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象歷史特約作者:子湫)
張伯駒小傳:寧可被「撕票」的中國第一收藏家,捐給國家無數國寶
1898年3月14日,張伯駒出生在河南項城,幼年過繼給了伯父張鎮芳。張鎮芳是袁世凱的表侄,民國時曾任河南都督。張伯駒與張學良、袁克文、盧小嘉被稱為民國四公子。
1916年(18歲),張伯駒進入袁世凱的陸軍混成模範團騎兵科學習,由此進入軍界,先後在曹錕、吳佩孚、張作霖等部任職。1926年(28歲),張伯駒退出軍界,開辦了當時中國四大銀行之一的鹽業銀行,財源滾滾。
張伯駒興趣廣泛,愛好寫詩填詞、書法繪畫、京劇、古董收藏等等。1930年,他與梅蘭芳等人組織了「國劇學會」。
1937年,張伯駒40歲生日,他組織了包括張伯駒、楊小樓、王鳳卿、陳香雪等一大幫名角,舉辦了河南旱災籌款義演《失空斬》。隨後,抗日戰爭爆發,這次義演被稱為「藝壇最後一次絕唱」。
(張伯駒的照片)
張伯駒熱衷於收藏文物,尤其收藏了大量國寶級字畫。
他得知道光皇帝的曾孫溥儒想要賣出《平復帖》。這是中國存世最早的名人書法真跡——中華第一帖!之前,溥儒曾將唐代韓乾的《照夜白圖》賣出,流落海外,令張伯駒懊悔不已。
張伯駒立刻與溥儒聯繫,但溥儒要價20萬元,未能成交。張伯駒一直念念不忘,終於得知溥儒喪母,急需錢財。於是經中間人協商,最終以4萬元購得《平復帖》。
(西晉陸機的《平復帖》)
1941年(43歲),鹽業銀行副經理勾結汪精衛特務組織,在上海綁架了張伯駒,索要贖金200萬(一說200根金條)。當時最簡單的辦法是變賣字畫,但張伯駒卻暗示家人,無論如何也不賣。
僵持了近八個月,張伯駒冒著被「撕票」的危險,始終不肯變賣一件藏品。最後綁匪將贖金降到40萬,經家人多方籌借,張伯駒才被救出來。
被救出後,張伯駒擔心留在北京的「寶貝」,會被日本人搶去。他馬上讓妻子回到北京,將《平復帖》等國寶級字畫藏在被子裡,偷偷帶出了北京。
(張伯駒的妻子潘素在上海被稱為「潘妃」)
1945年(47歲),日本戰敗,溥儀從故宮帶走的大量珍貴文物,流落古玩市場。其中,中國現存最早的山水畫,被譽「天下第一畫卷」的《游春圖》,正要賣往海外。
張伯駒知道後,立刻找到古玩商,決定自己買下。此時,張伯駒已耗盡萬貫家財,他只好賣掉自己的幾處私宅和妻子的首飾,最終購得《游春圖》。
(「天下第一畫卷」《游春圖》)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鹽業銀行公私合營,張伯駒從公司退出,任文化部顧問。
1956年(58歲),張伯駒將西晉陸機《平復帖》、隋展子虔《游春圖》、唐李白《上陽台帖》、唐杜牧《贈張好好詩》、宋范仲淹《道服贊》、宋蔡襄《自書詩帖》、宋黃庭堅《諸上座帖》、元趙孟頫《千字文》等,無償捐獻給故宮博物院。這些8件「寶貝」,每一件都是價值連城的頂級國寶、國寶中的國寶!
文化部長茅盾親自頒發褒獎令。張伯駒婉言謝絕:「我看的東西和收藏的東西相當多,跟過眼雲煙一樣,但是這些東西不一定要永遠保留在我這裡,我可以捐出來,使這件寶物永遠保存在我們的國土上。」
1958年(60歲),張伯駒被劃為右派分子,在吉林省博物館工作。1967年(69歲),張伯駒被打成"現行反革命",送往農村插隊,卻因年齡太大,被拒收。張伯駒夫婦只能靠親友救助勉強度日,後來在周恩來的幫助下,進入中央文史研究館工作。
1982年(84歲),張伯駒患感冒住進北大醫院,因「級別不夠」不能住單人病房,只能和七八位病人擠在一起。因不時有重病號抬進來,死人被拉出去,張伯駒心情很不好,要求回家。2月26日,張伯駒在家中去世,享年84歲。
(張伯駒的最後一張合影)
(萬象歷史·人物傳記寫作營的第610篇作品,營員「子湫」的第20篇作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u66pfXABjYh_GJGVPbh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