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久以來農村一直有著養兒防老的觀念,這也是農村男女歧視的最大根源。農村養老保險的普及讓農村老人的晚年生活有了保障,這種觀念得到了很大改善。下面就來介紹一下2019年最新農村養老保險的標準和計算方式。
一、參保條件
年滿16周歲(不含在校學生)、未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農村居民,可以在戶籍地自願參加新農保。參加過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不能參與農村居民養老保險。
二、繳費標準
1.繳費檔次
農村養老保險新政策自2012年正式實施,最初定為每人每年100元的繳費標準,2018年後實行價格分級。共分為15個繳費檔次,最低200元,最高5000元,繳費的期限為15年。
不過,有四種特別貧困人群可以只繳納每人每年100元的最低檔次,分別是:建檔立卡未標註脫貧的貧困人口、低保對象、五保戶以及重度殘疾人、長期貧困殘疾人。
2.政府補貼
除了個人繳費部分,省市財政會對參保人繳費給予補貼。繳費越高,補貼也越高。具體繳費和補貼檔次如下:
(1)200-400:繳200元補30元,繳300補40,繳400補50
(2)500-1000:繳500元補60元,繳600補80,繳700補100,繳800補120,繳900補140,繳1000補160
(3)1500以上:繳1500元補190元,繳2000補220,繳2500補250,繳3000補280,繳4000補310,繳5000補340
(4)前面提到的四種特別貧困人群,政府給予每人每年不低於30元的繳費補貼。
三、養老金領取
1.領取條件
年滿60周歲、未享受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農村有戶籍的老年人,可以按月領取養老金。
除了領取自行繳納的保險金之外,國家還為農民提供基礎養老金,但是這個數目各地標準不同,並且這些年一直在上調,從過去的55元、75元漲到現在的105元。
新農保制度實施時(2012年),已年滿60周歲、未享受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不用繳費,可以按月領取基礎養老金。
2.計算方式
農村養老金算法是:每月養老金領取錢數=基礎養老金+個人帳戶總額。
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繳費滿15年後每多繳一年基礎養老金就會增加一元。
個人帳戶總額=個人繳費+政府補貼+集體補助+社會和個人資助+上述金額產生的利息。
每月養老金=(繳費總金額*11%+政府補貼)*15÷139+105。
3.舉例說明
以繳納15年、利息110%、基礎養老金105元為例:
100元檔:(100*110%+30)*15/139+105=120.1。
500元檔:(500*110%+60)*15/139+105=170.8。
1000元檔:(1000*110%+160)*15/139+105=241。
最新農村養老保險的標準和計算公式大家都明白了嗎?由於各地方部分標準不一樣,可能最終領到的養老金數額會出現少量出入,不過,學會計算自己的養老金可以避免上當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