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稚柳 (1910-1997),原名稚,字稚柳,後以字行,晚號壯暮翁,齋名魚飲溪堂、杜齋、煙江樓、苦篁齋。江蘇常州人。擅山水、花鳥、人物、走獸及書畫的鑑別 。早年多工筆細寫,晚年喜用落墨法,縱筆放浪,墨彩交融,呈現濃郁浪漫的詩境。工書法,精鑑賞。在書畫鑑定上,初與張珩(張蔥玉)齊名,世有「北張南謝」之說。後謝稚柳、徐邦達和啟功三人齊名。
早歲從錢振學畫,十九歲時傾心於陳老蓮畫風,後又直溯宋元,1930年起追摹陳洪綬繪畫。1942年與張大千赴敦煌研究石窟藝術,1943年任中央大學藝術系教授。解放後歷任上海文聯秘書長,上海文管會副主席,上海博物館顧問,中國美術家協會第三、四屆理事,美協上海分會副主席等職。
書賀西泠印社建社九十周年 68厘米×45厘米 西泠印社藏
牡丹竹石圖 135厘米×68厘米 西泠印社藏
水墨山水圖 87厘米×48厘米 西泠印社藏
勁松圖 136厘米×68厘米 西泠印社藏
重遊西湖一首 88厘米×55厘米 西泠印社藏
葡萄圖 90厘米×48厘米 西泠印社藏
水墨山水 謝稚柳
摹古人物畫 謝稚柳
謝稚柳書贈李祖韓七言聯
行書扇面 謝稚柳
雲山墨戲扇面 謝稚柳
花鳥扇面 謝稚柳
花卉扇面 謝稚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