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好學生」到「問題學生」,廣發證券都經歷了什麼?
8月5日,廣發證券(000776.SZ)發公告稱,收到一份中國證監會的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
決定書顯示,因為發現香港子公司廣發控股(香港)有限公司(簡稱「廣發控股香港」)存在風控、合規管理等方面的問題,廣發證券將被採取限制增加場外衍生品業務規模6個月、限制增加新業務種類6個月的行政監管措施。
這一處罰決定對廣發證券來說,無疑是又一暴擊,可能今年連續的暴擊讓廣發證券已全無感覺。
8月6日開盤,廣發證券在A股的跌幅一度超過3%,報收12.51元/股;廣發證券(1776.HK)H股跌幅一度高達5.67%,報收7.74港元/股,創下H股股價新低。
1
連降兩級之後,廣發再迎新處罰
對於8月5日廣發證券收到中國證監會的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一事,券商業內人士介紹,理應在情理之中。「業內有一些風傳,現在消息算是落地,作為一個千億市值的珠三角地方龍頭券商,廣發證券的業務能力不容置疑,但今年確實流年不利。」
不過這位業內人士介紹,這份監管措施決定書的處罰力度還不算大,「就是限制6個月業務,還不算特別嚴重」。
廣發證券在公告中提到將按照監管要求積極整改。
今年以來,廣發證券可謂是問題不斷,一系列的問題也導致其評級被連降兩級。
近日在證監會剛剛公布的券商「高考」榜單中,廣發證券(000776.SZ)直接從A類AA級連降兩級至B類BBB級。今年共有4家券商被擠出AA級,東方證券(600958.SH)、申萬宏源(000166.SZ)、銀河證券分別被下調一級至A級,而廣發證券則成為這4家中降級最多的。
券商的評級結果將直接影響未來業務的開展和面臨的監管尺度。隨著評級的下調,除了此次被監管限制的場外衍生品業務,廣發證券的其他業務也可能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
如場外期權業務,分類評級屬於A類的才能申請開展;新業務、新產品的試點範圍和推廣順序,依據的就是券商分類評級結果;券商無論自己發債還是給企業發債,發債成本與自身評級高低成反比,評級越高、發債成本越低,債券業務優勢越高……
除了通過業務影響業績,評級下調也會直接給券商帶來真金白銀的損益。不同級別的券商需繳納的證券投資者保護基金的比例不同。保護基金規模在200億以上時,AA、A、BBB級券商分別按照各自營收的0.75%、1%、1.5%繳納保護基金。
另外,評級下調後,廣發證券未來這一年可能將面臨比以往更高頻率的現場檢查。
有業內人士分析稱,廣發證券未來這一年怕是真要加把勁兒了。雖然此前廣發證券已經因為廣發控股香港被扣除了一定分數,但此次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的下發,很可能意味著廣發證券在2020年分類評價中的扣分事宜已經被提上了日程。
2
罰單或和香港子公司對沖基金業務有關
雖然「罰單」中沒有提及此次被罰具體因何事宜,但裡面提到幾個關鍵詞「廣發控股香港」和「場外衍生品業務」。因此不少業內人士認為,這份「罰單」仍是衝著此前爆發的對沖基金巨虧事件有關。
今年3月份,廣發證券發布一則公告,稱廣州控股香港子公司設立一隻對沖基金——GTECPandion Multi-Strategy FundSP(以下簡稱「Pandion基金」)。截至2018年12月31日,廣發投資香港以自有資金累計投入9006.77萬美元,占該基金權益99.90%。
然而,該基金在2018年度虧損1.39億美元(現摺合人民幣約9.77億元),直接導致廣發證券2018年合併凈利潤減少了9.19億元人民幣,已超過2017年度經審計凈利潤的10%。據廣發證券2018年報顯示,廣發證券境外資產項下,對廣發控股香港的股權投資收益情況為虧損8.35億元。
據廣發證券公告,Pandion基金成立於2016年,最初主要投資場內股票衍生品,業績表現較為平穩;後逐步擴展到投資利率產品、外匯衍生品、以及外匯波動率方差互換。因為外匯市場劇烈波動和相關市場流動性缺乏等因素,該基金遭受重大損失。
公布基金巨虧事項的同時,廣發證券還公布了一份因此收到的廣東證監局的處罰決定書。
3
頻頻踩「雷」惹質疑
廣發證券成立於1991年,是國內首批綜合類證券公司,定位於專注中國優質企業及富裕人群、擁有行業領先創新能力的資本市場綜合服務商。公司總資產、營業收入和凈利潤等多項指標從1994年起連續多年位居十大券商行列,曾被成為資本市場上的「博士軍團」,風險管理能力位居前列。
不過,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這家老牌券商的風控能力開始有些力不從心了,光今年就已經多次被曝踩雷。
除了上述子公司對沖基金巨虧一事,廣發證券還在這兩年的康美藥業暴雷中完美入坑。
今年4月,康美藥業實力上演了一出299億現金因為財務「差錯」瞬間「蒸發」的戲碼,隨後陷入財務造假風波,而康美藥業這些年在資本市場上的一些神奇操作也被陸續扒出。
與康美一同陷入質疑的,還有廣發證券。康美藥業和廣發證券作為廣東雙千億市值公司的標杆,雙方交往時間長、互動程度深,親密關聯遠超證券業務。
輿論發酵後,滙豐銀行將廣發證券的A股評級調至「減持」,廣發證券開盤後股價大幅下跌。
除了外界的質疑,廣發證券內部也經歷了一場人事變動和全員吐槽
有媒體報道,廣發一妹子因為不滿公司文化憤而群發郵件辭職,結果成了大型吐槽現場。
幾個月前,廣發證券還因為存在以低於成本價格參與公司債券項目投標的情形,違反規定,收到了監管部門開出的首張價格戰罰單。
今年7月,衝刺科創板的晶豐明源突然被「取消審核」,而取消原因是被競爭對手起訴專利侵權。尷尬成為「科創板取消審核第一股」的晶豐明源的保薦機構正是廣發證券。
在晶豐明源遞交的招股書中顯示,公司不存在主要資產、核心技術等方面的糾紛,也不存在重大擔保、訴訟、仲裁等事項,保薦機構廣發證券對此進行了核查並確認。
從上述事例不難看出,廣發證券在風控和管理上有待加強。
今年3月,廣發證券的股價曾高達18.68元/股,經過一系列的「坑和雷」,如今已經只剩12.49元/股,市值蒸發470億元。
雖說2019年券商高考剛剛結束,但也意味著新一年的備戰已經開始。廣發證券可要長點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