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10已經退役 空軍用的好好的 經過升級之後還能用到2030年

2019-08-14     小飛豬的防務觀察

航空工業捐贈給銀川軍博園的殲-10S雙座戰鬥機,注意垂尾是AVIC標誌

退役裝備會有八一軍徽

近日航空工業集團將1架退役的殲-10S雙座戰鬥機捐贈給銀川黃河軍事文化博覽園,引起廣泛關注。

許多人感覺疑惑殲-10是中國空軍主力作戰飛機,裝備部隊不到20年時間。殲-10S雙座戰鬥機時間更短,首架殲-10S原型機在2003年首飛,列裝時間大約在2005年左右,至今只有15年,為何這麼短時間就退役了。

殲-10系列戰鬥機飛行小時達到5000小時,經過大修能夠延長到8000不時

實際上這架飛機是由航空工業和成飛捐贈,而不是空軍捐贈,說明它並不是現役裝備,而是1架試飛用原型機,所以我們看到它的垂尾是航空工業AVIC標誌而不是八一軍徽。

殲-10戰鬥機是我國自行研製的第三代作戰飛機,它採用了中國新一代戰鬥機規模和標準,這些規模和標準又參考了美國軍用標準,因此飛機最大過載、飛行小時和可靠性等指標比早期國產作戰飛機大幅度增加。有資料指殲-10戰鬥機最大過載可以達到9G,飛行小時達到5000個小時。這個數字大約與美國三代戰鬥機早期水平相當或者相近,已經超過俄羅斯三代作戰飛機,我們熟悉蘇-27SK戰鬥機飛行小時大約在3000小時左右,只相當於殲-10戰鬥機的60%。

這個數字接近蘇-27SK戰鬥機2倍

對於戰鬥機來說,飛行小時到達之後並不一定就要退役,還可以通過維護和大修來延長使用期限。例如美國空軍F-15戰鬥機最初規定飛行小時為4000小時,後來通過大修延長到8000小時。新世紀又實施了結構延長計劃,將飛行小時增加到12000小時。當然這些大修還需要看具體情況,有的飛機狀況較差,需要全面整修,更換部件較多,成本幾乎等於重新製造1架戰鬥機,還不如購買1架全新戰鬥機合算。各國和地區一般都將飛行小時延長1.5-2倍左右,從這個角度來講,殲-10戰鬥機大修之後飛行小時可以接近8000小時。

殲-10A機體堅固,飛行小時多,為部隊訓練水平提高打下堅實的物質基礎

那麼這架殲-10S原型機為何使用了15年之後就要退役?這就涉及到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飛機載荷情況。對於飛機來說載荷越大,機體受力越大,飛行小時消耗越快。因此飛機飛行小時都有具體標準,例如F-16戰鬥機標準就是每1000飛行小時只能進行20次9G機動,如果超過這個數字,飛機飛行小時就要相應減少,提前對飛機進行維護和修理,以防止飛機結構出現損傷,影響飛行安全。對於殲-10S試飛用原型機來說,它主要用來探索飛機一些極限性能,例如最大速度、最小速度、最大過載等等,這些科目都會對飛機結構造成不利影響。並且試飛員在試飛這些科目的時候,經常出現超出設計指標的事情。以國產殲-7戰鬥機為例子,它最大過載為7G,但是試飛員在曾經試飛的時候拉出過9G機動,這樣就對飛機結構就會造成損傷,飛行小時需要相應減少,提前進行維護和大修,以保證飛行安全。所以這架殲-10S雙座戰鬥機原型機飛行15年就退役並不令人感覺奇怪。

中國空軍已經著手對殲-10A進行升級,注意這架殲-10A掛載PL10飛彈

殲-10S升級也在同步進行

中國空軍2003年接收第1批預生產型殲-10A戰鬥機,2006年之後大批量裝備部隊。以空軍三代機部隊年訓練小時200-250小時計算,大約能夠使用20-25年。考慮到飛機大修還能延長到8000小時,這個時間還可以增加到30年。因此中國空軍首架殲-10A戰鬥機應該在2030年左右才會退役,至今還有10年時間。從相關圖片來看,中國空軍已經著手對現役殲-10A戰鬥機進行升級,可以看到這些戰鬥機已經集成了國產PL-10紅外成像制導空空飛彈,提高了飛機近距空戰能力,下一步可能還要換裝有源相控陣雷達、前視紅外探測系統、分布式光學孔徑系統、綜合電子戰系統、PL-15中遠程空空飛彈、新型光電瞄準吊艙,進一步提高飛機作戰能力,以便適應2020年之後的戰場環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t2Qgl2wBvvf6VcSZBmi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