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敗巴菲特的華爾街女股神,58歲創業,頂風重倉特斯拉,碾壓全球投資界

2020-12-22     遇言不止

原標題:擊敗巴菲特的華爾街女股神,58歲創業,頂風重倉特斯拉,碾壓全球投資界

能夠一輩子不被時代拋棄,甚至總走在時代前邊一步,這將是一件多麼酷的事情啊。

一年過完,看眼大盤。

年初一瀉千里的時候,誰能想到今年的終曲是 「野韭菜也有春天」?

來來來,唱起來。

話說今年,遇言姐也賺了點小錢。

不過不是我自己下場炒,我也沒有那個時間精力,我只是定投了一隻 ETF(指數基金)

別緊張,這不是一篇理財產品的廣告。

遇言姐要說的是這兩年花街最火的一隻ETF—— 方舟基金(ARK)。

以及它的管理人——被稱作 女股神凱薩琳 · 伍德(Cathie Wood)。

凱薩琳 · 伍德今年64歲,6年前成立了自己的基金公司後揚名花街,目前她管理著190億美元的資金

先說一下,遇言姐是十分佩服凱薩琳的。

一個臨近退休年齡的女性,手握百億美元的資金池,一個操作就是上億波動,那得是多大的精神壓力?

換成我真受不了這個刺激。

每一個花街基金經理都有著非同一般的強心臟,凱薩琳能在男人扎堆的行業勝出更是具有鋼鐵意志。

遇言姐喜歡凱薩琳的另一點是, 她特別大方

不同於其他基金經理對投資戰略嚴格保密,凱薩琳所有的策略和想法都是公之於眾的。

她很樂意跟公眾講解她的預測和理念。

她買賣的股票都會很快就在網上公布,價格股數、完全透明。

誰想抄作業都可以。

事實上,從歐美到亞太,一大票基金經理在抄她的作業,而且收的管理費還比凱薩琳高。

橫空出世的行業顛覆者

稍對美國投資市場有點了解的朋友應該都對凱薩琳 · 伍德有所耳聞。

這兩年,她真的是太火了,火到什麼程度呢?

油管上的每一個財經頻道都在談論凱薩琳,遇言姐認識的理財顧問都繞不過她的基金。

凱薩琳的選股模型,甚至被認為 比巴菲特的價值投資理論更適合科技時代。

凱薩琳認為,過於重視「價值投資」會失去很多機會

方舟是一家2014年才成立的新基金公司,主要投資領域為以特斯拉為首的高新科技。

方舟旗下管理著5支主動型EFT,分別對應人工智慧、電子金融、生物醫藥等不同領域。

也就是說, 凱薩琳尋找的是有潛力實現幾何形增長的公司。

(關於什麼是ETF,什麼是主動型ETF,遇言姐不是財經號,就不再具體解釋了,不明白的親可以自己上網搜索一下。)

看一下方舟投資的領域,包括:人工智慧、自動駕駛、能源存儲、DNA測序、3D列印……

我們先來看一下凱薩琳的戰績。

以方舟旗下最受歡迎的,也是遇言姐持有的 ARKK (ARK Innovation)為例。

這隻基金在過去5年中的平均回報率為30%,今年的回報率接近100%, 碾壓了99%的同類基金。

如果這隻基金能保持這個勢頭,遇言姐算了一下,5、6年之後我應該就可以退休了(我還投資了些別的,雖然回報率不如方舟,但雞蛋還得分開放)。

對比一下巴菲特那邊的情況。

第一季度三次熔斷之時,納指跌了14%,凱薩琳的ARKK跌了12%。

而老巴的跌幅高達21%,可謂損失慘重。

也是因為這一役,凱薩琳被認為比巴菲特更適合現代投資環境。

雅虎財經板塊更是打出大標題—— 凱薩琳是史上最卓越的投資人。

眾所周知,巴菲特近年來一直找不到有利可圖的大型收購目標,因為按照傳統的價值投資方法,市場上已沒有可以買入的股票。

與之相反的是,凱薩琳這邊宣稱找到了資本的真空地帶,高歌猛進、勢如破竹。

今年年初全美十佳基金評選, ARKK以3年回報165%位居第一,而方舟公司成立了也才6年而已。

來說說女股神凱薩琳的背景。

1956年生人的凱薩琳,父親是一名空軍工程師。

一家人總是跟隨軍隊基地不斷搬家,凱薩琳12歲時已經搬過10個城市。

一般來說,小孩子會討厭這種不斷搬家的生活。

但是凱薩琳說, 這種經歷激發了自己適應新環境、擁抱新事物的能力

小時候的凱薩琳跟很多女孩一樣,想要成為一名芭蕾舞演員,還想找到治癒癌症的辦法。

大學時,本來打算選天文或地理的凱薩琳聽從父親的建議,打算嘗試一下經濟學。

在大二上了第一節經濟學後,凱薩琳立刻愛上了這門學科。

她說: 「我喜歡學習世界如何運轉,在宏觀經濟學中,我可以大膽思考。」

像當時的許多年輕人一樣,凱薩琳憑藉在超市、餐館打工讀完大學。

1981年,凱薩琳以榮譽學位從南加州大學畢業。

在領英上,遇言姐找到了凱薩琳在創業之前做過的4份工作,分別是——

助理經濟學家、首席經濟學家、對沖基金聯合創始人、全球戰略首席投資官。

最終在58歲那年成為方舟基金的創始人,方舟也是全球最大規模的主動型ETF基金。

短短几行簡歷,見證的是一個女人40年來的攀登與博弈

40年前,女性從事金融並不容易。

凱薩琳屢屢在會議中被當作記錄員,後來做分析師時又時常遭遇嘲笑。

凱薩琳說: 「對我來說,被嘲諷是最激動人心的時刻,因為我一直相信真理會勝出。」

58歲辭職創業,

頂風重倉特斯拉,自掏腰包發工資

2014年初,凱薩琳離開工作了12年,並且身居CIO的金融公司,開始自己創業。

那一年她58歲,按說已經是快要退休的年紀,而且千萬年薪的她也不缺錢。

凱薩琳認為,傳統基金對科技股的分析思維落後,對價值投資理念的死守,必將錯過改變世界的高成長型公司。

她做了不少在業界看來極為破格的操作, 比如投資比特幣,比如重倉特斯拉。

方舟基金成立最初的兩年,因為新公司缺乏江湖名望,根本沒人願意投她的基金。

凱薩琳拿出自己的積蓄給員工發工資,同時不得不出售公司股份來維持運營。

在最艱難的時候,她始終認為一切會順利,自己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百般遊說下,終於有兩家金融平台同意發行凱薩琳的方舟基金。

幸運的是,很快,形勢好轉。

15年,凱薩琳以250美元/枚買入的比特幣,兩年後升值到2萬美元的歷史高位,凱薩琳果斷減持。

與此同時,一向不看好比特幣的 橋水基金創始人,也是 幫助中國建立起社保系統的大佬——達里奧,在推特上求被拍醒:

「我或許因為認知局限而錯過了比特幣,希望大家提供些回饋幫助我糾正觀念。」

可見,在高速變化的今日,頂級精英同樣也會面對認識更新不及時的問題。

凱薩琳的第二場大贏是 重倉特斯拉。

早在方舟基金成立之初,凱薩琳就在分析師都不看好電動車的情況下,連續買入特斯拉的股票。

2016年到2018年, 特斯拉每一次暴跌,凱薩琳都大舉買入。

當時,很多分析師懟凱薩琳說:通用公司也能造電動車,憑啥你給特斯拉這麼高的估值?

凱薩琳說——

「這怎麼能一樣呢?通用屬於傳統工業,特斯拉是科技公司,主戰場是軟體。 這是一個完全不同的模型。

現在看來,反對者的問題問得多傻啊,凱薩琳又是多麼有洞見啊。

凱薩琳曾說自己所要尋找的是像亞馬遜那樣高速成長的科技公司。

她說:「以前,沒有人相信亞馬遜能在20年中平均每年增長25%,這是因為大家太過重視價值投資,事實上, 創新帶來的力量比想像的要持久。

凱瑟莉對特斯拉股票的認知,或許比馬斯克本人還要深刻。

馬斯克一直覺得特斯拉的股票被炒得太高。

2018年,深陷做空泥潭的馬斯克打算以420美元一股的價格將特斯拉私有化。

凱薩琳發表公開信表示,馬斯克對特斯拉嚴重低估, 建議馬斯克堅持公開上市。

她說, 自己預計特斯拉的股價在未來5年將達到4,000美元,馬斯克回購股票無異於斷了特斯拉繼續融資的可能性

凱薩琳在信中對市場喊話——

「科技創新的價值被低估了,特斯拉是資本錯配的縮影。當市場明白這一點時,特斯拉的股價會上漲,到時投資者們將會為現在的短視後悔莫及。」

她還在信的結尾鼓勵馬斯克——

「我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你、股東,以及整個世界都會得到公正的回報。」

今年, 特斯拉的股價漲幅是730%,市值沖入美股前10,並被納入標普500,似乎正在驗證凱薩琳的預言。

不久前凱薩琳又調高了自己的預判,認為特斯拉的目標價位是7,000-15,000美元

孰是孰非,一場世紀對賭

話說,在特斯拉股價的估值上,遇言姐站在凱薩琳一邊。

華爾街不喜歡特斯拉是因為,特斯拉沒有一年盈利,但估值翻了整100倍。

按照價值投資的標準,特斯拉被嚴重高估了。

但是如凱薩琳所說,這種創新型的tech公司不能用現金流來折算估值。

因為tech的突破可以是幾何跨越式的,你用評估通用汽車的方式來套特斯拉,根本是驢唇馬嘴。

馬斯克搞的那些東西,無論哪一項如果成功了,都將會壟斷巨大的價值。

事實上,這種可能改變人類文明進程的公司,沒有人知道它的確切估值該是多少。

更何況,特斯拉的股價中還包含著大家對馬斯克本人的信任、對他的價值觀的認可。

秉持巴菲特價值投資原則的段永平,也曾公開宣稱特斯拉的股票是垃圾。遇言姐說:Let’s see

說到這兒,遇言姐順便提一句。

上個月, 電影《大空頭》的原型邁克·貝瑞宣布自己將做空特斯拉

邁克·貝瑞也是一名基金經理,在2008年跟高盛對賭,做空美國房市一戰成名。

雖然遇言姐在感性上站邁克·貝瑞,但理性上我認為這一仗他贏不了。

這註定是一場被歷史銘記的世紀賭局。

牌桌上的馬斯克、凱薩琳、邁克·貝瑞,個頂個都是梟雄大佬、一代傳奇。

不管誰能笑到最後,《大空頭2》的劇本都可以提前預訂了。

邁克·貝瑞在推特上提醒馬斯克是時候脫手股票了

如今,凱薩琳有一支27人組成的團隊。

她的員工多為20來歲的年輕人,而且幾乎全部都沒有財經背景。

這些年輕人來自不同的技術領域,包括:癌症研究人員、人工智慧專家、遊戲工程師。

凱薩琳說,分析師只有擁有科技界的從業經驗,才能理解科技如何運作,從而在新世界中站住腳。

她的個人財富約為2億8千萬美元,在福布斯排行榜上名列第80。

凱薩琳的私人生活遇言姐沒能查到,婚姻狀況、子女狀況、我一無所知

遇言姐寫這個故事不是鼓動大家都去買方舟基金或是特斯拉的股票(當然,我也沒說不能買),而是因為對凱薩琳的思考頗感欽佩。

我很喜歡她說的——

「想要成功的人應該像破壞者一樣思考。」

打破一種慣性,打破一個行業,她稱之為「破壞性創新」(disruptive innovation)。

凱薩琳尋找的是顛覆掉傳統行業的公司,同時她自己的公司也是基金界的顛覆者。

此外,凱薩琳還說, 無視反對,保持專注,是成功的前提

剛創業的時候,凱薩琳的朋友們都認為她會失敗,他們很擔心,希望她放棄。

然而凱薩琳說: 我從沒想過我會失敗。科技投資是一個巨大的,遠遠沒有被滿足的市場,這是一個最好的創業點。」

遇言姐說,我們每個人都需要在波動的世界中懷有遠見。

這需要我們不斷學習,對新事物保持敏感,用變化的眼光看問題,在一個由顛覆驅動的世界,確保自己處在變革的右邊。

如果一個64歲的女性仍然能夠站在花街弄潮,仍然能夠興致勃勃地去預測未來幾十年的世界,我們也要打開眼界、不斷更新個人認識、勇於及時修正觀念,跟得上這個時代才行啊。

能夠一輩子不被時代拋棄,甚至總走在時代前邊一步,這將是一件多麼酷的事情啊。

各位廣州的遇親請注意了,遇言姐要到廣州簽售了!這是她去廈門參加活動的前一天,行程很緊張呢。也是2020年最後一場簽售了。

時間:12月26日 (周六)14:00-16:00

地點:廣州扶光書店

咱們不見不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skvqinYB9j7PxaI7Ns_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