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2018年共清理385家無證支付機構

2019-08-23     移動支付網

本月初,人民銀行發布2018年年報。年報全景回顧了2018年央行在宏觀經濟、貨幣政策、外匯管理、金融科技、支付體系等等多個金融領域的舉措。

不妨跟著央行年報,回顧2018年支付體系的重點內容:

1、央行領導持續完善支付與市場基礎設施,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二期全面投產;

2、穩妥推進取消企業銀行帳戶許可,完善支付結算法規制度建設;

3、全面深化支付市場對外開放,發布外資支付機構准入和監管政策,推進銀行卡清算市場開放;

4、落實客戶支付機構備付金集中存管制度,實現備付金全額交存;

5、組織完成「斷直連」工作,明確要求支付機構不得連接多家銀行系統,變相開展跨行清算業務;

6、開展無證經營支付業務專項整治,堅決查處無證經營支付業務,2018年,共對385家無證機構開展清理處置;

7、組織238家支付機構2017年度分類評級,開展50家支付機構的續展安排,對其中8家機構不予續展;

8、開展為非法交易提供支付結算服務的清理整治,協調公安、市場監督管理等部門排查發現涉及賭博、色情、虛擬貨幣交易等平台400餘個,關停涉及非法交易的商戶1359戶,處置高風險商戶1336戶;

9、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移動支付便利化,銀聯港澳版「雲閃付」APP和微信(香港)電子錢包兩個跨境業務方案落地實施;

10、推進農村支付服務環境建設,推動移動支付在農村普及應用。2018年農村地區個人銀行結算帳戶43.05億戶,人均4.44戶,農村地區網上銀行、手機銀行開通數分別達6.12億戶、6.70億戶。

11、積極參與國際合作機制,跟蹤支付系統發展、金融科技演進、支付監管的國際趨勢,提升在國際支付結算領域的影響力和話語權。

年報顯示,2018年央行發布重要的規章、政策性文件共51份,其中直接涉及支付月5份。

分別是《外商投資支付機構有關事宜》(公告[2018]7號)、《關於改進個人銀行帳戶分類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銀髮[2018]16號)、《關於非銀行支付機構開展大額交易報告工作有關要求的通知》(銀髮[2018]163號)、《關於印發<非銀行支付機構大額交易報告要素及釋義>的通知》(銀髮[2018]349號)、《關於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全部集中交存有關事宜的通知》(銀辦發[2018]114號)等。

由北京移動金融產業聯盟、移動支付網聯合主辦的2019第四屆中國移動金融安全大會將於11月5日在深圳舉行,今年主題聚焦金融信息安全,包括App安全、個人信息保護、信息收集權限、刷臉支付安全等,歡迎諮詢手機/微信:18038063793。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tL3Qv2wBJleJMoPMmPn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