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認為「臟腑無疾恆不覺」,人體的器官在正常情況下是不應該被自我感受到的,如果能感受到這個器官,往往說明身體出了問題。
就比如,當我們突然能連續感受到明顯的心跳,不管是心跳太快、太慢,或不規則亂跳時,都稱為心悸。
一般的心悸可能出現在劇烈運動之後、睡眠驚醒之後等,但異常的心悸則不同。比如室上性心動過速,發作的時候心率能跳到120~140多次。心臟跳得快,心臟的供血泵血就很差,會有心悸、無力、甚至瀕死的感覺。
1
心陽虛
陽虛導致的心悸在老年人中很普遍。體弱多病的人,有糖尿病、慢性胃病、潰瘍性結腸炎,或者帶瘤生存的人容易出現心陽虛的心悸。
具體症狀為心悸不安、胸悶氣短、形寒肢冷、面色蒼白、舌質暗淡等。
日常可以用桂枝甘草代茶飲調理。取6克桂枝、10克甘草和1枚大棗放在一起,加水代茶飲。
2
心陰虛
除了心陽虛以外,心陰虛也會出現心悸的症狀。心陽虛導致的心悸往往心跳較慢,而心陰虛導致的心悸往往心跳較快。在焦慮、抑鬱、神經官能症人群中,常常會出現心陰虛心悸的問題。
具體症狀為心悸易驚、心煩失眠、五心發熱、口乾盜汗、頭暈目眩、耳鳴腰酸。
3
陰陽兩虛
如果是陰陽兩虛導致的心悸,說明情況比較嚴重,特別是心臟病患者。具體症狀有:心悸怔忡、形瘦短氣、虛煩不眠、自汗盜汗、咽干舌燥。
我們可以在醫師指導下用復脈湯來調理。取桂枝、炙甘草,有溫補心陽的作用;取地黃、阿膠、麥冬、麻仁,有滋養心血的作用;取人參、生薑、大棗適量,兼有固護脾胃的效果。
如果心悸的情況不是特別嚴重,可以用耳穴埋豆的方法來緩解。取王不留行或小米,貼在耳朵上的心區和神門位置即可。
今日小結
感受到連續的、明顯的心跳異常,就可能是心悸,心陽虛、心陰虛、陰陽兩虛等都可能是病因。老年人出現心悸症狀更要警惕心臟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