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木蓮媽媽,原創內容
在平日和孩子的相處中,最可氣的並不是孩子像破壞王一樣把屋子搞得一團糟,而是他經常把你的話當耳邊風,總是裝作聽不見。
明明就是聽到這邊在喊他,就是紋絲不動,像是這種情況在各個家庭中也是很普遍,正所謂「十喊九不應」,不少父母們也是苦惱這個問題。
聽到就是不行動,孩子真的是在和我作對嗎?
秀秀的孩子性格比較內向,做什麼事都很全神貫注,從孩子小的時候,秀秀就擔心兒子太過於安靜,別人家男孩子都非常活潑,自己家孩子坐著看電視就能不聲不響好幾個點。
不光是這樣,秀秀還發現和孩子認真說話的時候,孩子總是像聽不見一樣,不做回應。一開始認為兒子是比較木訥,後來秀秀開始懷疑孩子耳朵是不是出了什麼問題。
等到孩子年紀大了,上小學之後秀秀和孩子說話,也總是愛答不理的,有次秀秀喊孩子吃飯,兒子坐在房間裡就玩自己的模型。
連叫了好幾聲也沒回應,氣得秀秀也是直接對孩子張口大罵:「我和你說話,你耳朵是聾了嗎?」孩子當場就衝出來把碗里的飯直接倒掉,筷子一扔就說吃完了。
秀秀也是崩潰大哭,孩子從小就這樣,長大後不搭理父母就算了,現在還和自己直接對著干,想一想就感覺寒心。
為什麼孩子不搭理父母?「十喊九不應」因為什麼?
其實多數家庭都會遇到上面的案例情況,孩子十喊九不應,到底是因為什麼,多半是以下這三種情況:
1)孩子性格問題
每個孩子天生的性格不同,有的比較內向文靜,有的外放熱情,有時候父母和孩子說話的時候,孩子雖然沒有語言回應,但是心中或許做出了表達。
還有的孩子可能答應了幾聲,但是父母沒有聽見,而父母去和孩子大吼大叫的過程中,孩子自然就更不會願意去回復了。
2)孩子在叛逆期
孩子的叛逆期不只在初高中就有,成長過程中兩三歲、六七歲也會有叛逆期,這期間孩子們的想法就是和父母背道而馳。
你說向左,他偏向右,有的時候聽見父母喊自己,也會故意裝作聽不見,不願意搭理家長的談話等。
3)孩子的注意力正在高度集中
家長們在叫孩子,沒有得到回答時,不要忽略這個情況,那就是當孩子過於專注的時候,像是孩子在認真地做一件事情時,注意力處於高度集中狀態。
這個時候沒有聽到實屬正常,孩子成長過程中,注意力和專注力也在不斷提升,因此父母要判斷情況,不要反倒打擾到孩子。
面對孩子的「不回應、不理睬」,家長可以巧妙應對
不同年齡的孩子和不同性格的孩子,家長們要針對成長發展時間和特點進行教育,當孩子充耳不聞時,家長可以這樣做:
和孩子談心
多試著與孩子交流,很多家長在面對孩子的這種不理睬心態,往往都是很氣憤,父母的情緒如果不穩定,那麼無法教育孩子。
當你的情緒平復好之後,再去詢問孩子為什麼不回答媽媽的話呢?對待孩子要有一些耐心,並且多去和孩子談心,考慮他的感受。
和孩子約法三章
針對孩子這種不回應的情況,家長要和孩子做好規矩約定,比如超過三次還是沒有回答,那麼就會受到懲罰。
這樣當第一次喊孩子的時候,他就會立即採取行動,不過這個也只應用在孩子小的時候,也要根據實際情況而定。
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不要引起孩子的牴觸叛逆,父母就應該不要在孩子旁邊念經,你認為在和孩子對牛彈琴,孩子認為你是在隔空喊話。
換個方式去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比如當孩子正痴迷於動畫片中,你叫他吃飯的話,可以直接說:「我今天做了你最愛吃的糖醋排骨,還有一道神秘菜,快來看看。」
孩子的注意力被轉移,好奇心就會帶著他自動乖乖做到餐桌上等著吃飯,總之辦法還是很多的。
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不要貼負面標籤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家長切勿直接去批判孩子,給孩子貼上標籤,比如你就是這個哏性格,你把所有人的話都當耳旁風之類的批評。
不了解孩子究竟什麼心理原因的情況,這種批判往往會更加激起孩子的逆反,更讓不回應不理睬的行為激化。
家長們在教育的過程中,要有一顆愛心和包容心,孩子的成長需要多一些關愛和鼓勵,希望每一個家長都能好好陪伴孩子成長進步。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suS_oHcB9wjdwRpvOuO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