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城都市報訊(通訊員 吳錦昕)
疫情牽動人心,旗幟彰顯擔當。2月10日,咸寧通城縣供電公司黨委迅速響應縣委組織部號召,迅速集結該公司49名黨員組成防疫先鋒隊,主動請纓出「戰」,第一時間分別下沉到22個村(社區)疫情防控一線開展工作,與村(社區)工作人員共同構築起聯防聯控的銅牆鐵壁。
李模:最美「夕陽紅門將」
「我除了行動稍微緩慢點,還是能為人民服務的,請組織安排我參加!」這是名有著26年黨齡的老黨員同志給基層黨支部書記發的一條微信。
2月15日,寒潮來襲,家家戶戶都圍坐在暖爐前閉門不出,只見一位頭髮斑白的老同志蹲在街邊清理下水道的垃圾。
他就是李模,今年59歲的他即將退休,身體狀況不是很好患有多種疾病,而就在前不久其右眼黃斑做了兩次手術,目前他的右眼視力處於失明狀態,一直得靠藥物維持。
但就是這樣的一名老黨員,在全縣號召全體機關企事業單位黨員義務參加社區抗疫工作時,他義無反顧地報名,並服從組織安排。社區考慮到李模的年齡和身體狀況,特照顧他只需負責其所居住地柳堤路十二巷的疫情防控工作。
在此期間,他還不忘給疫情重災區獻上自己的一份愛心,自疫情暴發以來主動捐款捐物3次,時刻不忘黨員的責任和義務,真正做到了用實際行動來詮釋入黨誓詞。
吳保成:最暖「大喇叭門將」
「疫情期間,請大家注意,少串門、勤洗手、外出戴口罩!」
「請問,你家現在有幾個人?身體狀況有無異常?」
這些都是吳保成參加寶塔村抗疫工作的一些瑣碎片段,他每天準時到寶塔村一組報到「上班」,對81戶住戶進行巡查,逐戶詢問確認有無異常情況,向居民宣傳防控知識並對外出人員進行勸返。
疫情發生以來,吳保成夫婦全部義無反顧地投身於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儘管家裡有兩老、兩少,而且在孩子即將迎來高考的關鍵時刻,作為一名黨員他沒找任何理由,佩戴好黨徽迅速投入「戰」疫。
2月10 日,在巡查中,吳保成了解到寶塔大道三巷的居民吳大姐因在外打工,回家後沒來得及備年貨就遇上了疫情,生活物資緊缺且家裡又沒有口罩,一直不敢出門,於是吳保成立即到村委會去登記幫忙領了幾個口罩。
「吳大姐,這幾個口罩您拿好。附近超市及營業時間都幫您抄在這,有事隨時電話聯繫我。」還沒等吳大姐道謝的話說完,吳保成拿著大喇叭轉身繼續他的防控巡查工作。
楊微微:最佳「故事王門將」
「等一下,等媽媽把這些通知貼完就回家」「等一下,媽媽在核對信息」「等等啊,等我洗乾淨手換了衣服再來給你拿吃的」,這是一名80後黨員近段時間跟她兩個女兒說的最多的字「等」。
這次全縣號召黨員參加社區疫情防控工作,楊微微雖然心中擔心著女兒,但還是毫不猶豫的加入到社區疫情防控隊伍中。來到社區報到後她立即投入工作,每天都在不厭其煩的摸排情況、宣傳防疫知識、安撫居民情緒。
同時,為了照顧好自己孩子的情緒,她總是早早起床做好早餐,然後給兩個孩子洗漱喂早餐,怕女兒在家哭鬧找媽媽出門前還要編一堆故事來安撫孩子。
「你們看我衣服上的黨徽,最近外面有很多病毒,大家都戴口罩不能出門,媽媽是黨員戴上黨徽就是去趕走病毒的,等病毒消失了帶你們出去玩!」
「媽媽的徽章好漂亮,加油媽媽,趕走病毒!」看著孩子們天真的笑臉,楊微微更加堅定了抗疫必勝的信心。
舒佳娣:最強「攀登者門將」
「老婆,7樓了,喘口氣接著上。」
「嗯,沒事,接著爬!」
「老婆,16樓了,堅持一下就要看到勝利曙光了。」
「我歇一分鐘,等我緩過來繼續爬!」
這是舒佳娣和她老公近期在雋電花園小區參加疫情防控工作中最日常的對話。夫妻倆都是年輕黨員,按就近原則,小兩口擔任該小區三號樓的樓棟長,每天對92戶居民進行排查篩查、心理安撫,協助社區開展小區「封閉式」管理的巡邏管控工作。
由於2月4日通城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下達了關停小區電梯的通知,倒是給他們夫妻二人的疫情防控工作添了不少樂趣,每天從1樓爬到23樓,再從23樓又下1樓,任務多的時候兩趟來回不在話下。每次爬樓爬到崩潰的時候,兩人又互相鼓勵打趣:「老婆,你又苗條了!」「老公,你也瘦了!」笑過後,兩人又繼續認真投入到工作中。
目前,這49名黨員幹部,按照基層防疫工作部署,始終堅守在防疫一線,亮身份、樹形象、做表率,落實各自崗位職責,累計勸返重點疫區車輛100餘輛,勸阻人員聚集300餘次,發放疫情防控宣傳冊1000餘份,全力為群眾做好安全「過濾網」,當好防控「守門員」,充分發揮黨員幹部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的模範作用,讓黨旗在疫情防控第一線高高飄揚。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tM5yWHAB3uTiws8KCYu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