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帶著女兒在公園裡玩,看到旁邊一個兩歲左右的小女孩被媽媽拿奶瓶追著喂水。
只聽媽媽一遍一遍地哄著:「寶寶,咱們玩了這麼久,該喝水了,不然要生病的。」
小女孩把臉別開:「不要,不要。」
媽媽有點沒耐心了,堅持把奶瓶送到女兒嘴邊,被小女孩「啪」地一下打在地上。
媽媽眼睛一瞪,小女孩馬上大哭起來。
我見過很多家長都跟這位媽媽一樣,為了孩子不喝水的問題頭疼,百般哄勸,奈何孩子就是不肯「就範」。
其實我們可以換個角度想一想,孩子不喝水,有可能是在當下那一刻他確實不需要額外補充水分。
「多喝水」這條育兒經驗,其實來源於成人。
很多家長習慣讓孩子多喝水,認為喝水「多多益善」。
但從科學育兒的角度來看,小朋友喝水是有一定標準的,一味追求「多喝水」很容易進入一個誤區。
有位新媽媽在微課群里提問說:「我女兒1歲,每天至少喝1000毫升水,今天體檢和醫生說起來,醫生說不用喝那麼多。難道多喝水還不好嗎?」
其實不同年齡的孩子,需要攝入的水分是不一樣的。
而且孩子補充水分的來源,除了喝水,還有奶、水果、蔬菜等等。
所以有時候孩子不願意喝水,可能真的是因為他暫時不需要額外補充水分,家長大可不必太著急。
不同年齡段孩子飲水量標準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國營養學會《中國學齡前兒童平衡膳食寶塔》、《中國學齡兒童膳食指南》建議,10歲以下孩子,對水的需求量因年齡而有所不同:
我們需要注意幾點:
一、6個月以內,通常無需額外補水
這一點美國兒科學會(AAP)也強調過:6個月以內的寶寶,不需要任何除了母乳或配方奶以外的液體,包括水和果汁等。
這是因為,這個階段的寶寶,胃容量很小,幾小口水就會造成寶寶飽腹感,影響正常的奶量,從而導致拉肚子或營養不良等後果。
如果是母乳喂養的寶寶,母乳中90%以上的成分都是水,完全能夠滿足寶寶對水分的需求;
配方奶喂養的寶寶亦如此,奶粉中的含水量通常都高達85%以上。
所以,我們不需要給6個月以內的寶寶喂水。
二、6個月-1歲,奶/食物+水的總攝入量為900ml
6個月-1歲這個階段,寶寶每日的水分總攝入量是900ml,但是大家要注意,其中有大約600ml是喝奶的,因為這個階段的寶寶飲食結構還是以奶為主,配以其他輔食。
剩下的300ml水量中包含寶寶從輔食中獲取的水分和額外補充的水分。
其中輔食的水分大約為180ml,因為國際研究普遍認為人從固體食物中攝入的水分占人從外部攝入水分的20%。
也就是說,我們每天額外給寶寶補充的水量大約在120ml的樣子就夠了。
三、1-2歲,奶/食物+水的總攝入量為1300ml
從1歲以後開始,因為寶寶主要以固態食物為主,所以「喂水」真正變得非常有必要。
這個時候寶寶每日水分的總攝入量約1300ml,其中奶量約500ml,固體食物獲取水分約260ml,真正需要額外補充的水分大概是500-600ml。
前面我們提到有位學員每天給1歲寶寶喝1000ml水,確實太多了。
最後需要補充的是,我們這裡指的飲水量是溫和氣候條件下、輕體力活動水平時候,如果在夏季這種高溫環境下或者進行中等以上身體活動時,都應該適當增加水的攝入量。
所以大家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靈活調整喔。
如何判斷寶寶是否缺水?
如果孩子進入缺水狀態,是否有一些徵兆呢?其實判斷是否缺水,觀察寶寶的小便情況是最直接有效的辦法:
一、小便次數:
一般來講,3歲以下的嬰幼兒每天尿6~8次尿是比較合適的;
二、小便量:
家長平時需要注意觀察孩子的尿量,如果某段時間的尿量突然減少,那就是缺水了
三、小便顏色:
飲水量足夠的情況下,孩子的小便應該為無色透明,或淺黃色透明的。
這裡有一個顏色卡可以作為參照:如果顏色透明清亮或者稍微有點點黃(1、2、3),說明喝水比較好。
如果小便顏色明顯濃縮發黃(4,5),需要即刻補充水分。如果顏色更深,有脫水危險。
但也有一些情況下小便顏色稍深是正常的:
a.一般來說, 晨尿顏色會深些;
b.服藥期間, 寶寶由於疾病或藥物作用,可能會導致小便顏色變深。例如吃維生素會導致小便顏色偏黃。
四、小便氣味:
如果孩子的小便氣味很重,也要考慮是否缺水了。
寶寶總是不愛喝水怎麼辦?
為了讓寶寶充分飲水,保持健康,我們平時也可以採取一些小技巧鼓勵寶寶喝水。
一、改變容器
可以把寶寶喝水的杯子換成有趣的卡通杯或者是形狀獨特的杯子,因為寶寶對於新奇的東西都會比較感興趣,這樣也容易讓寶寶對喝水感到興趣。
如果寶寶不愛用奶瓶或者杯子,我們也可以用小勺、吸管等工具,同樣可以增加喝水的樂趣和新鮮感。
當寶寶10個月時就可以試著讓他學習用吸管杯,用手扶著杯子,淺淺地放進寶寶嘴裡讓寶寶練習使用吸管。
二、調整口感
我們不鼓勵給孩子喝果汁,但是可以在在水裡加一點點檸檬或者一點點蜂蜜,讓口感發生變化,引起孩子的興趣。
我一位朋友喜歡給寶寶泡金桔干水,泡出來的水有一股酸酸甜甜的味道,不愛喝水的寶寶對於甜甜的東西是沒有抵抗力的,而且也沒有添加任何防腐劑。
金桔干水還有預防感冒、咳嗽的功能,還能增強孩子的抵抗力,是個不錯的選擇。
三、父母做榜樣
爸爸媽媽應該給孩子做個好榜樣,平時儘量避免購買碳酸飲料等,多在家裡燒水,讓孩子跟自己一起養成喝水的好習慣。
比如,父母可以經常在孩子面前有意無意地說:「好渴呀,喝水讓身體好,我要喝水啦。」這樣的示範,給孩子培養喝水的意識。
在喝水的環節,還可以跟孩子來一些互動,比如玩乾杯遊戲,或者把孩子喜歡的卡通人物嵌入到喝水的場景中。比如我家女兒特別喜歡冰雪奇緣的艾莎公主,我就會說:
「爸爸好渴,Elsa公主也渴了,我們要一起喝點水,寶寶你要跟我們一起喝嗎?」
然後女兒就會蹦蹦跳跳過來:「讓Elsa等等我,我也要喝。」
所以說,只要掌握正確的喝水姿勢,從此寶寶喝水不再是難題!
關於育兒,或許你還有很多問題
沒關係,小七老師一直關注家長們的需求
我們將不斷推出能解決大家育兒問題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