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素有"花中之王″之美譽。在南京市高淳區淳溪街道駝頭村永嘉橋自然村,有兩株牡丹,花朵如瓢,花瓣嫩艷,猶如水淋,有"水辨牡丹″之稱。據村民稱,這兩棵牡丹至今己近300年的歷史,村民打算為其申報古樹保護。
清明節上午,記者來到該村永嘉橋自然村,在村前一處圍牆院內,透過鐵門可以看到,裡面用磚石圍砌的石壇內有一左一右兩棵牡丹樹。今年有83歲高齡的趙保水老人告訴記者,每年清明、穀雨時節,年年綻蕾放花,常開常艷,花艷葉茂,縣內外慕名而來的賞花者絡繹不絕,無不交口稱奇。他說,到現在他這一輩是第九代傳人了。院子這裡原來是村裡的祠堂,破落後只剩下這處院子,現在兩棵牡丹所在地是當年祠堂的天井,幼年聽其祖父說,這兩株牡丹是本族祖上有個趙季寅考取功名,在安徽省太平府為官,他離任回家時帶回盆栽牡丹兩株,移植趙氏支祠牆園內,當時這兩株牡丹是栽在兩隻大缸里,後來為了保護牡丹就砌花台以圍護。據1987年原雙塔鄉志記載,按《趙氏宗譜》的輩行推算,季至善字輩己歷九代,此牡丹花齡己近300年。(通訊員 邢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