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木市迎賓路街道趙家溝村200畝穀子種植基地收割現場
「穀子兒呀哪個糜子兒呀,收呀收上場,紅格丹丹的太陽,暖呀暖堂堂......」在神木市迎賓路街道趙家溝村200畝穀子地里,村民們一邊忙著打穀曬糧,一邊哼著豐收的讚歌,豐收的喜悅洋溢在眉宇間。
豐收的喜悅
趙家溝村民正在搶收穀子
眼下,正是穀子收穫的季節,趙家溝村民為減少機收浪費,農戶們大都靠傳統的人工收割的方式,確保種植的小米顆粒歸倉。
顆粒飽滿的穀子正在等待脫粒(打穀子)
村民正在給穀子脫粒(打穀子)
趙家溝村地處神木市中南部黃土丘陵地帶,是小米適宜種植區。這裡的小米具有色澤金黃、風味醇香、營養豐富的特點,以前由於種植分散、規模小,銷售渠道少,價格上不去,村民種植積極性不高。
今年,村民們專程請市農技專家來村裡指導,經過測驗,村裡新平整的土地最適合種植穀子,目前,趙家溝穀子種植面積達200餘畝,每戶種植3畝,預計畝產200多斤,單價6元左右,畝均收入達1200餘元。
趙家溝村村民趙東林正在給穀子進行「揚場」(脫粒)
據趙家溝村村民趙東林介紹,穀子是低產作物,一般每年畝產也就在100斤以上,經營好的話,能達到200多斤。今年,村裡施行統一品種、統一播種技術,科技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及時,並且在乾旱時節及時灌溉,才使今年穀子單產突破以往,達到新高。
記 者:崔亞軍
編 輯:劉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