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東特色端午 富足和諧的民生畫卷

2020-06-26     聚焦巴蜀

原標題:會東特色端午 富足和諧的民生畫卷

地處金沙江畔的會東縣,民風民俗薈萃川禮雲情、融合蜀風滇韻,積澱下了深厚的民族文化基礎和地域文化底蘊,形成了別具風味的地方文化特色。而為紀念屈子忠義殉國的一年一度會東特色端午節,吃藥膳、泡藥澡、「游百病」……範圍之廣,盛況空前,與火把節、清明節齊名,被稱為民間三大宴。

濃濃藥草香

端午節,會東人稱為「端陽節」。據清代《歸順直隸州志》載:「五月初五,家家懸艾虎掛蒲劍,飲雄黃酒,以避癘疫。」會東人過端午節,除了在挖藥草、掛藥草、燉藥根、泡藥澡等「藥」上做足文章,還有佩戴香囊、女兒回娘家、「游百病」、喝雄黃酒、吃粽子大蒜雞蛋等不少風俗習慣,其隆重程度不亞於過春節。

自從端午成了國家法定節假日,會東的端午不但來得早,內容也豐富多彩。

還在端午節前兩三天,勤勞的山裡人便背著滿背篼的菖蒲、艾蒿、黨參、血藤、樟木、白香、透骨草、伸筋草、龍膽草、小寒藥、牛蒡刺等野生藥草,挑著滿籮筐的野菜、山果湧進縣城特設的藥草一條街。頓時,縣城人山人海,藥草飄香,端午節也就有滋有味地開始了。

走在藥草一條街上,草藥琳琅滿目,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你買不到的。無論是老人還是小孩,手裡都攥著、胳臂里掖著、懷裡抱著的都是精心挑選的藥草。而賣藥草的山裡人,他們並不在乎你給多少錢,就圖一個喜慶、熱鬧,花不了幾元也能讓你滿載而歸。

端午節時值夏季,正是疾病流行的季節,無論是吃藥膳、泡藥澡,還是縫香囊、掛艾蒿,都有驅邪避惡、以求身心平安的寓意。當聖誕節、情人節、愚人節等「飄洋過海」的「洋」節衝擊著我們傳統節日的今天,會東人仍然保留著這古老的民間習俗,形成了一道獨具地域特色的文化景觀。

別樣端午情

會東人過端午節,除了有插蒲艾,飲雄黃酒,吃大蒜、鹽蛋、抓酥包子、粽子等傳統習俗外,還有吃藥膳的習俗。這種用沙參、馬刺根、牛蒡根、當歸、黃芩、山藥等加上土雞、老火腿、臘豬蹄同燉的藥膳,入口湯鮮味美,唇齒留香。

「泡藥澡」也是會東人過端午節一個必不可少的節目。人們將采自山裡的各種藥草用大鍋熬制出濃濃的藥草湯,然後美美地泡上半個時辰,消淤止痛、舒筋活血,防病於未然,除疾於無形。

而在鄉村,會東人的端午節還有出嫁的女兒回娘家團聚的習俗。這一天,家家戶戶忙忙碌碌、熱鬧非凡,煮粽子、鹽蛋、大蒜,殺雞、鴨、魚,熬製藥根湯。等所有美味準備就緒後便開始「獻飯」祭祖、暢飲雄黃美酒、品嘗藥湯香粽,全家團聚,其樂融融。

「藥草一條街人流摩肩接踵,藥草多得數不清……」早在端午節前兩天,會東人的朋友圈就被這樣的消息刷屏。

綜述各類信息可見,會東特色的端午文化影響範圍之廣,已深入人心。

大歡慶,同安康。會東人的端午節,綿延的是傳承千年的民風民俗,折射的是一幅富足、和諧的民生畫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tAb473IBnkjnB-0zyup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