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藝貴在情自高--記蒲劇小戲骨張洋溢

2019-12-08     蒲劇那些事

引言:

張洋溢,女,今年七歲,河南省三門峽市(靈寶市)豫靈鎮底董村,在校一年級學生。出生於戲曲之家,爺爺、奶奶曾在當地蒲劇團工作過,媽媽張萍是一位優秀的蒲劇演員,也是一名慶典策劃主持人。良好的家庭教育給小洋溢創造了戲劇愛好的有利條件。人們稱她是「小戲精」、「小仙女」。她經常跟隨家人參加慶典及當地文化活動文藝節目演出。雖然年齡特別小,但是受蒲劇名家,武俊英、賈菊蘭、吉有芳、李愛玲等老師親身指教,使得她小小年紀對於戲曲的唱、念、做、打都比較嫻熟。2017年受中央電視台的邀請,和媽媽張萍一起參加了《快樂戲園》節目,母女倆演出的是蒲劇傳統經典劇目《三娘教子》,最有趣的是,小小女兒扮演三娘,而媽媽張萍則給女兒扮演兒子,母女倆的表演一經播出,受到了廣泛的喜愛和好評!2018年,小洋溢再次和媽媽受邀參加了中央電視台《快樂戲園》節目,這次表演了兩段。《西廂記》中的紅娘被她表演的惟妙惟肖。

去冬的一天,我在朋友圈裡,看到一段戲劇視頻。一個小姑娘身著戲裝,頭戴臥風,伴隨著優美音樂,登上中央電視台表演蒲劇《西廂記-紅娘》、《三娘教子》的戲劇唱段。圓圓的小臉如花開牡丹,句句唱詞直入心扉,腔音委婉,悠悠纏綿,融化的是我們心中。手娟姿起腳踩曲點,舞台形象可愛動人。朋友告我,她叫張洋溢,河南靈寶一個只有6歲的小姑娘。此後,我經常在慶典演出現場、快手直播、聯誼活動等場合觀看她的才藝演出。她是一個充滿快樂,天資聰明;多才多藝,激情洋溢;活潑可愛,聰明伶俐的小姑娘。

今年以來,我在河津小梅花蒲劇團、作文辭典、文學起跑線、黃河詩戀、中國金城傳媒、以及世界作家詩文等平台上,曾多次以《小戲精張洋溢》《唱紅豫靈歌滿山鄉》《掌聲送給張洋溢》等題目,刊發張洋溢苦練戲劇才藝展示的十餘件文章。眾多朋友給予小洋溢進行關注和點贊!河南靈寶女作家趙璇這樣評論:母女同台獻藝/蒲壇無雙奇蹟/教子反串一絕/梨園所向無敵。網友秋水麗影寫詩頌讚:

母親張萍女洋溢

母女同台展才藝

女兒人小才藝好

母親演兒調皮搗

台下觀眾掌聲高

掌聲不斷直叫好

多才多藝名聲高

溫穩大方人低調

天才洋溢樣樣好

山西靈寶呱呱叫

祝福母女一切好

藝術路上步步高

幸福快樂圍你繞

舞颱風采永不調

《黃河詩戀》詩友貟志明在觀看洋溢《西廂記》表演後這樣留言:為小主角的精神點贊。七歲,正值孩子成長學習階段。她卻拜師學習蒲劇,她的心酸苦累,無人能比。為你感動,為你點贊!

是啊!孩子的才藝確實是令人羨慕的、欣賞的,但她背後的艱辛是不是每個人都能明白呢?

正月新春,她跟隨媽媽上河津小梅花蒲劇團前的那段母女對話,孩兒眼角湧出一滴滴淚花。「不怕苦,不怕冷,我要上劇團,我要跟團學戲」!感動多少人留下了淚水。她立椅跨步學練《掛畫》的動作,手持長劍,揮灑汗水,苦練著戲法。寒冬夜晚,慶典現場彩綢舞起,如天女散花。課間活動,紅娘唱起,小學生圍圈觀看。亞武山嶺兩代頌唱英雄胡蘭。包頭化妝六個小時不間斷地反覆練習,快手直播近四十萬人觀看點贊!火車上一根紅綢系在腰間,盤腿睡於過道台階,十餘小時旅程多麼艱辛啊!為了聯誼,星期天早上,五點起床和家人一起冒雨跨越黃河之橋趕往山西演出現場。此時,別人家的孩子又在做些什麼?七歲的孩子正值玩耍快樂時期,有的手機不離手,吃飯送進口。又有多少孩子能像她一樣吃的了這種苦啊!她和媽媽上街,看到自己喜歡的東西,不是孩子不想要,小小年紀就明白錢來之不易啊!媽媽給她購買,她說:見便宜的買,我要好好學習,長大了報答媽媽養育恩情。我問孩子:大石榴吃完了嗎?孩子回答:還有兩個捨不得吃了,留給媽媽吃。台上面對央視女編導提問:什麼是蒲劇?孩子回答:唱戲就是蒲劇。暑假期間,不怕炎熱,跟著媽媽參加眉戶戲劇培訓學習。慶典台上和媽媽一起主持婚禮,一人一句鏗鏘有力!

贈洋溢

(一)

從母親笑聲中起步

來年一段甜密的回憶

掛滿了月亮的花

結滿了太陽的果

到那時

你才知道

路的坎坷


(二)

小小年紀梨園情 /洋洋洒洒水袖功/ 溢溢情滿唱教子/ 親親切切小精靈。 (女作家 趙璇)


(三)

中國戲劇博大精深/從小學藝鐵柱磨針/六歲女孩亮眼央視/梨園盛世後繼有人 (網友 蔡謙)

河津小梅花蒲劇團演員龐建峰在平台留言:蒲劇的魅力博大精深,她感染著我們所有人為此努力學習,孜孜不倦;魂牽夢繞,代代相傳。願志趣相投的有志者積極支持蒲劇事業,讓她發揚廣大生生不息。

張洋溢不但愛好戲劇表演善歌能舞,而且她在學校還是一名小班長。年年受到幼兒園和學校老師的表揚。雖然她現在只是一年級學生,目前她已經熟識小學期間應學會的語言漢字。經常練寫書法及美術。孩兒三歲就在台上幫家人搬拿演出的道具,從小養成熱愛生活,熱愛勞動的好習慣。在劇團期間,每當媽媽化妝上台演出時,她又是為媽媽拿出戲服,又是提前打燒好洗臉水。她開口會唱,提筆會寫。表演《陳三兩》手持雙筆,面對的是豎鋪的紙章,一筆一划,左右開弓,口唱手寫,墨不滴流。伴隨音樂不慌不忙地一個個墨字飄香,把自己的才藝展示在大家面前。


贊張洋溢

孩兒天賦確超凡

習文玩墨藝登攀

字字玉帛皆珍貴

筆筆墨寶如湧泉

深思於胸透紙背

藏骨抱筋寫的美

雙手雙腦齊開動

自練自寫情高遠

撇似雲卷捺如劍

點如鳥啄折浪翻

橫取斜意豎求直

剛柔相濟融一體

幼女之年譽神童

書藝成在學用功

妙筆生成眾人驚

折掛一枝翠藝苑

半月前,河津小梅花蒲劇團在靈寶市函谷關鎮稠桑村演出,張洋溢周日上了劇團,當晚還與本團部分演員一起登上舞台,出演《河東義民》,飾演逃荒路上飢餓難耐的小孫女。

「奶奶,我餓,你給我要點吃的吧!」

「這荒郊野外,又沒村莊,到哪兒討要啊?」

「我餓-----嗚嗚----」

「難道,老天,要讓我們活活的餓死不成?」


《河東義民》反映明朝年間,豫西難民逃亡河東苦痛記憶的歷史故事。這段孫女與奶奶的台口對話,句句戳動人心,台下觀眾掌聲四起。小洋溢一出場就進入了角色。把一個飢餓的小難民表演的淋漓盡致,生動感人!

「跟著毛澤東,世界一片紅。毛澤東同志,永遠在心中!」這是張洋溢在運城戲迷聯誼會期間,專門給我說的一句話。她說,這是她寫的詩。先後兩次問我寫的好嗎?我除了誇讚她聰明好學外,從心底對這個小姑娘產生敬意,她對一代領袖用永遠在心中的話語表達出來,可見她學習多麼用心啊!她能用毛主席思想,來引導自己,可見她的理想和信仰,成熟度是遠遠高於同齡孩子。小洋溢熱愛戲曲,經常得到武俊英、吉有芳、李愛玲等蒲劇老師們親身指教。她所處的環境,決定了她認知的高度,她的思想意識自然會有新的高度。一個人的興趣愛好如何去培養?她的媽媽張萍這樣說:童年及少年階段是人生的「拔節孕穗期」, 這個階段的孩子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均尚未定形,他們的心理時起時伏, 這就需要我們把握好教育的時機和分寸,通過多種形式與孩子進行溝通、交流,把握她們的特點,了解他們的需求,承認並尊重她們的個體差異最需要精心引導和栽培。(文章來源於河津市小梅花蒲劇團微信平台,作者曹皂典)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taRhEm8BMH2_cNUgUhl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