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影城麵包店月均銷售額高達35萬,這是怎麼做到的?

2019-09-17     艾維電影

前段日子,有位影院人士給我們留言,他說:在如今的趨勢下,影院只靠票房,是走不了多遠的。必須藉助電影帶來的人流,提升票房之外的收入。其中賣品是很重要的一塊。而如今,賣品受到許多外在因素影響,賣品臨櫃消費減少,爆米花和可樂銷售日漸疲乏。他計劃提高自有產品的比例,賣一些超市或者附近難以見到產品,以此提高購買率。詢問我們,怎麼打造賣品的閃光點。

記者回覆說,打造閃光點不成問題,可問題在於成本。當下影院的觀影人次能否支撐你在賣品上所投入的人力和物力?

他說,每年影城的總人次可以達到70多萬,如果按照15%的轉化率以及人均消費30塊錢計算,賣品銷售額將有315多萬,但事實上,他們影城每年的銷售額也只有200多萬。原因在於同類賣品太多,價格上又沒有優勢。他去廣州一家影城考察過,他們的現制麵包店,平均月銷售額達到35萬。他認為前景是可觀的。

同時,他認為,未來觀影人次還有提升的空間。說得極端一點,哪怕免費觀影,只要其他收入足以支撐影院發展,未嘗不可。試想一下,我國14億人口,當人均觀影次數達到4次,會是什麼樣的狀況?他認為,賣品創新不是大影城的專利,普通影城也有必要未雨綢繆,提前了解一下不是什麼壞事。

事實上,爆米花和可樂、雪碧等是比較容易的自製賣品,除此之外,量不好控制,品種又不夠多,在製作上有一定難度,所以一般影院不太會去嘗試。自製賣品也只適合部分影城。但為了回應這位網友的訴求,在為自製賣品添加閃光點上,我們也想了一些招數。

巧用觀眾的獵奇心理


獵奇型產品主要是以新鮮口味、新的跨界搭配為主,達到吸引眼球的目的。2019 年,一支鹹蛋黃雪糕,打破冰品行業傳統口味,成為新的 " 網紅 " 級產品。還有之前的一些產品,比如:

毛巾卷:從國外興起的毛巾卷,才用了半年時間就席捲全球各地。無論是國外ins、facbook、還是國內微博、小紅書,都有它的身影出現。

髒髒包:大概是2017年底的時候,髒髒包走紅全國。這種「髒兮兮」的吃法非但絲毫沒有降低它的接受度,反而頗討年輕人喜歡,劉若英、吳昕等娛樂明星也都是它的鐵粉,網紅、美食達人的持續跟蹤,更鞏固髒髒包在全國吃貨心中的地位。

黑糖珍珠奶茶:青蛙撞奶、黑糖鮮奶粉圓、黑糖鹿丸……這些叫法都是黑糖珍珠奶茶的家族成員。近幾年,這款產品是從台灣火到大陸。

這些產品都有清晰而與眾不同的賣點,或者口味比較新奇,或是造型比較奇怪。比如髒髒包的「髒」,黑糖珍珠奶茶的「虎紋效果」,這種特別的地方能吸引人。例如,普通冰激淋是這樣的:

而能自帶閃光點的冰激凌則是這樣的:

影院現制也應該利用消費者獵奇的心理,製造清晰亮眼的賣點,就很快能讓觀眾記住這個產品,並容易產生下次的重複購買。以前說酒好不怕巷子深,而現在,不但要老老實實是產品,更要製造新奇的熱點。


賣品里的包裝經濟學


周末,記者在逛美夜市的時候,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有兩家相鄰飲料店,一家賣可樂,一家賣果汁。其中可樂店的包裝是這樣:


而果汁的包裝是這樣:

買可樂的人很多,常常圍滿了人。甚至一走進夜市,便能看到不少人懷中抱著一大罐可口可樂罐。而買果汁的人,就沒那麼多了。記者特地觀察了一下,這個可樂罐,足足有60cm高,由兩部分組成,底下是一杯可樂,上面一部分是爆米花。

還有一個例子,兩家現製冰淇淋店,一家是肯德基里都能看到的甜筒形狀,而另一家也是用同樣的原料,只不過在包裝上動了點腦子。他們選用用了五顏六色的馬桶形狀的外包裝,營業員在擠冰激凌的時候,故意做成「粑粑」形狀。就這樣看起來有點「惡俗」的包裝,卻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買的人相當多很多。

從上面的例子中可以看出,食品的包裝是「隱形推銷員」。包裝是吸引消費者最直觀、最經濟、最有效的手段,不僅能夠美化產品,強化視覺效果,還可以為產品創造出新的銷售市場。這就需要影院通過洞察消費者一系列的消費行為,抓住消費者心理活動過程,從多個方面綜合考慮問題,引進一些極具視覺效果的包材。即便是在普通不過的食品,包裝用得巧妙,也可以產生觀眾的「獵奇」心態。這類包裝比較適合年輕人,包裝選用上,風格可以更活躍、鮮艷,通過獵奇心理產生嘗試與分享傳播,更突出 " 有個性、好玩 " 的行為標籤。

而這些包裝通常有專門的公司在生產設計,影院在外包裝的選取上需要花點精力,選用一些有創意的包材。當然,對於影院來講,電影是最好的元素。比如漫威系列一直是影迷的「心水款」,而且還有著強大的漫威宇宙,每次新出影片就會博得廣大影迷的喜愛,為了提高消費者的購買附加價值感,影院可以採用植入卡通漫畫、IP人物形象的爆米花鐵筒等。

顏色足夠吸引眼球才是王道

現制食品應當遵循兩大原則:原料新鮮,色彩鮮艷。當然,這個色彩並非指添加劑,而是原料本來的顏色。我們常常用「色香味俱全」來形容食物,而「顏色」又是排在第一位,可見食物的顏色確實能影響人們的視覺,進而影響食慾。有研究認為,最能勾起人們食慾的顏色是紅色和黃色。紅色食品(以及紅色本身)會刺激食慾,也能給人以充滿活力的感覺。黃色也是刺激食慾的顏色,因為它常常與快樂聯繫在一起。麥當勞和肯德基,就是使用這兩種經典的顏色來增加人們的飢餓感。而藍色、紫黑色、黑色則是被認為是最不受歡迎的食物顏色。

視覺的輔助很重要。那些色彩鮮艷的包材確實更吸引消費者的目光,尤其是女性。比如永樂聚河粉色的罐裝飲料,滿滿元氣少女風,尤其適合情侶,送給你心愛的女孩子,甜蜜的味道。每每去展會,總能看到永樂聚河等賣品廠家展出的五顏六色的果汁,如顏色鮮紅的甜菜根汁、桃紅色的石榴汁、淡黃色的玉米汁、黃色的去籽百香果汁、淡綠色的哈密瓜和綠色的奇異果汁、綠色的青草茶……再在包裝上動點腦筋,一杯賣個20幾塊錢總不成問題。

節日的賣品是需要一點刺激感的

節日活動弄點有意思的食物還是不錯的,這種「有意思」體現在兩方面。一方面在於食物本身上做文章。比如,在萬聖節的時候,有一家影院特別應景。推出了一款紅色的爆米花,看起來就像是在「噴血」一樣。那天,店裡推出了一款飲料——蔓越莓汁,包裝則換成了血袋,插一根管子,看起來像是在「吸血」,特別符合萬聖節的氣氛。還有南瓜風味奶茶、女巫帽子棒棒糖,限量版骷髏雪糕等等,非常nice,吸引了不少人拍照,打卡留念。

另一方面是在陳列上花心思。比如,萬達曾與全球三大原材料供應商之一美國Preferred Popcorn公司合作,舉辦了「爆米花節」,用爆米花擺成「爆米花節」這幾個字,推出了「高級定製」的許願瓶裝和禮盒裝爆米花。那些經過美陳賣品,其互動性一般都很強。如今「朋圈」如此「泛濫」,連買了一瓶不一樣的礦泉水都要在「朋友圈」炫耀一番,如此有欣賞價值的賣品美陳作品,他們難道不會在朋友圈曬一曬嗎?這就起到了傳播效應。

影院完全可以利用節日的氛圍,製造一些應景的食物或者應景的造型,以刺激消費。

以上,我們只是從賣品外觀上做了一些創新,畢竟人類是地地道道的視覺動物,對於美麗的事物,從來就沒有過抵抗力。好看的皮囊對於賣品來說很重要。但還有兩方面也同樣重要,那便是口味和價格。口味始終是觀眾重複購買的先決條件,對自製賣品來講,口味不但要好,還要新奇。爆米花、可樂銷量為什麼有日漸下降的趨勢?很大的原因是口味過於單調。再說價格,無論是窮人還是富人,對價格始終是敏感的。不然為什麼會有「降價是最有力的促銷手段」這一說法呢?吸引力、口味、價格,記者認為,影院能解決其中任何一個問題,賣品收入也不至於如現在這個樣子,若是都能解決,那就不得了了。

從目前現實狀況來講,大部分中小影城賣品銷售的觀眾轉化率不高,影院會覺得投入太大無以回本,況且當下觀影人次也不高不足以讓影城有動力採取行動。但總有那麼一些「不認輸」的人,在考慮如何改變賣品銷售低迷的現狀。對此,不妨留言探討一下。

想要了解更多電影方面資訊詳情,搜索作者微信公眾號「艾維電影」或者微信號film186」!精彩內容與你共享!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tL6zP20BJleJMoPM145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