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一米線」成為防疫標配線
作者:唐山客 來源:檢察日報
2月22日下午,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舉行第二十八場新聞發布會。北京市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高小俊介紹,北京加強醫療機構的防疫工作,要求全市醫療機構拆除門帘,推廣排隊「一米線」(2月23日《新京報》)。
實際上,北京市的醫療機構推廣排隊「一米線」只是全市推廣「一米線」行動的一部分,北京市還在企事業單位落實保持距離、減少聚集、錯時錯峰上班、就餐等措施,在商場、超市等場所以及公共服務行業普遍增設一米線標識,引導市民按照一米安全距離排隊。
一些恢復市場業態後因「人山人海式聚集」或「摩肩接踵式排隊」而引發輿論高度關注的營業場所,也相繼劃出了安全間隔線。比如,2月21日晚,四川省廣元市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應急指揮部發布第19號公告,要求各室外經營商戶要拉大經營攤位間距,每個攤位外圍邊緣保持1.5米以上距離,河南省鄭州市方中山胡辣湯總店要求消費者在排隊時保持1.5米的安全距離。
當前,全國很多地方都在按照「分類分區域管理,有序復工復產」的原則陸續恢復相關生活、經濟、社會秩序,但如何在秩序恢復的同時夯實疫情防線、最大限度降低病毒傳播風險、遏制疫情反彈,成為一道頗為緊要而複雜的考題。而「一米線」「一點五米線」甚至更長的安全間隔線從一個防控細節給出了正確答案。
誠然,數據顯示,疫情防控的形勢一天比一天好,但現在還遠沒有到談論勝利的時候,遠沒有到徹底放鬆的時候,遠沒有到隨心所欲地扎堆排隊、趕集、喝茶的時候。疫情防控具有艱巨性、複雜性、不確定性,而隨著大量企業的復工復產,人群的增量增速流動,病毒傳播的風險也增加了,稍有不慎,就可能引發疫情反彈,就可能前功盡棄。
逆水行舟用力撐,一篙鬆勁退千尋。在這個關鍵時候,我們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兩線作戰,更得保持壓力,更得提高警惕,更得從細節、小事入手落實好防控措施、堵住病毒傳播的漏洞。保持距離是阻斷病毒傳播的有效方式,在相關容易引發人群聚集的場所劃出「一米線」等安全間隔線理應成為疫情防控的標配線,成為秩序恢復的安全線,成為日常管理的監督線。不管是經營場所、民眾,還是監管部門,都應該敬畏疫情防控的規律,樹立或增強安全間隔的共識,以實際行動和責任付出來理解、劃出、遵守和維護「一米線」等安全間隔線,讓安全間隔線既成為心理防線,又成為行動防線,成為業態恢復的有力保障。
實際上,擁擠排隊等現象也背離了文明要求,間隔排隊、間隔參與等操作不僅應該成為一種衛生習慣,還應成為一種文明習慣。即便在此次疫情結束之後,我們也有必要像保持口罩文明、打噴嚏文明、咳嗽文明、洗手文明、不亂吐痰文明一樣,將排隊文明等安全間隔文明保持下來,使其成為一道亮麗的社會文明風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