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蘇軾的成就,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一定是其文學成就。在宋代文學史上,蘇軾是繼歐陽修之後的又一文壇領袖,也是詩文運動的集大成者,他的文學代表著北宋時期的最高成就,宋文、宋詩、宋詞都在他的手中達到了高峰。連宋孝宗都為其文集作序曰:「一寓之於文,雄視百代,自作一家,渾涵光芒,至是而大成矣。朕萬幾餘暇,細繹詩書,他人之文或得或失,多所取捨,至於軾所著,讀之終日,每每忘倦,常置左右,以為矜式,信可謂一代文章之宗也與。」(《御製文集序》)
蘇軾的文學成就吸引了大部分人的目光,其實其成就遠不止於文學,他還是一位「百科全書式」的天才與全才!10月24日,在四川省眉山市召開的第三屆眉山東坡文化國際學術高峰論壇,就把目光放在了他的藝術成就上!
在書法方面,他擅長行書、楷書,曾經遍學晉、唐、五代的各位名家之長,再將王僧虔、徐浩、李邕、顏真卿、楊式等名家的創作風格融會貫通後自成一家。與黃庭堅、米芾、蔡襄並稱為「宋四家」,且為「宋四家」之首,是宋代書壇「尚意」書風的開山之人。
在繪畫方面,蘇軾擅長畫墨竹、怪石,且繪畫重視神似,主張畫外有情,畫要有寄託,反對形似,反對程序的束縛,提倡「詩畫本一律,天工與清新」。蘇軾明確地提出了「士人畫」的概念,對以後「文人畫」「寫意畫」的發展奠定了一定的理論基礎。
三蘇祠博物館館長、東坡書院院長陳仲文這樣評價:「東坡書畫是中國藝術皇冠上最璀璨的明珠,研究東坡書畫可以真正了解中國的傳統文化。」在他看來,在書法上,蘇軾以其深厚的文化功底和獨到的審美思想開創了宋代書法的「尚意」之風,成為「尚意」書風的引領者和實踐者,引領了宋代書壇的「尚意」時代。他不僅留給我們寶貴的傳世墨跡,更對後世的書法創作實踐以及書學理論帶來了深遠影響。
陳仲文說,在繪畫上,蘇軾在繼承前人畫壇優秀思想的基礎上,推陳出新,異軍突起,開創了大宋繪畫藝術的新天地,成為「文人畫」派的開創者與奠基者。書畫是中國傳統文人的精神寄託,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通過東坡可以了解中國傳統文人,通過東坡書畫可以了解中國傳統文化。
在音樂方面,蘇軾不僅指出了古琴曲和民間音樂(鄭衛之音)的聯繫,還對著名古琴曲《陽關三疊》從音樂結構上做過研究與考證,關於音律的詩文達數十首。
今天開始,「眉山東坡文化」將帶領大家走進博學多才的蘇軾的書法、繪畫以及音樂世界,讓大家了解到一個更加全面、不一樣的蘇東坡。
RECOMMEND
投稿郵箱:3304331669@qq.com
版權聲明:未經授權,嚴禁轉載,如需轉載,請留言聯繫我們。部分文字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版權人及時聯繫。TEL:028-38166877
END
來源:東坡文化網記者 陳甜
編輯:蔣萍
設計:陳博
審核:周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tQoSEG4BMH2_cNUgKPa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