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在苗木養護過程中,修剪是不可缺少的一項工作,樹形好不好,關鍵看修剪,大部分的苗木都是需要通過修剪來培養的,尤其是那些外形出眾的精品苗和造型苗。植物在生長過程中,其植株、樹葉會有新老更迭,在此過程中配合修剪才能塑造完美的樹形,下面我們來看看綠化苗木中幾個常見品種的修剪方法:
欒樹
欒樹萌芽力、成枝力較強,乾性中等,常用樹形有無主幹自然開心形、有主幹自然式冠形。為達到快速成型成景的目的,建議採用以下修剪方法。
1.無主幹自然開心形:栽植回縮修剪時,保留3-4個方向合適、角度適宜、位置理想的一級枝作主枝,60-100cm處短截。當年冬剪時各主枝延長枝留50-80cm短截。第二年疏除一些過密枝、背上枝、瘦弱枝,生長季末樹形基本形成。
2.有主幹自然式冠形:栽植回縮修剪時,基本保留原樹形,按照20-30cm的間距選留4-5個分布合理的枝條作為主枝,下層的主枝留40-60cm短截,疏除其餘主枝。當年冬剪時各主枝延長枝留40-60cm短截。翌年疏除一些過密枝、背上枝、瘦弱枝,生長季末樹形基本形成。
白蠟樹
白蠟樹萌芽力強,成枝力強,乾性較強。常用樹形有無主幹自然開心形、有主幹自然分層形。為達到快速成型成景的目的,建議採用以下修剪方法。
1.無主幹自然開心形:栽植回縮修剪時,保留3-5個方向合適、角度適宜、位置理想的枝條作主枝,於80cm處短截。當年冬剪時各主枝延長枝繼續留60-80cm短截。翌年疏除一些過密枝、背上枝、瘦弱枝,生長季末樹形基本形成。
2.有主幹自然分層形:栽植回縮修剪時,沿主幹保留不同方向分布合理的5-7個一級枝作主枝,留80cm短截。當年冬剪時延長枝留60-80cm輕短截。第二年除了疏除背上枝、過密枝、瘦弱枝,生長季末樹形基本形成。
法桐
法桐樹形端正,主幹直,萌芽力強,成枝力強,耐修剪,修剪樹形可採用無主幹自然圓頭形和有主幹自然分層形。
1.無主幹自然圓頭形:栽植回縮修剪時,從分枝點處疏除主幹,選擇分布均勻生長一致、角度合適的3-5個枝條作為主枝,留60-100cm短截,其餘枝條可疏掉。當年冬剪時對二級枝、主枝留60-80cm短截。翌年剪除樹冠內的直立枝、內向枝密生枝,主側枝可不進行短截,以甩放為主。翌年冬季樹形基本形成。
2.有主幹自然分層形:栽植修剪時,主幹不短截,根據疏密情況疏掉部分過密側枝,其餘側枝留20-60cm短截,下層側枝較長,上層較短,呈塔形分布。經過一個生長季基本可成形。
雪松
雪松具有明顯的中心領導干,生長旺盛,大側枝不規則輪生,向外平行伸出,四周均衡、豐滿,小枝微下垂。下部的側枝長,漸至上部依次縮短,疏密勻稱,形成塔形樹冠。
1.雪松大側枝的選留:由於雪松的側枝呈現不規則的輪生,數量多而間距又過於小,樹冠蔥鬱而封閉,導致營養分配不均,各個側枝的長勢往往很不均衡,因而修剪時就要求使各個側枝在主幹上分層排列,每層應保留4-6個左右的側枝,層間距離約為30-50厘米,並注意保護新梢,同時除去過密枝、細弱枝和病蟲枝。對於不作為側枝的較粗壯枝條,應先短截,輔養一段時間再處理。
2.雪松偏形樹的修剪:對於偏形樹,可以採取引枝補空的方法,用繩子或者鐵絲將附近較大的枝條牽引過來以填充空缺;或是採取嫁接的方法,在空隙大而無枝的植株上,以腹接的方法來嫁接健壯飽滿的芽,以促使新枝的萌發。
楓楊樹
楓楊樹是具有頂芽的主軸式生長苗木,修剪方法多以杯狀形修剪為主,需要在一定的高度以上截頭定干,這樣會促使剪口下的芽萌動抽枝,此時可採用分期剝芽疏枝的方法,選留3-5枚壯芽或主枝,生長期可不斷摘心,促壯其上側枝(芽)。
冬季停止生長後,在每個主枝中選擇2個側枝短截,再疏除原有的直立枝,交叉枝。以後每年冬季剪去主枝的1/3,適當保留弱小枝為輔養枝,剪去過密的側枝,使其交互著生側枝,但長度不應超過主枝。
對強枝要及時回縮修剪,以防樹冠過大,葉幕層過稀,同時還要及時剪除病蟲枝,交叉枝、重疊枝、直立枝,合軸主幹形修剪法桐需要保健壯的頂芽,直立芽,養成健壯的各級分枝,使樹冠不斷擴大即可。
香樟
香樟修剪要將頂芽下生長超過主枝的側枝疏剪4-6個,剝去頂芽附近的側芽,以保證頂芽的優勢,如側枝強,主枝弱,也可以留側,以側代主,並減去新主枝的競爭枝,修去主幹上的重疊枝,保持2-3個為主枝,使其上下錯落分布,從下而上漸短。生長季節,要短截主枝延長枝附近的競爭枝,以保證主枝頂端的優勢。
注意修剪冠內輪生枝,儘量使上下兩層枝條互相錯落分布,粗大的主枝,可回縮修剪,以利擴大樹冠,香樟因分枝較多,所以嫩梢也多,需要儘量打去嫩梢,保留老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