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木蓮媽媽,原創內容
據統計:我國進入人口老齡化階段,並且在世界排名中,老年人的數量也是最多的。據預測到了2050年,80歲以上的老人數量將達到5300萬。
想要解決人口老齡化的問題,就需要提高出生率,而我國每年的新增人口,也就是新生兒出生的數量卻在不斷減少。面臨的嚴峻的生育問題到底該怎麼辦?
30年前,為了控制人口數量,我國實行了獨生子女政策。僅今年為了解決人口老齡化問題,國家開放了二胎政策。
但是面對國家的政策究竟有多少人會響應?年輕人結婚後不生娃的越來越多,丁克家庭越來越普遍。
為什麼丁克家庭越來越多?年輕人不想生娃的原因是什麼
專家指出:選擇做丁克家庭,大部分是女性的決定。
隨著時代的進步,女性的地位也越來越高,女性在社會上也可以獨擋一面,和男性平等對待。在家庭生活中也更有主動權,比如是否生孩子可以自己決定而不是過去的生育機器。
雖然80、90後都已經到了結婚生孩子的年齡,但是觀察最近幾年的新生人口增長數據卻發現,從2017年開始,新生人口是在不斷的下降的。
即便是二胎政策的鼓勵,新生人口數量還是沒有明顯提升,說明年輕人選擇不生娃的越來越普遍。
「一個月的工資買不到一平米房子」這是年輕人的現狀,大家為了生活都在努力打拚,可是結果卻是讓人心酸。
這樣的工資都不能保證自己有更好的生活水平,等生了娃有怎麼給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所以年輕人寧願選擇丁克,也不要讓自己和孩子過的太辛苦。
「假丁克」將要面臨的三個潛在問題
選擇做丁克的家庭除了不想生育孩子,是夫妻自己的意願之外,還有一部分家庭是沒有生育條件。而假丁克的群體就令人匪夷所思,這些人往往是跟隨潮流,認為丁克是一種獨立追求。
假丁克的夫妻通常搖擺不定,對於自己要孩子的意願不是很強烈,就把自己劃為丁克一族,到了最後又開始後悔自己的行為想要孩子,很是無奈,因此假丁克們要深思熟慮這三個潛在問題。
第一個:錯過最佳生育期
女性生育的最佳時間是23-30歲,從30歲開始女性的身體會開始往下坡走。超過35歲生娃被稱為高齡產婦,雖然現在年輕人生娃的年齡越來越大,超過35歲都已經是普遍現象。
這部分高齡產婦中一部分是忙於事業和工作沒有精力生娃,還有一部分是打算做丁克,但是一段時間後有想要生娃了,雖然還能生但是身體已經錯過了最佳時期。
如果過了40歲在後悔想要生孩子,對孩子和孕媽的身體都是巨大考驗。
第二個:中年危機
醫生指出:男性在60歲可以進行生育,而女性過了45歲再想要生孩子,非常危險。
如果夫妻雙方在年輕的時候決定丁克,可是到了中年之後忽然後悔想要生孩子,可是女性的身體卻已經不能再生育了。輕者會導致夫妻矛盾產生,嚴重的還很可能會導致家庭破裂。
所以是否決定丁克一定要經過慎重的考慮,到了中年再出現後悔的情況,這個後果誰都承擔不起。
第三個:老年孤獨
就算是熬過了糾結的中年階段,還要面對孤獨的老年階段。到了老年喪失了勞動能力,如果年輕的時候沒有攢下足夠的積蓄,等到晚年最近本的生活保障都沒有。
而且一旦老人生病住院,除了住院費用的問題,還有就是照顧的問題,沒有子女來照顧老人的生活將特別困難。
到了節假日,別的人家都是子女成群,家裡的氛圍也是非常熱鬧,而自己的家裡只有自己或者老伴,冷清的沒有任何節日氣氛,對情感的需求會表現的更突出。
做好以下幾點,丁克晚年過的更舒適
1)有儲蓄
有子女的家庭到了晚年還有子女可以依靠,而丁克家庭就需要有足夠的積蓄。
好在年輕的時候因為沒有孩子,在經濟方面上比較輕鬆。提前做好規劃,對退休金的安排、足夠的存款等,都是給自己晚年的保障。
2)有醫保
在身體還健康的時候記得多買幾分保險,特別是醫保也要有,到了晚年身體總會有各種疾病的困擾,醫保可以很大程度減輕經濟的負擔,所以保險和醫療就顯得尤為重要。
3)選擇養老院
既然沒有子女來贍養,就需要提前選擇好養老院。與自己在家居住比起來,養老院更適合丁克家庭。
不但有年齡相當的老人一起做伴,還有專業的護理人員在身邊,有問題發生的時候還有個照顧。
當然在選擇養老院的時候要關注下飲食、護理的專業程度、硬體設施和服務態度等,畢竟自己的晚年將在養老院度過,所以選一個自己喜歡的更重要。
今日話題:你會選擇做丁克家庭嗎?