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依據體質提供針對性建議。若不了解自身體質,請戳下面小程序,進行超准中醫體質測試。
三伏天外界氣溫最高,潮濕又悶熱,人容易喜歡吃生冷的東西。出一趟門滿身汗,回了空調房又是一陣寒,這種寒熱的交替,會讓脾胃格外辛苦,容易腹脹腹瀉、消化不良、食欲不振……
脾主運化,脾胃不舒服,會影響整個身體的代謝情況,人很容易沒精神、浮腫、疲憊、長胖。《紅樓夢》第五十三回里提到賈府有個養生秘法「凈餓為主」,這特別適合平時有太多食物可以吃我們。
古時辟穀的確是貴族以及道家的養生之法
周末給脾胃放一天假,不吃主食,只喝點湯湯水水,如果餓了就少喝點小米粥(胃敏感的少吃點飯)。會出很多汗,別吹空調,別出門,在周末的時候讓身體,尤其是脾胃好好休息調整一下,身體會得到很大的修復。
下周上班也會更精神的。
小米湯健脾養底氣:各種體質
小米能和中健脾除煩熱,益腎氣,補虛損。脾屬土,養好脾胃,就像身體有了好的土壤,能滋養五臟,讓身體得到很好的生長。
抓兩把小米熬成清粥,能平補脾胃,也不會覺得飢餓。平日裡胃酸過多的人不適宜。有便秘的人,可以加一些南瓜同煮。
小貼士:
喝粥油的時候最好空腹,加入少量食鹽,可起到引「藥」入經的作用,以增強小米粥補腎益精的功效。活法兒商城也有精選內蒙古山地綠色基地種植的有機小米,產自氣候寒冷一年一季的赤峰山地,產量較少,小米有天然香濃的味道。
薑湯驅寒排濕寒:陽虛體質
俗話說「冬吃蘿蔔夏吃薑」,尤其是現代人的夏天,一天到晚呆在涼颼颼的空調房裡,難得出個門。大自然給的陽氣沒接到多少,反而讓人造的寒涼長驅直入。
越來越多的人陽氣不足,女生宮寒痛經手腳涼,男生腰酸乏力大肚子,尤其三伏前後表熱里寒,稍不留神就容易腹瀉。夏天陽虛體質的人喝點薑湯,可以養陽氣,把寒氣趕出去。
放假在家好好出汗,及時喝水,這麼過一天,皮膚會得到很大的恢復。喝得下去的人可以直接生薑煮水,不過會對胃有點刺激,胃比較敏感的少吃點東西,再喝。
講究口味的可以喝懷姜膏,與普通的紅糖薑茶不同,懷姜膏主料精選產自產自古懷慶府的懷姜,是生薑中的佼佼者。姜塊大、絲細、味鮮、香辣宜口,至今有1600多年的栽培歷史。
除了懷姜、紅糖以外,還搭配了蜂蜜、紅棗、玫瑰、枸杞、陳皮、紫蘇、桑葉等藥食同源的食材,依循古法熬制而成,兼顧清、調、補,不僅味道口感更佳豐富,也更有助脾胃運化吸收。
它能益氣養血、調節內分泌、調節月經,緩解痛經、宮寒、胃寒、體寒、四肢末端發涼、風寒感冒等情況。
它的配料是:懷姜、紅糖、蜂蜜、紅棗、重瓣紅玫瑰、枸杞、陳皮、紫蘇、桑葉
懷姜:產地是古懷慶府,品質佳,暖身驅寒。
古方紅糖:潤心肺,散寒活血、暖胃健脾、活血化瘀。
蜂蜜:滋陰潤燥、補虛潤肺、解毒、調和諸藥。
玫瑰:理氣解郁,活血散瘀、調經止痛。
枸杞:滋陰潤燥,補肝益腎。
紫蘇:發汗解表,暖身驅寒。
桑葉:平肝明目、清肺潤燥。
老呆在空調房裡的人也適合喝,身體裡面暖暖的,大姨媽時候肚子也不痛,還能守護你的小蠻腰。
小貼士:
需要注意的是,月經過多、陰虛火旺的人不適合。脾胃虛寒的人尤其適合早晨喝,能幫助一整天的陽氣生髮。
冬瓜蝦米湯祛濕清肺:濕熱體質
冬瓜雖然有個「冬」字,卻是真正的春播夏收蔬菜。冬瓜味甘、性微寒,有清熱養胃、清肺化痰、利水祛濕、消腫的功效。蝦米可以提鮮,開胃。
濕熱的人多煮點冬瓜湯吃吃喝喝,上上廁所,待在家裡拉拉伸,第二天身體就沒那麼腫了。
材料:冬瓜300克、蝦米30克、蔥姜適量
調料:鹽1/4小勺、糖1/4小勺、生抽1小勺、香油1小勺
做法:
冬瓜去皮切成片,蝦米沖洗後浸泡10分鐘,姜切絲。
鍋內入油7分熱,倒入薑絲、蝦米,翻炒數下。
倒入冬瓜片,翻炒數下。調入生抽、糖,翻炒勻。倒入適量清水,調入鹽。
水沸後煮20分鐘,淋入香油,撒上蔥花出鍋即可。
小貼士:
蔥花最好在最後的時候放,這樣顏色好看也比較容易熟。
最後淋入一點香油,味道會更可口。
化濕祛痰百陳湯:痰濕體質
痰濕體質的人最適合周末不吃飯,因為他們雖然容易餓,但其實不吃也可以,因為身體里東西實在太多了。
多喝點水,少吃點東西,看看書,轉移注意力,第二天會有很多排便,身體輕便。
很多痰濕體質的人都有可能有這些情況:
虛胖
五花肉胖
看上去很結實但性慾減退
身體會有硬硬的疙瘩,發不出來,消不下去
腿、腳踝水腫,脫掉襪子會有很明顯印子
小便渾濁,大便粘膩不成形
晨起口乾、口臭
頭皮屑多
睡眠質量差
心悸頭暈
喝百陳湯,可以幫助健運脾胃,化濕除痰,為忙碌而疲憊的身體,開啟一個正向的循環。百陳湯是取法二陳湯的。
《和劑局方》,全名《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是宋代太醫局所屬藥局的一種成藥廚房配本,宋代曾多次增補修訂刊行,是歷代醫家臨床教學必不可少的經典書籍。其中記載了二陳湯。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四:二陳湯
半夏(湯洗七次)、橘紅,各五兩;白茯苓三兩,甘草(炙)一兩半。
治痰飲為患,或嘔吐噁心,或頭眩心悸,或中不快,或發為寒熱,或因食生冷,脾胃不和。
每服四錢,用水一錢,生薑七片,烏梅一個,同煎六分,去滓,熱服,不拘時候。
百陳湯取法二陳湯,不作為藥,而作為茶飲日常飲用。平時咳嗽痰多都可以用。
百陳湯用藥食同源的食材葛根、百合替代二陳湯中辛散溫燥的半夏(半夏有毒,請勿擅自使用),葛根昇陽解表,茯苓和百合健脾滲濕、養心,比起原方效果更溫和。除了上面幾味,還有橘紅理氣化痰,使氣順痰降,甘草和中益脾。生薑和胃祛痰。
百陳湯能幫助脾胃恢復運化的功能,能運能化,身體形成穩定的代謝和循環,好的東西吸收了,垃圾也排出的乾淨,身體自然越來越輕盈。平時過勞胖的那些人尤其適合喝。
海帶豆腐湯活血解膩:各種體質都適合,尤其是血瘀
夏天出汗多,來碗海帶豆腐湯很好的。海帶裡面微量元素多,補充出汗損失的電解質。而且清熱化痰,解膩祛濕。南方多用綠豆煲海帶,也可以試試。尤其適合血瘀的人來清理一下身體。
素食者也可以多吃海帶、紫菜、裙帶菜,來補充DHA和EPA的不足。
食材:北豆腐50g,海帶70g。
做法:海帶蒸好,按個人喜好切成小塊,北豆腐切小塊。沸水先入海帶煮兩三分鐘 再下豆腐一起煮10分鐘,加鹽調味即可。
小貼士:
1.上面的白色很有營養的,必須蒸要不浪費,很鮮很好吃。不用洗。
2.這個海帶湯尤其適合產婦去淤血。
山藥片煮水補氣健脾:各種體質都適合,尤其是氣虛質
山藥煮水的功效我不贅言了,同事珍珍詳細的寫過。《懷山藥煮水,堅持喝了一個月,效果驚人》沒條件煮水的可以直接吃山藥粉。
脾胃不好的人尤其適合喝水,因為他們吃東西也消化不好,山藥片煮水喝,脾胃負擔小,能很好的吸收。不給脾胃增加負累的前提下,提升脾胃的運化能力。
這裡說的山藥不是菜市場買的,而是懷山藥。醫書上記載最好的山藥大都產於懷慶,治病的效果好,懷慶就是我們今天的河南焦作。
民國醫家張錫純主張用生懷山藥,生的切片曬乾,或者直接用新鮮懷山藥煮汁飲用,不用炒山藥。生懷山藥藥性偏涼,有滋脾陰之功,不容易上火;炒懷山藥藥性偏溫,一般用於補脾止瀉,以免便秘上火。
堅持喝山藥水,大便會成型,大便會變多,齒痕會減少,舌頭顏色越來越好。脾胃有動力,運化功能強,能排除多餘的垃圾,身體才能從根本上變的更潔凈。
方法:每天取山藥20片,清水沖洗一下,放進鍋里,加水1500毫升,開火煮沸,轉小火再煮15分鐘就可以了,喝完還能重複再煮1~2次,煮後的山藥糯糯的,容易拉肚子的人可以沾蜂蜜或白糖吃,便秘就不要吃了。記住不要浸泡懷山藥,不然煮出來的懷山藥硬心。
食慾也是一種慾望,高僧大德修行每日只食一餐,是因為身體清凈,所需不多。大家每天上班不必如此,可是假期讓脾胃休息一下,有利於身心的健康。
現在食品和營養都是過剩的,偶爾少吃點,你會精神很多的,試試就知道!
今日討論:
夏天你最覺得喝什麼湯湯水水最舒服?
都怎麼做?
日常迷信:不容易餓!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