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評論 丨 作者 / 劉潤 整理 / 程志
這是劉潤公眾號的第525篇原創文章
雷軍說,找人,是天底下最難的事。
對於網際網路公司,對HR來說,找到一名合適的工程師、技術人員,有時真的是難上加難。
最近據公眾號「晚點LatePost」消息,阿里將收購網易考拉。對此,阿里和網易不予置評。
但有意思的是,這篇文章的留言區出現了大量的招人信息。騰訊、阿里、天貓、支付寶等等很多知名網際網路公司都留下了招聘信息。(點擊跳轉到這篇文章)
不但有各大互利網公司的HR,甚至水滴籌的CEO也親自留言,可見現在網際網路公司多麼求賢若渴。
今天,我們就一起梳理下,網際網路公司花式招人方式,希望給求賢若渴的你一些啟發。
— 1 —
2015年3月18日,雅虎北京全球研發中心關閉,裁員大概350人。
緊接著,一條來自雅虎內部員工的朋友圈截圖被廣泛傳播:「公司宣布消息前後,我應同事提議建一雅虎招聘群連接雅虎同事和外部HR,只是在朋友圈發了一下群二維碼,兩小時之內湧入300餘網際網路公司HR和獵頭」;
「微信好友一天增長400人,全是要求推薦雅虎工程師」;
「消息宣布24小時不到,百度、騰訊、微軟等紛紛在公司附近拉開「專場招聘會」,連門口馬路都被宣傳團占領」;
「UED(用戶體驗設計師)不小心在群里曝光後,一分鐘收到十餘家公司HR微信邀請」。
一批批「訓練有素」、「經驗豐富」的獵頭、網際網路公司的HR各出奇招、圍追堵截原雅虎工程師。
如果作為想招人的你,或者你的HR還在等別人推薦,估計連個白菜幫子都撿不到。
這還哪裡是招人,簡直就是「搶」人。
— 2 —
這些網際網路公司為什麼要這樣?網易、雅虎工程師有這麼牛嗎?
你可能會冒出這樣的疑問。
實際情況是,找到一個合適的人,真的太難了。
在我們以前的文章《別人都在裁員,可為什麼有人付更高的薪酬福利也招不到優秀的人?》中提到過,到底如何才能招到優秀的人。
一切事情背後都有其商業邏輯。
企業招人本質上也是一個交易,企業賣出職位,人才支付給企業的是他們的青春和潛力。
在市場上,你要和眾多賣家去競爭「優秀人才」這個資源。
招人本質上其實是公司與公司之間的福利之爭、品牌之爭、格局之爭。
但優秀人才、工程師是這個交易中非常稀缺的資源。
企業要想在這場競爭中取得優勢,找到合適的人,就要用一些腦洞大開,創新的招人方法,才能在這場人才之爭中取得優勢。
— 3 —
雷軍在2010年創立小米時,已經非常有名了,但在「招人」這件事上,一樣遇到了很大的困難。
在那時,他花的80%的時間都在找人上。
雷軍說,他雖然是連續創業者,但沒有玩過硬體,最難搞定的,就是優秀的硬體工程師。
怎麼辦?
他的做法其實挺「笨」的,就是用韌勁。
用excel表列了很長的名單,然後一個個去談,可失敗的比例卻很高。
雷軍相信事在人為,創業者招不到人才,只是因為投入的精力還不夠多。
他曾經在一周內有5天、每天超10小時說服一位跨國公司高管加入小米,但到最後對方還是拒絕了。
他也曾為了說服一位資深硬體工程師加入,讓幾個合伙人輪流上,終於用12個小時說服了對方:「好吧,我已經體力不支了,還是答應你們算了!」
所以,雷軍的方法可能不夠新穎,但絕對真誠和有效,我們可以歸納為一個字:熬。
— 4 —
得到APP的聯合創始人快刀青衣又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呢?
在得到創立之初,雖然羅輯思維已經有了一定的影響力,但做APP、招程式設計師還是遇到了相當大的挑戰。
快刀青衣說,招程式設計師就像談戀愛一樣,在很多人中間找到一個對上眼的人,需要你飛去他的城市,需要去他樓下等他,需要你不停的在微信上問他想好了沒有。
有一次他為了挖一個程式設計師,跟這個人在咖啡館裡聊了兩個半小時,就差跪下跟他桃園結義 。
結果呢?
結果還是被拒絕了。
挖一名騰訊工程師,他挖了兩次,都被拒絕了。
那怎麼辦?
接下來的半年時間,他會常常去幫點兒小忙。
然後聽說這名工程師想跳槽,他又去聊。
結果呢?
很可惜,他再一次被拒絕了,那名工程師去了高德。
當時快刀青衣很絕望,但仍然不放棄。
直到有一天,看到新聞說阿里全資收購高德,那一瞬間,快刀青衣一下子跳了起來,打車從國貿到中關村,斜穿整個北京城,到了他們樓下的咖啡廳,聊了兩三個小時。
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是快刀青衣的一句話:「阿里和騰訊的企業文化差距這麼大,既然你都打算面對這麼難的挑戰了,為啥不試試跟我一起創業呢?」
最終他答應了。
這是快刀青衣的招人方法,我們試著歸納為一個字:等。
— 5 —
著名營銷人小馬宋在暴風影音時,公司急缺產品經理,所以請他設計一個招聘廣告。
小馬宋是怎麼做的?就是做個有創意、有逼格的海報嗎?
不是的。
小馬宋和西少爺肉夾饃合作,在所有連鎖餐廳推出產品經理套餐:
只要拿產品經理的名片,就可以1元吃個產品經理套餐。
結果收集了大量產品經理的名片。
接下來就是讓HR去打電話進行下一步的招聘。
除了這個舉動,小馬宋還寫了一篇《三年,從月薪8K到資產千萬,他是我一個同事》爆款文章,閱讀量超過100萬。
但其實,這篇文章也是暴風影音的一個招人廣告。
這是小馬宋的招人方法,我們也試著歸納為一個字:巧。
最後的話
讀到這裡,你可能心中還有一個疑問沒有打消,這些網際網路公司為了找到優秀的人才可以說使出了渾身解數,可他們這樣招到的人,就一定是優秀的人才嗎?
比如,雅虎那些工程師,為什麼研發中心宣布關閉了還沒有離開。真正優秀的人不應該早就被獵頭獵走或者提前跳槽了嗎?
是的,很好的問題。
可一名高級技術人才、高級工程師,未必是一名合格的事業規劃人才。
而且有些高級技術人才,之所以能成為技術大拿,可能恰恰是因為他只專注於技術,忽略了其他。
這時就需要求賢若渴的我們,主動找他們,無論是用「搶」、用「熬」、用「等」、還是用「巧」的方法,請他們和我們一起為了偉大的創業夢想並肩戰鬥。
最後,如果你本身就是一名工程師,那麼我由衷的建議你,適當的時候做一做事業規劃。
酒香還怕巷子深。
畢竟優秀的人只會聚集在一些偉大的事情上,優秀的你怎能錯過。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