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如器』其實是最陰暗的權謀家用人思想,歷史上都誤解了

2019-08-03     權謀網

任何領導的成功都是用人的成功,歷史上也產生了很多的用人思想,但是李世民提出從「用人如器」的用人思想,最為深刻,同時也沒誤解最多,因為這背後,其實蘊含著及其陰暗但是實用的用人思想,這就是權謀家的用人思想:

【出處】《資治通鑑》第192卷 唐紀8

【原文】上令封德彝舉賢,久無所舉。上詰之,對曰:「非不盡心,但於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長,古之致治者,豈借才於異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誣一世之人!」德彝慚而退。

【譯文】太宗令封德彝薦舉賢才,很長時間沒有選薦一個人。太宗質問其原因,答道:「不是我不盡心竭力,而是現在沒有奇才!」太宗說:「君子用人如用器物,各取其長處。古時候使國家達到大治的君主,難道是從別的時代去借人才的嗎?正應當怪自己不能識別人才,怎麼能誣衊整個時代的人呢?」封德彝羞慚地退下。

【解析】

1、沒把你當人

李世民之前所有的用人思想,都是把人分為幾類,然後主要的就是德、才、忠的問題,但是到了李世民這裡,完全就拋開了人的範疇,那就是沒把任何下屬當人看。你就是個工具,實現領導政治理想或是個人慾望的工具。既然是沒當人看,也就沒那麼多精力顧及工具的感受了,能夠實現自己的目的,這個工具就拿來用,不能實現目的,這個工具就拋開。

比如領導要過河,需要一條船,等過了河之後,也就沒有必要背著船前行了。這個普通道理是個人都懂。但是很多領導創業時候,很多人發揮了作用,但是公司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後,這些人就沒用了。還不忍心開除,這其實就違背了用人如器的觀點,不把沒用的工具扔掉,最後自己糾結吃虧。

2、只選優點用

美國知名企業家亨利·福特,曾發出這樣的感慨:「每次只需要一雙手,來的卻是一個人。」沒錯,這個思想和李世民是一致的,那就是沒準備用一個人的所有素質。各取所長而已。對所有人不能夠完全的苛責是全才,能夠能力超強,又不要太高的工資,還聽話,對於加班完全積極的參與,另外需要有學歷,有顏值,放在各個崗位都能做出成績,這樣的人,早就自己去做老闆了,還給你打工?

現在企業管理或是組織管理里,有很多人只有一個優點能夠用就行了,或者很多人用一次就行了。用人如器,這個器具不都是開發工具,忠誠的狗,可能很多時候就是夜壺,用的時候拿出來,不用扔一邊,更有甚者可能在領導眼裡,你就是一張手紙,用完立即就再也不想看見了。

3、隨時可替換

有些人把人才當成了自己心腹,耳目,主幹,這就誤解了用人如器了,把這個器當成了器官的器,而不是器具的器了。這樣的領導最終會被這些認為不可替代的人,最後把自己替代了。人誰能夠隨時更換自己的器官呢,真正的權謀高手,都是把人才當成器具的器,隨時都有備胎,隨時都能夠更換,只有這樣,用人才能被自己使用,而不是產生依賴而最終被反噬!

領導用人對於那些能人,必須隨時可能替代,不然就會被要挾,但是真的面對那些不可替代的人才呢,通常就是重用而不久用,久用必須制衡,無法制衡必須沉浮,無法沉浮就必須控制把柄,無法控制把柄只能結親,對於無法結親的,唯一的策略就是利益捆綁,你只能給股份了。

經過上述的分析,我們能夠看出來,帝王無情就在這裡,這個人用完了,也就扔掉了,毫無負擔,毫無愧疚,毫不手軟。不少人會弱者帶入,這樣的人誰跟你呢,真正的高人會告訴把你當手紙嘛?等你明白一切都晚了。等你自己做上領導,被員工出賣幾次,搞幾次,也就直接接受這套有效的理論了。本文源自「權謀智慧」微 信 公 眾 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u3JLp2wBvvf6VcSZj19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