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中考限時議論文令人抓狂?5個步驟理清思路,得高分

2020-04-07     讀寫升級

嗨,大家好,我是讀寫升級老師,專注於孩子語文閱讀與寫作的提升,今天我要和大家講講孩子如何寫議論文:

寫議論文是初三學生的重點,它也是高中學生寫作的重點,但它也是一個難點,中國學生多半沒有經過邏輯方面的訓練,議論文寫作中要用到的講道理是他們的軟肋。在限時的中考中,要在一個小時之內寫出一篇好議論文,是非常難的。

中學生寫議論文最喜歡的是舉例子,以為提出一個觀點,再加上一個事例,就是論證了。其實,寫議論文要少舉點例子,千萬不要把自己的議論文搞成一個故事彙編式的東西。

美國T.愛德華.戴默的《好好講道理》一書,重點在於反擊謬誤的邏輯,但書的第十章,他也介紹了如何寫議論文。

T.愛德華.戴默認為寫議論文包括五個基本步驟:研究問題,確定自己在該問題上的立場,為自己的立場進行論證,對反對自己立場的觀點進行反駁,最後是解決問題。

按照他的觀點,一篇議論文的大綱大致可以分為以下五個段落:

1、對問題進行解釋。

2、陳述自己對該問題的立場。

3、對你所持的立場進行論證。

4、對預期的批評進行反駁。

5、問題的解決。

下面,我結合一個作文題目具體闡釋一下寫作注意點,並展示對一個問題進行議論的基本步驟。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60分)

思想家孔子說:「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毋自辱焉。」

義大利報人兼發行人朗根尼西說:「不要給我忠告,讓我自己去犯錯誤。」

文學家歌德說:「接受忠告,就是提高一個人自己的能力。」

請綜合上述材料的含義,聯繫實際,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題目自擬,不得脫離材料的含義和範圍,不得抄襲或套作。

這個材料的話題是「應不應該接受忠告?」學生們可以就這個話題提出自己觀點:做人應該接受別人的忠告。做人不應該接受別人的忠告。或者,做人應該在什麼情況下接受別人的忠告,在什麼情況下不應該接別人的忠告。

01第一步

按照T.愛德華.戴默寫議論文的觀點,第一步是要對問題進行解釋。作者要徹底了解問題的複雜性,作者的關注點不能只停留在捍衛自己在此事上已有的立場,而是要找出該問題中所有見解中,最正當有理的那一個。作者應該看到接受忠告與否的方方面面。這樣才能讓自己的觀點更靠譜,更站得住腳。

孔子的話是從提忠告的角度來說,給別人忠告了,聽不聽是別人的事了,但不要堅持己見,自取其辱;義大利人和歌德的話是從被忠告人的角度來說的,前者強調的是讓自己去試錯,勇於實踐,不怕失怕;後者強調的是要接受別人的經驗,提高自己的能力。綜合以上看法,我想應該得到這樣的認識:要善於接受別人的忠告,也要大膽實踐自己的想法。

02第二步

大家會發現,這樣的觀點好像在和稀泥,十分執中,很沒有個性。這樣就到了第二個步驟——陳述自己對該問題的立場。在對你的觀點進行論證之前,最好指出為什麼這個問題很重要,然後在文章的開頭要儘快並且儘可能簡單地陳述自己的觀點。然後一定要闡述觀點中所用到的關鍵詞語和概念,給出必要的解釋。

上面提出的觀點,作者就應當進一步闡釋。實踐前先聽聽別人的忠告,根據自己的意願和客觀條件做出正確的判斷,再決定是否投身實踐。這樣,觀點中的「善於」就解釋清楚了。對觀點進行解釋是十分必要的,不要把讀者當成自己肚裡的蛔蟲,讀者不可能知道的和作者知道的一樣多,一樣清楚。要把讀者想像成你的同學,一個未必熟悉你論文主題的人。

03第三步

接下來,作者應當對自己所持的立場進行論證。這是寫議論文中最關鍵的一部分。亮出支持你觀點最厲害的論據,並且按照邏輯次序一一登場。這個步驟有兩個關鍵,亮出的都是最厲害的論據,其次是按照邏輯次序——可能是越重要的越靠前,因果關係等等。另外,所有的理由應當是與自己觀點直接相關的理由。

像上面這個例子:為什麼要先聽聽別人的忠告?怎樣聽?忠告是前人經驗和教訓的總結。但忠告有正確的忠告,有錯誤的忠告,有出於惡意的忠告。正確的忠告要吸收其合理部分,明確錯誤的忠告中的錯誤,避開惡意忠告埋下的陷阱。

為什麼要不顧別人的忠告去實踐?只有實踐才有可能走出新路,獲得新的發現。囿於忠告止步不前,人生缺乏精彩,自己意願無法達成,時代不會發展。

04第四步

一般寫議論文,到這裡就結束的比較常見。T.愛德華.戴默則認為,在你的文章中,務必有一部分內容是關於駁斥的——對預期的批評進行反駁,對最激烈的反對意見進行駁斥。

其實,這個道理也非常簡單,你提出的觀點,肯定會有不同的聲音,如果你在這篇文章中不對這些不同的聲音進行批駁,那麼讀者就不會相信你的觀點。不如把他們的想法擺出來,並解釋清楚。讀者消除了心中的疑惑,他就變得支持你的觀點了。

比如:反對者心裡想,你不聽從忠告一定要去實踐,你很可能就會失敗。此所謂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你就可以預先對此提出自己的看法。我知道,我不聽忠告選擇去實踐,很可能會失敗,但我不會因為害怕失敗而止步,因為失敗只是幫助我否定了一種前進的方向,只要不斷探索,總會有找到正確道路的那一天。

05第五步

經過前四個步驟,下面就到了問題的解決的步驟了。T.愛德華.戴默認為解決的步驟不必把開頭的觀點再囉嗦一遍,你可以就相關領域的進一步探究提出建議。我覺得可以升華一下觀點。前面講的主要是忠告和實踐的關係,在結尾可以升華為主體和客體的關係,給忠告的人是客體,聽忠告的人是主體,在主客體關係中,主體始終是主要的,要大力發揮主觀能動性,做真正的自己。

以上就是我結合T.愛德華.戴默的觀點,給大家談如何寫出一篇有深度的議論文。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

記得給我點贊關注喲,如果還有什麼意見或者困惑,也歡迎你給我留言、私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t7OGhHEBrZ4kL1VitGW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