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9天自由行攻略,涵蓋防城港、南寧、陽朔,吃吃逛逛看人文

2019-08-29   小兒語

作者:小魚兒飛三

圖片:小魚兒飛三

8月中上旬,我帶著家人自由行9天。以防城港為主要目的地、順延廣西其他城市。途中一直給朋友們分享美食趣事,不少人說要按著我的路線走一次。所以今天把遊記分享給大家,希望你喜歡。

自由行概況

人數:4人費用:人均3k

天數:9天

城市路線

南寧-防城港-桂林-陽朔

南寧路線

水街-學院路-中山路

防城港路線

東興-港口-企沙鎮-白浪灘-怪石灘

桂林路線日月雙塔

美食街-象鼻山

陽朔路線

遇龍河-西街-留公村-灕江-十里畫廊-金水岩

難忘點

南寧、東興、白浪灘、企沙鎮、遇龍河、留公村

PS:

一如既往的懶,

圖片均為手機直出,

無後期濾鏡。

如果喜歡文章,可以發文章分享給他人喲~

01南寧

串街走巷

放肆地吃就對了

關鍵詞:美食、人均20吃到撐、電瓶車大軍

路線:

水街(本地老街)

學院路(大學美食街)

中山路(步行街+旅遊美食街)

交通:打車、地鐵很方便。乘坐地鐵,暫不支持支付寶、微信等快捷支付,可使用1元硬幣,1元、5元、10元、20元紙幣。

住宿:我預定在動物園站旁,距離幾條美食街種最遠5公里左右,距離南寧站1站,和南寧東站在一條地鐵線上,車程預計半個小時。

美食:生榨米粉、老友粉、捲筒粉、粉餃、炒粉蟲、牛雜、粽子、酸嘢、檸檬鴨、馬蹄糕、芋頭糕、糖水甜品(槐花粉、涼茶、鴛鴦糊)、魚生……

南寧有許多幾十年的老店在堅守,它們是南寧人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味道。我看到一些老街有了拆遷跡象,也許不久後有些味道會難尋了

水街是南寧本地老街,現在大部分劃為拆遷區域,我去尋著的水街僅有一小段了。去水街,定位到粵東會館

在粵東會館門口,能看到壯族傳統民俗:修容,雖然牆上簡介說是「表演」,但我們見到的不過是類似理髮的生活習慣。

來拔白頭髮的阿姨

比來修容的阿姨多

「嬸娘」僅用個小鉗子

輕輕拔兩下白頭髮

頭髮就像飄雪似的落下

看起來一點也不痛

技術十分嫻熟

粵東會館對面的覃叔牛雜是我找的第一家店。老闆說,他開牛雜店已經20多年了,店內各類牛雜幾乎1.5、2元一串,正宗價廉。隔壁家的黃阿婆粉蟲店好似它的老搭檔,一起在水街堅守著「原來的味道」,黃阿婆家的炒粉蟲是特色,也能吃到芋頭糕、粉餃、馬蹄糕等南寧美食,所有食物價格感人。

有很多牛雜和蘸醬我喜歡酸辣蘸醬

老媽特別喜歡吃粉餃粉餃皮兒晶瑩剔透餡兒是馬蹄、冬菇、豬肉、蔥花等切末混合

像塊五花肉的芋頭糕口感軟糯中間全是貨真價實的芋頭塊

拍得不太好看的亞子但味道不錯裡面的酸筍是提味之筆黃阿婆家生意很好能陸續看見有人專門來稱粉蟲帶回家,跟我們在菜市場買麵條似的。

黃阿婆家價目表是不是很感人

4元就能讓人吃飽了

吃飽了,再去街頭喝碗糖水。街頭這家店叫黃記水街老牌粽店,賣槐花粉、鴛鴦芝麻花生糊、涼茶、蓮子銀耳湯、綠豆沙……隔壁不起眼的攤位是:老街坊芝麻糊,這家店過去在老水街很受青睞,不過現在老店已劃分到拆遷區域,只好在南寧各處安置攤位,如果對這家有期待,可以嘗試(我選了「老街坊芝麻糊」)。

除了看可愛的我

還可以看看我身後的價格表

這個炎炎夏日感動哭

糖水中我最愛綠豆沙,每口都是真實的綠豆打磨而成,冰凍後是可口飲品;也愛涼茶,各類甘草熬制而成,甘甜解渴,幾乎2.5元/杯,和均價10元或以上的奶茶相比,涼茶太「腰間盤突出」了;槐花粉要試試,有人專門騎車來買,用袋子打包帶走,槐花粉模樣與川渝地區的涼蝦相似,不過在味道口感上仍有細微區別。

看被打包帶走的槐花粉

就知道它們備受寵愛

南寧的糖水

是肉眼可見的實惠

休息會兒再乘地鐵前往廣西大學:學院路美食街。從地鐵口導航「學院路」,走十分鐘左右就到。雖然美食街夜市會更熱鬧,但是下午街邊的店已經營業了。我的美食清單:酸辣鴨爪、金誠蛋撻、梁記豆漿油條,其他看眼緣。我們都喜歡的是酸辣鴨爪,味道是蒜香加酸辣,符合我們喜愛的口味;金誠家的蛋撻,價格依舊感人,撐飽的我哭會兒。

來的時候我們太撐了就只買了葡式蛋撻撻餡厚實香滑、撻皮酥鬆

在南寧吃東西的時候

建議每樣不要吃太多

也不要吃太飽

不然到後面就會吃不下

經驗之談(掩面哭泣)

傍晚我們去尋美食:魚生,這是我在火車上認識的南寧人星球哥推薦。來之前我沒有看到攻略提及魚生,後來了解到,廣西橫縣魚生,已被列為第二批南寧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了。星球哥推薦的是南棉路,說街上有兩三家味道都不錯。

魚生是生魚片吃法,有赤眼鱒(南寧邕江的魚)、花鰱,配菜有:紫蘇葉、海草、生薑絲、紅蘿蔔絲、酸橘、酸薑、木瓜丁、檸檬、花生……魚片厚度均勻,吃著鮮嫩無腥味,混著配菜一起吃,多了幾分香草的清新。切片的魚骨,可熬制魚湯,味道鮮美。

來廣西我發現兩件事:一是螺螄粉是有螺螄的,二是原來酸筍不是螺螄粉專屬。廣西不論是炒菜、炒粉、燒菜,都會放酸筍,就連我們這碗魚湯也放了酸筍,正好我愛酸筍,比心。

我們選了大排檔的店

幾乎每桌點了魚生

晚上去的中山路是打造的美食街,旁邊就是南寧步行街。去感受熱鬧的氛圍,品嘗美食,也值得一去。記得別錯過藏在美食攤位後面,看起來破舊的這家老店:復記老友粉

老友粉與柳州螺螄粉、桂林米粉、梧州炒河粉稱為廣西「四大米粉」,來了南寧自然要品嘗老友粉啦,而復記老友粉,則是廣西朋友們力薦的老店。

人人人人

什麼?烤……烤海星??

我火速逃離了現場

嗯?擺那麼多小龍蝦讓我有美食節錯覺

廣西愛吃酸味

酸嘢是酸味代表之一

和我常吃的泡菜概念相似

但味道卻不同

我覺得吃起來像

酸味水果蔬菜罐頭

加辣椒調料的那種

店鋪在美食攤後面如果不注意會錯過哦老友粉有個感人的故事大家可以查資料了解一下

除了美食外,南寧的電瓶車「大軍」,也讓我新奇。在沒有紅綠燈的人行道,我都不敢橫著走,因為電瓶車太多了!

要提醒的是,過馬路看著綠燈閃爍要變紅了,不要抱著加速跑能到對面的僥倖心理。電瓶車「大軍」會比你更快一步走起來,讓你陷入被車包圍,進退兩難的境地。別問我為什麼知道~

對,最後一張我被電瓶車包圍了

02防城港

少了些人山人海

更好的看海玩海

北海的「鄰居」是防城港,北海「紅」了之後,遊客多,消費高,於是去防城港的南寧人更多了。為什麼去防城港?海鮮便宜,實現「海鮮自由」;與越南接壤的東興口岸,獨具異國風情;許多漁村、沙灘,海景不缺,遊客少可隨意撒歡拍照,還可以跟著漁民出海捕魚……

朋友的防城港地圖

清晰標註了各點交通距離

關鍵詞:大海、沙灘、海鮮、越南

路線:

東興

港口

企沙鎮

白浪灘

怪石灘

交通:南寧到防城港動車1h左右;去防城港各個景點有直達大巴,也有公交車可乘坐,如果實在沒有可選擇打車;在港口城區可選擇共享單車、電瓶車看夜景。

住宿:港口住宿,推薦北部灣海灣民宿位置,離車站、海岸線近;白浪灘建議不超過海邊1km最佳,我選擇的是白浪灘景區附近的火燒墩組(有很多農家樂)安頓,離海灘近,且很好的避開了景區沙灘人山人海;東興則選擇離口岸1、2km最佳。

美食:企沙鎮、金灘的海鮮;越南小吃;越南菜;燒烤大排檔

東興口岸是中國與越南通關處,融合了兩國多樣文化和飲食。前往口岸需要從港口汽車站坐車前往,車程1小時不到,車票13元。

到了東興後可在車站乘計程車(東興的計程車像小三輪車),到口岸10元~15元。東興返回港口的大巴最後一班是晚上八點半,偶爾會有加班車到晚上九點。以防變動,具體時間可提前問工作人員。

東興口岸一側貿易市場有許多東南亞商品批發,還有琳琅滿目的水果販賣,附近有好些街巷可以探索,能滿足大家逛街和購物的慾望。如果時間充足,可提前1、2天辦理簽證,從口岸去越南芒街逛逛,簡單出國游。

老媽和妹妹喜歡榴槤糕越南小販製作售賣

來說說東興的小吃吧。首先和大家分享比較獨特的中越邊境小吃:屈頭蛋。這是我在大巴車上和司機師傅聊天時他推薦的,他說你膽子大可以嘗試「屈頭蛋」。

東興「屈頭蛋」是越南風味,先在碗里加上許多香草:檸檬葉、紫蘇葉等,再將煮好的蛋剝好放進碗里,擠一顆青檸汁進去,澆上蜜汁和調料,3元一個的屈頭蛋就做好啦。

給大家推薦的小攤在商場前,老闆阿姨是越南人,攤位很小,有買蛋的大叔給我說,她家屈頭蛋好吃又地道,我們附件做生意的都愛買她家的。友善提醒,如果膽子小,真的不要嘗試了,其實是毛雞蛋。

看見圖片還覺得有點重口

哈哈哈老爸是沒吃的

推薦的小攤就是

樓梯口右邊那棵樹那裡

祝大家有難忘的體驗

來東興,也不可錯過越南菜。我在地圖上隨機選了秀英西貢美食,店內不能吃外帶食物,老闆貌似挺在意,要記得遵守呀。我們點了春卷、越南麵包、滴漏咖啡、炒星粉、咖喱牛丸,其中我最喜歡的是越南麵包,其次是咖啡。麵包端上來是熱乎的,很好吃。老闆娘說,麵包是現烤現做,他們家食物全是客人點了才現切食材現做。另外越南雞粉也不錯,司機師傅也有推薦給我,可惜我吃不下啦。大家去的話也可以品嘗一下。

來防城港被推薦的海鮮市場就是金灘企沙鎮了。如果去防城港,時間不足,可選擇去東興時順路去金灘,過去比較方便,從東興直接公交過去就到;如果時間充足,就推薦去企沙鎮逛逛,去之前我了解到,企沙鎮的海鮮年產量幾乎是全市第一。

到企沙鎮沒有直達車,我們從港口打車前往,費用70元~80元。在企沙海鮮市場,你能看到許多肥碩海鮮,活蹦亂跳,價格便宜得讓人失去理智。8月16日企沙鎮已開海,海鮮價格又降了許多,種類更多啦,聽說開海那天是20噸海鮮免費吃。去企沙吃海鮮,基本是自己去海鮮市場採購然後拿去加工,所以建議大家來企沙之前,可以先做功課,了解如何挑選海鮮,以免在市場上逛花眼。

海鮮加工需講究廚藝和處理方法,我在網上篩選了加工的大排檔店,看到「富哥海鮮」不論是服務還是味道,幾乎好評,於是選擇了富哥家。我很認同富哥的經營理念,他說,做生意最重要的是口碑,只有口碑才能讓生意長久。富哥很年輕,卻是兩個孩子的父親,富哥說,在廣西大家結婚很早。這話,同為兩個孩子父親的星球哥也說過。

吃完海鮮可以逛逛市場,有許多海鮮乾貨和水果物美價廉。買水果時,紅心火龍果4元一斤,妹妹說,那我豈不是可以實現紅心火龍果自由啦,太幸福了。本地龍眼也很棒,雖然個小,但甜呀,5元~7元一斤。

除了市場外,還可以在企沙鎮海邊走走,能看到漁民的船隻和他們在船上的日常生活,沿著街道走到頭,能遇到紅色塔、大海、一條從海邊延伸出去的小路,非常適合拍照。

接下來是去白浪灘啦,從港口汽車站乘大巴直達景區內,步行200米左右到達沙灘。 白浪灘海浪好似開掛不停歇,一波波衝來,大家則笑著撲上去與白浪玩,或慵懶躺在海灘上,讓海浪把自己推上岸。太陽收工前要為大海作畫,它將海岸線上空染成夢幻色彩,月亮低調地亮了起來,幫太陽作品增添亮點。

黑夜降臨,海面除了夜色和海浪,還有人們的敬畏。此時,你能看到有趣的畫面:一群人在沙灘上摸黑吆喝著,要麼找小孩、找夥伴,要麼像我一樣用手機電筒滿沙灘的找鞋子……

晚上一定要去燒烤大排檔,吃個宵夜。當然,吃宵夜也要記得早點休息,因為次日要起來看日出呀,一邊看日出,一邊沿沙灘散步,開始浪漫的一天。 看完日出趕去怪石灘,從白浪灘打車前往,車程9公里左右。怪石灘中間是處小沙灘,兩側是石灘。有許多漁船擱淺在沙灘上,早上去可以包船和漁民們一起出海,漁獲都可帶走,出海1小時左右,費用300元~400元。怪石灘兩處石灘是海浪長久沖刷岩石,形成的海蝕地貌,怪石嶙峋,呈紅褐色,有不少人來怪石灘拍婚紗照,是取景拍照好去處。

因為怪石灘上有許多擱淺的貝類,還有小螃蟹,多鋒利稜角的石塊,鄰近海水地方也濕滑,所以穿護腳、防滑的鞋更好走路。

我們看到一塊

像蛋糕的石頭

怪石灘石頭色彩

和形狀很豐富

蹲在石灘邊緣

玩手機的小哥

在玩什麼呢

03桂林

就是路過

也要去看個夜景

關鍵詞:夜景、兩江四湖、網紅打卡點

路線:

船家油茶

日月雙塔

步行街、美食街

象鼻山

交通:桂林交通很方便,可選擇公交車、打車出行;以兩江四湖的象鼻山為中心點,住在附近相對去其他景點都還比較近,可以步行。

住宿:我預定民宿在火車站,離象鼻山1公里左右距離,很方便。

美食:油茶、田螺釀、桂林米粉、螺獅粉、木薯羹……

桂林的山秀美,水清靜,桉樹林從山腳延綿,好似少女裙擺在甘蔗地散開,見著覺得溫柔。

下午抵達桂林市區,房東給我推薦了船家油茶(象山區環城西一路聯達廣場店八一橋旁),那是他和朋友聚常去的店。這家店是廣西菜,我點了一份田螺釀,把田螺肉、豬肉、蔥花、紫蘇等混合在一起剁成末,再裝進田螺爆炒出鍋。後來我在陽朔的飯店還看見苦瓜釀、香芋釀、茄子釀等等。為啥這麼多「釀」呢?查了才知道,原來桂林有特色美食叫「十八釀」:田螺釀、豆腐釀、柚皮釀、竹筍釀、香菌釀、蘑菇釀、南瓜花釀、蛋釀、苦瓜釀、茄子釀、辣椒釀、冬瓜釀、香芋釀、老蒜釀、蕃茄釀、豆芽釀、油豆腐釀、菜包釀,之後再見「釀「菜,也不必疑問啦。

桂林的油茶也值得一試,與我家鄉重慶油茶有一半相同也有一半差異;桂林的炒米粉也要試試,填肚子又好吃。當然咯,桂林米粉是一定要吃的,早上起來吃一碗比較合適。

晚上去日月雙塔看夜景,景區燈光和燈塔倒影在湖中,五光十色讓人迷了眼,走上一圈也不過三四十分鐘,算是飯後消食。如果走餓了,過個馬路就到桂林步行街、美食街

我在這裡發現美味小店:張飛木薯羹(地圖可搜到),不太大的小店坐著幾位客人,一邊用勺子將木薯送入嘴裡,一邊盯著手機不放。

木薯羹並非「羹「,而是木薯塊和糖水熬制的甜品,木薯軟軟糯糯,口感恰到好處,糖水濃稠卻不甜得膩人,乾淨白碗盛出來,讓人覺著簡單、清爽,它是我在桂林最想念的食物啦。

啊啊啊木薯羹看著圖片就想吃

次日早上,我一定要家人去象鼻山。多年前我去過,印象中覺得沒太多可玩,但總覺著來了桂林不去象鼻山,就少了什麼。如果時間充裕的話,可在景區買「兩江四湖」套票,把桂林兩江四湖走個遍。

04陽朔

古今悲歡多少事,

悠悠,不盡灕江緩緩流

關鍵詞:遊山玩水、竹筏漂流、古橋、古村

路線:

遇龍河

西街

留公村

灕江

十里畫廊

交通:在陽朔出行,基本是自行車或電瓶車,可按天租賃。

住宿:我選擇在十里畫廊景區內住宿,離各個景點都比較近,很方便。

美食:啤酒魚、灕江燒魚、農家小炒…

我們住十里畫廊歷村:陽朔新地球村,旁邊便是金水岩和月亮山景點,離遇龍河也不足2公里,位置方便。房東小馬哥和小輝熱情有耐心地給到許多陽朔玩法,幫我省去了做攻略的精力和時間。下午四五點天涼爽了些,小輝帶我們去遇龍河玩水。我們騎著自行車到河畔,兩岸竹林茂密,竹筏不時划過,遊客也少,是個「秘密基地」。

快看小男孩表情

簡直把我甜翻了

臨近18點,我們動身去工農橋看日落,大概騎車7分鐘就到了。橋上已站滿了遊客,還有不少攝影師。餘暉照映著遠山,倒影在遇龍河中,河畔的竹子淡去綠色,留下雅致輪廓變得清晰起來,一切都靜止了,這時一隻竹筏划過,像人的心事來了又去

第二天我們租電瓶車和自行車沿遇龍河騎行,途中山水、高田、翠竹、天空、村莊遙望無際,這裡數十公里沒有高樓大廈,一切渾然天成,自然、樸質。我覺著來陽朔,就要到遇龍河騎行一次。

來之前有人說,在遇龍河乘竹筏看到的景色極佳,是陽朔山水精華所在。我們是從水厄底碼頭乘坐竹筏,終點是工農橋。在陽朔乘坐竹筏有幾處碼頭可選擇,差別是漂流距離不同,價格也不同,網上可購票。

因為竹筏漂流只有單程,抵達漂流終點後可以坐電瓶車返回碼頭取車,我們問的是10元/人;也可以打車,不過價格要和司機私聊(他們會以進入景區要收門票費為由提出加費,不過費用額度可談);另外也可以在漂流之前,找碼頭門口提供運車服務的阿姨商量,讓他們把車送到漂流終點,水厄底到工農橋自行車10元/輛、電瓶車20元/輛,價格可談。

關於在遇龍河畔騎行,騎電瓶車還是自行車,可以給到一點提醒。騎行可走大路,也可走河畔小道。如果一定要走河畔小道,最好選自行車出行,河畔小道有幾段路修了階梯拱橋,電瓶車是無法通過的,如果騎進去了,到了拱橋只能倒回去走大路,不過也有段河畔小道電瓶車可以連續通行。根據自己的意願選擇吧~

若你計劃要去遇龍河富里橋(小輝力推的古橋,聽說是遇龍河上歷史最悠久的古橋),建議用電瓶車出行,因為富里橋在遇龍河上游,需要騎很遠。當然啦,具體情況根據自己的騎行距離判斷。

晚上記得去西街,可以直接騎車前往。去逛吃逛吃,旅行也需要人聲鼎沸的熱鬧。

第三天,我們去灕江下游遊覽。第一站是古傳統村落:留公村,同樣是小輝推薦:原始、自然、遊客少、有歷史

留公村碼頭過去是貿易通口,商賈雲集,十分繁華,如今村裡還保留著好些明清舊宅,白牆青瓦,雕樑畫棟;光緒年間所立「永享祠」也依舊保留完好。

碼頭經歷多次整修,可從碼頭台階上4塊完整的石碑知曉,它們記載了碼頭故事,任時光流逝,當年故事裡的人名還留在這裡,清晰可見。通過碑記可知,留公村過去多黎氏家族。

灕江邊碼頭一側是「得月樓」,它曾是戲台,聽說過去凡有桂劇在得月樓上演,對岸的人都會隔江看,或乘船渡江來看,熱鬧非凡。孫中山先生曾率師朔江而上,路過得月樓,便泊船觀賞。可惜我們去的時候,「得月樓」已封鎖,內部屋頂部分也塌落了,有些殘破,應是有段時間無人管理。

得月樓旁有一處「夾石」矗立在荒草門前,夾石上刻字「同治壬申年」和「稟貢生黎振炎」。村裡阿姨說,夾石是以前讀書人考取功名後,為感謝資助他讀書的人而贈出夾石(我查詢資料說是,考中功名後御賜夾石豎立在此人家門),原夾石上有鐵鏈將兩塊石頭相連,可惜鐵鏈被人盜了。

夾石鐵鏈雖被盜但夾石整體模樣仍然保留完好

石塊表面平滑刻字清晰可見

在竹林、樹木深處的灕江一畔,坐落了「應求宮」媽祖廟,孫中山先生曾捐贈一口洪鐘給此廟,可惜後來失竊了。如今媽祖廟與眾多寺廟相比簡陋許多,也積起了灰塵,但記錄著「應求宮」傳說和故事的石碑仍豎立在側,廟裡也有免費香燭供應。

在留公村,坐在灕江河畔,看村民們的河邊生活就很有趣。

你看有人兩手空空從台階上走來,直奔江邊碼頭,穿著日常衣服泡進河裡。那人會先揉出滿頭的泡沫,然後一個機靈鑽進水中游泳,潛水、浮水、打水通通玩一遍,才想洗頭這事兒,清洗頭髮後,會再潛入水裡游泳,要游開心了才結束。那人從水裡直接走上岸,再兩手空空、濕漉漉地離開。洗澡洗頭就完成了。

孩子們端著一盆子或一桶衣服結伴走到碼頭,雙腳踩進水裡台階上,一邊洗衣服,一邊潑水玩。大多人洗著洗著,會放下衣服鑽進水裡游泳玩水去了,大人們也會參與進來,跟孩子們一起游泳嬉戲……

他們好像不在意是否曬黑了,不在意衣服還要多久才會洗完,也不在意穿著的衣服濕透了上岸是否會不舒服。我想,當下在水裡是涼快、乾淨、快樂的,就是日常。

拿著比自己還大的

游泳圈小朋友2歲左右

她毫不猶豫跳潛水區玩水

期間偶爾爬上岸

幫她爸爸洗衣服

有模有樣的十分可愛

看到村裡的老漁翁在僻靜處泛舟垂釣,釣到野生魚會賣給河畔僅有的一家餐館。老闆說,魚不好釣,有時候三天也釣不上一條,但是他有耐心,也喜歡。

留公村曾經有許多遊客來,但陽朔各個景點規劃打造後,遊客分散出去,現在幾乎沒有遊客來了。我們在留公村呆的幾個小時,除了我們一家人遊客外,只看見三波外國遊客前來。因為這裡沒有英文介紹及引導,他們只能走馬觀花,有的甚至只看了眼碼頭就離開了。

老漁翁在灕江上的身影越來越遠,越來越小,好似留公村的繁華越來越模糊。有詩道:「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得月樓,古今悲歡多少事,悠悠,不盡灕江緩緩流。」

了解留公村的歷史故事後,我能感知歲月匆匆,個人渺小。我們活著,最大努力地按自己意願活著,活出自己的精彩,是最好不過。

離開留公村後,沿著灕江下游環線騎回十里畫廊,灕江水自然不會讓人失望。騎累了找塊陰涼處坐下來,發發獃也很好。返回後,時間充裕可去金水岩逛逛,看看溶洞、玩玩泥巴浴。

灕江一角

晚霞倒影

來陽朔看日出必不可少。小輝推薦的是相公山看日出,但是相公山離十里畫廊較遠,提前一天去相公山最好。我們沒提前規劃,所以只在工農橋附近視野開闊的田野看了日出。

看完日出,去了趟趕集,買了好些水果和小吃,也如願嗦了碗螺獅粉,圓滿結束了這次旅程。

廣西之行,有許多順其自然的相遇。在前往未知的途中,總會有新的收穫。出發了,就不會太晚。

-END-

人物 | 旅行 | 隨筆閱讀 | 分享 | 成長

作者

小魚兒飛三

笑起八顆牙的

重慶妹兒在成都

記錄平凡溫暖的生活

本內容為「小兒語」原創,並享有版權。未經授權,不得匿名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