琴由國民政府公派,赴日本早稻田大學留學。求學之路充滿了學霸的氣質。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日本政府開始清理,驅逐中國留學生,王化琴不得已返回了國內。在擔任任成都市公民訓練班班主任之時,她偶遇了昔日在南充中學和暨南大學的同學,好友康乃爾。康乃爾此時剛加入中共,在「民先」(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擔任領導職務,從事抗日救亡運動。他對王華琴進行了紅色啟蒙及從王華琴的切身體會,灌輸了抗日救國的道理。

抗大女學員舊照

由康乃爾引薦介紹,王華琴趕赴延安。

在延安,王華琴進入了抗大瓦窯堡分校學習,畢業後,分配至八路軍西安辦事處。辦事處隨即指派王化琴和其好姐妹,抗大同學陳雲潔(中共黨員)赴孫連仲27師任政治教官(擔負軍運,統戰工作)。

然而,就在參加完台兒莊戰役後,部隊轉移時,她們倆掉了隊。

台兒莊戰役實景舊照

在走投無路之時,連生活生存都成了問題之時,軍統的外圍訓練班「戰干團」正在招生。兩人於是一起報了名。

王化琴曾是中日兩國名牌大學的大學生,馬上引起了軍統本部的重視。當時,國共雙方都在搶奪青年人才。王華琴迅速被安排飛到重慶,在軍統本部任職,成為了一名軍統成員。

國民黨戰干團實景舊照

在軍統局,王華琴在第一處從事日語密碼研究,被授上尉軍銜。以後,因為工作出色,她逐步得到了晉升,官至成都郵電檢查所所長,工作內容,便是負責檢查中共公開的機構(或者隱蔽組織和秘密黨員)以及進步人士的刊物、報紙、來往信件等。

某諜戰電視劇劇照

在重慶,她與康乃爾重逢。因為歷史原因,她已經不可能恢復組織關係了。但在她的幫助下,從事中共隱蔽戰線工作的康乃爾逃過了軍統追捕,轉危為安。並將康乃爾的弟弟康克明轉移到自己老家,在王家做帳房先生做掩護。

而王華琴掩護中共黨人的舉動,引起了軍統懷疑,曾被關禁閉6個多月。

1946年6月,軍統該組為保密局,毛人鳳任局長,將王化琴調離局本部。王華琴經過了囹圄生涯,從其曾經參加中共抗大的經歷思考,也對國民黨的未來並不看好,她不願再參與政治,堅決辭去了軍統職務,並且遠離家鄉來到瀘州。

在瀘州,她與瀘州中學校長陸長明相識相戀,結為了夫妻。王化琴任教導主任兼中英文教員。

1951年,全國展開了聲勢浩大的鎮反運動,王化琴的父親因是大地主被鎮壓。王化琴也因曾是軍統特務被逮捕,並被判處死刑。

在準備槍決時,時任青年團西南工委副書記(後任四川省副省長)的康乃爾寫了證明材料,從而得救,改判處管制3年,此後被下放農村。

迫於政治壓力,丈夫陸長明不得不與其離婚。時年,王化琴37歲,兒子僅2歲,女兒1歲。

鎮反老照片

1961年,為養活一對兒女,她嫁給了貧農羅順才。

眾所周知的歷史原因,往後的20多年裡,王化琴一直是被鬥爭的對象,身心屢次受到傷害,遍嘗生活之艱辛。

1982年,王化琴終於獲得了平反。

1983年,王化琴被聘為寶輪中學英語老師。

1984年,王化琴確診患上了嚴重的食道癌。

1985年,王華琴患食道癌去世。

王化琴晚年時候的照片

滄桑往復,王華琴一個平凡的女子,經歷了大時代,經歷了國共之間的紛爭,也因此付出了難言的代價。塵歸塵,土歸土,也就這樣過完了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